潜热型功能热流体在微小管道内的换热特性
本文关键词:潜热型功能热流体在微小管道内的换热特性
【摘要】:针对现代电子器件的散热需求,采用潜热型功能热流体为工作介质进行实验,并搭建流动换热实验台,研究5%、10%和15%质量分数下潜热型功能热流体与去离子水在微小圆形管道内的换热特性,结果表明,在雷诺数Re为300~1000范围内,潜热型功能热流体均表现出比水更好的冷却性能及更低的壁面温度,在实验测试范围内,相变引起的壁面温度降低率最大可达26.8%;潜热型功能热流体平均Nu随着流动Re数的增加而增加,并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拟合了平均Nu数与流动Re数、质量浓度和流体Pr数的经验公式,最大偏差不超过7.5%,可以较好反应潜热型功能热流体的换热特性;潜热型功能热流体沿着管道长度方向的强化换热比与潜热型功能热流体浓度及流动Re数有关,存在强化换热的最佳长度。
【作者单位】: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关键词】: 潜热型功能热流体 相变 悬浮液 传热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06156)
【分类号】:TK124
【正文快照】: 随着电子元件微型化的发展,单位面积上晶体管数量越来越多,散热问题也越来越严重[1-3]。微小结构冷却技术由于其大比表面积的特点,在相同的体积下可以带走大量的热量而被广泛应用。从强化换热方式而言,一是增加对流换热系数,二是增加传热温差,如果在微小结构中增加传热介质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光成;;渤海稠油多元热流体吞吐技术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年10期
2 蒋洁,施明恒;功能热流体传热研究的进展[J];能源研究与利用;2004年05期
3 G.D.MATHUR;郭先怀;;单相放热系数的计算[J];制冷;1992年03期
4 胡先旭,张寅平;等热流条件下潜热型功能热流体换热强化机理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2年02期
5 石万元;李友荣;彭岚;曾丹苓;今石宣之;;环形浅液池内热流体波的本质特征[J];计算力学学报;2009年01期
6 鲁进利;郝英立;;细小尺度下潜热型功能热流体压降与传热特性[J];化工学报;2010年06期
7 石万元;李友荣;曾丹苓;今石宣之;;环形浅液层内热流体波的可视化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7年S2期
8 李翰明;石万元;周涛;王瑜;;环形池内双层流体热毛细对流不稳定现象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4年04期
9 张寅平,胡先旭,郝磬,王馨;等热流圆管内潜热型功能热流体层流换热的内热源模型及应用[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3年03期
10 卢文强,白凤武;潜热型功能热流体层流强化传热分析新模型[J];科学通报;2004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曾溅辉;;东营凹陷热流体活动及其对水—岩相互作用的影响[A];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成果选编(1993—2003)[C];2003年
2 王魁元;;金矿成矿热流体来源深度的判断[A];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1)[C];1985年
3 聂逢君;严兆彬;林双幸;饶明辉;杨永纪;张成勇;;尼日尔阿泽里克地区砂岩中铀的热流体成矿作用[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6册)[C];2009年
4 张寅平;王馨;陈斌娇;徐慧;杨睿;;潜热型功能热流体制备、流动和强化换热特性研究[A];制冷空调新技术进展——第三届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昌;基于面向对象的热流体系统建模方法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2 第五鹏祥;稠油油藏多元热流体试井解释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鹏;多元热流体开发储层适应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2 聂海涛;水平井多元热流体驱室内实验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3 周小明;磁场对双层流体热毛细对流的影响[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986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598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