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SCR系统尿素喷嘴喷雾和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柴油机SCR系统尿素喷嘴喷雾和性能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石化燃料的短缺及CO2减排压力的增加,柴油机以其各方面的优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随之而来的是氮氧化物、微烟颗粒等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排放的增加。各国相继出台了排放法规,限制污染物,特别是氮氧化物的排放。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是国内外已投入商业运行的比较成熟的柴油机尾气处理技术。SCR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喷射还原剂溶液的喷嘴,直接影响SCR脱硝的效果。本文建立了雾化试验系统和发动机台架试验系统。介绍了试验系统的组成、原理及测量仪器,包括全自动喷雾激光粒度仪、发动机、测功机等等。测量了喷嘴在不同气、液压力下的流量、雾化角、喷雾贯穿距离和索特尔平均粒径,给出了雾化颗粒粒径在空间中横向和纵向分布。首先进行了气体辅助和液压雾化喷嘴的实验对比,发现气体辅助式雾化喷嘴性能更好。于是基于现有产品,设计四种新旋流腔的空气雾化喷嘴,进行试验,发现旋流式喷嘴在液体压力较高时,耗气量较低,使喷雾矩外部的液滴粒径偏大。因此更新设计,增加外混结构,利用外混气体对喷雾矩外侧大颗粒液滴进行二次雾化,进一步降低喷嘴的雾化粒径。通过试验,最终优选了流线型和外混型两种结构喷嘴。两款喷嘴的喷雾角度分别为85°~95°和50°~60°,雾化粒径的分布区间分别为35~150微米和25~120微米之间。新设计的喷嘴配合相应的尿素溶液计量供给系统进性台架试验,验证了喷嘴在柴油机SCR系统中的性能。
【关键词】:柴油机 SCR 喷嘴 喷雾 气体辅助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K42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21
- 1.1 引言9
- 1.2 NOX的生成机理9-11
- 1.3 柴油机尾气后处理主要技术路线11-15
- 1.3.1 EGR系统11-13
- 1.3.2 SCR系统13-15
- 1.4 国内外柴油机SCR喷嘴15-17
- 1.5 SCR喷嘴性能指标17-20
- 1.5.1 流量特性17-18
- 1.5.2 雾化角和喷雾距离18-19
- 1.5.3 雾化粒径及其分布19-20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20-21
- 第二章 实验仪器和试验系统21-29
- 2.1 SCR喷嘴喷雾试验系统21-26
- 2.1.1 气体流量计和压力传感器22-23
- 2.1.2 喷雾激光粒度仪23-24
- 2.1.3 DV2T旋转粘度计24-26
- 2.2 发动机台架试验系统26-28
- 2.2.1 柴油机26-28
- 2.2.2 气体分析仪28
- 2.3 本章小结28-29
- 第三章 SCR喷嘴研发及喷雾研究29-56
- 3.1 压力式和气体辅助雾化喷嘴的试验研究30-35
- 3.1.1 流量特性的比较31-32
- 3.1.2 雾化角的比较32-33
- 3.1.3 喷射贯穿距的比较33
- 3.1.4 雾化粒径的横向空间分布比较33-35
- 3.1.5 耐温性35
- 3.2 旋流式气体雾化喷嘴的比较试验研究35-39
- 3.2.1 旋流雾化喷嘴的流量特性比较36-37
- 3.2.2 旋流雾化喷嘴的雾化角比较37-38
- 3.2.3 旋流雾化喷嘴的喷射贯穿距比较38-39
- 3.2.4 旋流雾化喷嘴的雾化粒径的变化39
- 3.3 旋流气力式雾化喷嘴优化选型研究39-46
- 3.3.1 流量特性42-43
- 3.3.2 雾化角43-44
- 3.3.3 喷射贯穿距44-45
- 3.3.4 雾化粒径45-46
- 3.4 优选气力式雾化喷嘴的试验研究46-55
- 3.4.1 流量特性48-49
- 3.4.2 雾化角49-50
- 3.4.3 雾化粒径50-55
- 3.5 本章小结55-56
- 第四章 优选喷嘴的柴油机台架实验56-65
- 4.1 SCR载体前端尿素分解效果56-59
- 4.2 SCR反应转化效率59-62
- 4.3 NH3逃逸浓度62-64
- 4.4 本章小结64-65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65-67
- 5.1 全文总结65
- 5.2 未来工作展望65-67
- 参考文献67-69
- 致谢69-70
- 在校期间发表专利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晨光;;国Ⅳ柴油机压缩空气辅助喷射SCR系统[J];汽车电器;2010年04期
2 ;马自达开发出柴油乘用车用尿素SCR系统[J];当代汽车;2009年04期
3 俞逾;杨晨;范莉;;电厂SCR系统的设计与数值模拟[J];现代电力;2007年03期
4 陈镇;胡静;陆国栋;赵彦光;周小燕;帅石金;;提高柴油机尿素SCR系统氮氧化物转化效率的试验研究[J];车用发动机;2010年06期
5 王建彦;蔡明坤;;国华太仓发电有限公司2×600MW机组空气预热器对SCR系统的适应性改造[J];锅炉技术;2007年05期
6 高艳宏;边凌涛;;计算流体动力学在火电厂SCR系统流场优化中应用及研究进展[J];电力科技与环保;2011年03期
7 张波;牛国平;王月明;马建兰;王晓冰;董陈;罗志;;SCR系统急转烟道均流装置的数值模拟[J];热力发电;2014年04期
8 钱枫;喻方平;;欧IV柴油机SCR系统添蓝控制器的研发[J];交通与计算机;2008年06期
9 高义;范凤雷;;柴油机SCR系统尿素沉积物与喷雾特性的研究进展[J];重型汽车;2013年06期
10 赵彦光;胡静;华伦;帅石金;王建昕;;柴油机尿素SCR系统动态氨泄漏的试验研究[J];内燃机工程;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海言;阳松林;余建华;刘亚贵;华岳;;重型商用车柴油机SCR系统试验研究[A];2006年APC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传宝;柴油机氨基SCR系统控制策略与匹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袁俊;基于J1939协议的CAN仿真平台开发及其在柴油车SCR系统开发中的应用[D];江苏大学;2016年
2 王虎;通用型SCR系统的自学习控制及适用性评价[D];吉林大学;2016年
3 张振;SCR系统喷射、雾化及混合均匀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4 胡波;柴油机SCR系统尿素喷嘴喷雾和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5 罗晶;尿素-SCR系统优化及催化器的研究探讨[D];江苏大学;2009年
6 沈雅萱;数值模拟在柴油机SCR系统开发中的应用[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7 胡振奇;重型柴油机SCR系统尿素喷射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钱枫;欧Ⅳ柴油机SCR系统电子控制单元的研发[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9 张鑫峰;柴油车SCR系统的OBD开发[D];江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858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685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