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叉排管束与M-W引流丝网交替热质传递结构吸收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7 15:10

  本文关键词:叉排管束与M-W引流丝网交替热质传递结构吸收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降膜吸收 交替热质耦合传递 M-W引流丝网 叉排管束 CFD数值模拟


【摘要】:吸收式制冷不仅能够利用太阳能和工业余热等各种低品位热源,还满足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吸收式空调制冷领域,当制冷温度不低于0℃时,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方式因其热力系数高而成为首选。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中,吸收器是最核心的部件,其传热传质特性对整机特性影响重大。因此深入研究强化溴化锂降膜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吸收器结构及其内部传热传质机理,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还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论文围绕一种基于交替热质耦合的叉排管束与“M-W型”引流丝网交替的新型吸收芯体结构复合强化吸收方案,分别从理论建模、CFD模拟、试验台搭建及调试、实验数据与模拟结果比较分析等方面开展相关研究。所谓叉排管束与“M-W”引流丝网方案是指在叉排水平管束中插入波高与管束竖直方向管间距相同,波纹节距与管束水平方向中心距相同的纵向不锈钢引流丝网,形成交替吸收芯体结构,使溴化锂溶液交替地在水平管表面上实现传热传质耦合吸收过程,然后再在丝网层内实现绝热传质吸收过程。因此该方案是一种结合内冷吸收与绝热吸收交替进行的复合强化方案。丝网填料不仅具有良好的混合作用,溶液还能在其表面形成极薄的双面液膜。理论建模方面,将整个吸收器划分为管表面降膜吸收区、丝网填料层内绝热吸收区和管内冷却水流动区以及在单列水平管束方案中管子之间自由下落的液滴或液柱流动区并分别建立模型,在各局部模型基础上建立整个吸收器总的传热传质模型,采用MATLAB软件编写程序对模型进行求解。首先采用当前模型计算得到的单管外液膜内和单列水平管束内的温度和浓度分布与Kyung等的模拟结果相互吻合,验证了本文模型的可靠性;然后通过研究单根水平圆管表面液膜、丝网填料层内液膜和单列水平管束与丝网填料层交替结构内以及单列水平管束局部传热传质规律,分析研究了不同管径和管间距对吸收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孔隙率为0.9时,丝网填料层吸收水蒸汽效果最佳;单列水平管束与引流丝网层交替结构的传热传质性能优于不添加丝网的单列水平管束结构。CFD模拟方面,用GAMBIT软件分别对单根水平圆管、单层丝网、水平管束吸收器、水平管束与引流丝网层交替吸收器建立三维几何模型,用FLUENT软件的VOF方法对其分别进行CFD求解计算。水平管外液膜为层流状态时,CFD模拟得到的液膜速度、温度和浓度与文献相吻合,说明VOF模型研究水平管外降膜吸收是可行的。CFD模拟显示液膜在丝网网孔中心形成凹透状的双面液膜,浓度分布云图与温度云图呈相似趋势,液膜内外温度差和浓度差分别接近2℃和1%。对“M-W型”丝网和未添加丝网的两种吸收器分别进行CFD模拟,结果表明“M-W型”丝网结构提高了管表面润湿面积,充分利用管的冷却能力,吸收器内溶液温度呈波动变化,浓度逐渐降低,管表面局部换热系数高于无丝网吸收器,“M-W型”引流丝网能显著提高吸收器的传热传质效率。实验研究方面,参与设计并搭建了一套集降膜吸收、参数控制、数据测量和采集为一体的单压力吸收和解吸的闭式实验系统。依托该实验系统分别考察不同参数条件对整个吸收器传热传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分别与数值模型以及CFD模型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吸收器内平均的传热传质系数随着喷淋密度、喷淋浓度、吸收压力和冷却水质量流率增大而增大,随着喷淋温度和冷却水入口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质量流分配比ε越大,传热传质系数越大,实验值介于ε为0.6和0.8之间,说明实验中存在30%左右溶液旁落现象;冷却水质量流率超过12kg/min,其对传热传质的影响越来越小,实际运行中,冷却水流量建议选择12kg/min。相同的工况条件下,与水平管束无丝网吸收器相比,叉排管束与“M-W型”引流丝网交替吸收器的传热传质系数分别提高了15~25%和48~94%。无论是CFD模拟数据还是数值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均能较好的吻合,偏差在10%左右,说明当前建立的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吸收器的传热传质性能。
【关键词】:降膜吸收 交替热质耦合传递 M-W引流丝网 叉排管束 CFD数值模拟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K12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主要符号表8-12
  • 第一章 绪论12-24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
  • 1.2 溴化锂溶液降膜吸收理论研究12-15
  • 1.3 溴化锂溶液降膜吸收实验研究15-16
  • 1.4 降膜吸收过程强化研究16-19
  • 1.5 丝网填料研究现状19-23
  • 1.6 本文研究内容23-24
  • 第二章 溴化锂溶液降膜吸收传热传质理论基础24-32
  • 2.1 降膜吸收传热传质理论基础24-26
  • 2.2 溴化锂溶液物性26-31
  • 2.2.1 粘度系数的计算26
  • 2.2.2 密度计算26-27
  • 2.2.3 溶液比焓的计算27
  • 2.2.4 导热系数的计算27
  • 2.2.5 定压比热容的计算27-28
  • 2.2.6 气液平衡方程28
  • 2.2.7 溴化锂水溶液浓度计算28-29
  • 2.2.8 溴化锂水溶液表面张力系数29
  • 2.2.9 溴化锂水溶液分子扩散系数29
  • 2.2.10 溴化锂水溶液饱和蒸汽压力29-30
  • 2.2.11 溴化锂水溶液各物性参数图30-31
  • 2.3 本章小结31-32
  • 第三章 管束丝网填料交替结构溴化锂溶液降膜吸收模型的建立32-54
  • 3.1 光滑水平圆管外溴化锂溶液降膜吸收模型33-40
  • 3.2 管内冷却水交叉流数值模型40-41
  • 3.3 丝网填料层数值模型41-46
  • 3.4 填料层之间吸收模型46-48
  • 3.5 整个管束丝网填料交替结构吸收模型分析求解48-52
  • 3.6 本章小结52-54
  • 第四章 管束丝网填料交替传热传质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54-63
  • 4.1 水平圆管表面局部传热传质分析54-57
  • 4.2 丝网填料层内传热传质分析57-58
  • 4.3 单列水平圆管束与丝网填料交替结构局部传热传质分析58-60
  • 4.4 吸收器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60-62
  • 4.5 本章小结62-63
  • 第五章 管束引流丝网交替结构气液两相流CFD模拟63-90
  • 5.1 气液两相流中的CFD研究现状63-67
  • 5.2 水平圆管外降膜流动CFD模拟67-78
  • 5.2.1 数学和物理模型67-69
  • 5.2.2 仿真条件设置69-72
  • 5.2.3 结果与分析72-78
  • 5.3 单层丝网表面液膜流动CFD模拟78-83
  • 5.3.1 数学物理模型78-79
  • 5.3.2 仿真条件设置79-80
  • 5.3.3 结果与分析80-83
  • 5.4 整个管束与引流丝网交替结构内气液两相流动CFD模拟83-89
  • 5.4.1 数学物理模型83-84
  • 5.4.2 仿真条件设置84-85
  • 5.4.3 结果与分析85-89
  • 5.5 本章小结89-90
  • 第六章 管束与丝网填料交替吸收器降膜吸收过程的实验研究90-108
  • 6.1 实验系统与装置90-95
  • 6.1.1 实验装置及流程90-92
  • 6.1.2 试验操作步骤92-93
  • 6.1.3 数据采集与系统控制平台93-95
  • 6.2 实验数据处理及方法95-98
  • 6.2.1 吸收器内传热传质等相关参数计算95-96
  • 6.2.2 误差与不确定度分析96-98
  • 6.3 实验与模拟结果之间对比分析98-106
  • 6.3.1 质量流分配比对吸收器性能的影响98-99
  • 6.3.2 喷淋温度对吸收器性能的影响99-100
  • 6.3.3 喷淋浓度对吸收器性能的影响100-102
  • 6.3.4 冷却水温度对吸收器性能的影响102-104
  • 6.3.5 冷却水流量对吸收器性能的影响104-105
  • 6.3.6 吸收压力对吸收器性能的影响105-106
  • 6.4 本章小结106-108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108-110
  • 7.1 研究内容及结论108-109
  • 7.2 本文创新点109
  • 7.3 工作展望109-110
  • 致谢110-111
  • 参考文献111-118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11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传热传质技术及设备进展点滴[J];石油化工设备;2009年01期

2 熊;;传热传质技术及设备进展点滴[J];石油化工设备;2009年05期

3 熊;;传热传质技术及设备进展点滴[J];石油化工设备;2010年05期

4 李业波,,刘登瀛;平板状土豆干燥过程中的内部传热传质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1996年S1期

5 陈长琦,姜涛,干蜀毅,王先路,朱武;固体绝缘介质真空干燥的传热传质研究[J];真空科学与技术;2000年06期

6 段续,朱文学;对撞流干燥的传热传质特性[J];洛阳工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熊;传热传质技术进展点滴[J];石油化工设备;2005年05期

8 张学军,代彦军,王如竹;蜂窝式除湿转轮的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及其试验验证[J];机械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9 董金玲;王国恒;;干燥过程中的高温快速工艺[J];工业炉;2006年02期

10 熊;;传热传质技术及设备进展点滴[J];石油化工设备;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静;朱庆勇;谢铭慧;;混纺材料中传热传质的数值模拟[A];现代数学和力学(MMM-XI):第十一届全国现代数学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由世俊;牛润萍;张欢;;空调用填料表面传热传质性能的预测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6年

3 徐成海;彭润玲;张世伟;祖文文;;真空冷冻干燥过程传热传质理论研究的动态[A];第八届全国冷冻干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4 樊丽娟;黄翔;吴志湘;;管式间接蒸发冷却系统中强化管外传热传质方法的对比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热泵与系统节能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郭涛;张彬;李文武;燕涛;;基于FLUENT的深水油藏传热传质数值模拟研究[A];2010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林亚玲;李树君;潘忠礼;;红外同步杀青脱水下苹果片传热传质数学模拟[A];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绍志;周新丽;陈光明;;浅论细胞悬浮液冻干与普通溶液冻干的异同[A];第八届全国冷冻干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铁军;刘达新;唐景春;;喷淋蒸发翅管式冷凝器传热传质研究[A];第六届全国低温与制冷工程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李敏杰;王煤;余徽;纪平均;许峰;;竖直环形多孔介质封闭腔体内的自然对流传热传质[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10 董冲;;低肋斜槽管单管外降膜吸收的传热传质模型及计算[A];第十二届全国冷(热)水机组与热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黄虎波;推动东莞能源 科技成果产业化[N];东莞日报;2012年

2 刘伟 高建敏;脚踏实地 从细微做起[N];科技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裕文;中空纤维膜组件的倾斜流动与传热传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操瑞兵;叉排管束与M-W引流丝网交替热质传递结构吸收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3 刘彬;有机物综合利用中的传热传质分析与应用[D];重庆大学;2008年

4 王军;增膜型蒸发空冷器强化传热传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彭润玲;几种生物材料冻干过程传热传质特性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6 尚妍;含湿岩土间歇蓄/放热传热传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7 郑伟业;蒸发式冷却器传热传质的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8 林們;氨水降膜吸收传热传质机理及其在两级风冷吸收制冷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赵元宾;侧风对于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传热传质影响机制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黄斯珉;膜式液体除湿流道共轭传热传质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民;机械振动强化吸收式制冷传热传质的实验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2 靳振欢;褐煤干燥过程的动力特性及传热传质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3 秦长江;双轴桨叶式干燥机传热传质数值模拟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4 夏晓华;复合工质传热传质性能的数值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5 柳坤;横纹管强化溴化锂吸收水蒸汽的传热传质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程金强;功能表面强化传热传质研究及其在车载溴冷机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7 蒋妮;蒸发冷凝传热传质研究及应用[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8 刘春琪;HAT循环饱和器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张强;降膜式吸收器关键技术的基础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3年

10 宋蕾娜;热泵干燥系统的热力学分析及干燥过程传热传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本文编号:6352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6352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7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