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NT与EGR对高压共轨柴油机高原性能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VNT与EGR对高压共轨柴油机高原性能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VNT EGR 高原环境 柴油机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摘要】:柴油机的主要排放物是NOx与微粒,排气再循环(EGR)作为降低NOx排放的机内净化措施,被广泛运用;但是EGR的引入会导致燃油经济性下降以及颗粒物排放增加等问题,并且部分负荷下由于进排气压力出现逆差情况,无法满足驱动EGR要求。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VNT)能有效解决普通涡轮增压器与柴油机匹配存在的低速扭矩不足,部分负荷经济性差、瞬态响应迟滞,此外还可以解决部分负荷工况进排逆差问题,增大EGR可实现范围。因此,将VNT与EGR结合有助于解决低速动力不足与降低NOx排放问题。以满足Ⅳ排放的带有可变喷嘴涡轮增压(VNT)与EGR的高压共轨四缸柴油机为研究对象,试验研究了不同VNT开度与EGR率对柴油机空气系统以及VNT开度对柴油机外特性影响;以及不同EGR率下VNT开度对柴油机空气系统影响,并对比分析了不同海拔下空气系统各性能参数随VNT与EGR变化情况。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建立了高压共轨柴油机的GT-Power仿真模型,仿真研究了不同EGR率下VNT开度对柴油机燃油经济性、燃烧特性以及排放特性的影响,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VNT对高压共轨柴油机空气系统影响试验研究进排气压力伴随着VNT开度增大而减小,进排气温度以及空燃比随着VNT开度变化存在高度相关性。在1800r/min小、中等、大负荷工况,分别当VNT开度大于30%、35%、40%时,开始出现发动机压差为负值情况;而在4000r/min不同负荷下均未出现发动机压差小于0情况;在综合考虑空燃比、发动机压差以及试验实际运转限定因素前提下,确定了各个工况下VNT开度变化范围,为后面研究VNT与EGR对高压共轨柴油机性能影响建立了基础。(2)EGR与VNT对高压共轨柴油机空气系统影响试验研究在1800r/min、180N.m以及4000r/min、120N.m工况所对应的最大EGR率分别为24%、20%。在4000r/min、120N.m工况,最大EGR率出现在最小VNT开度40%处;1800r/min、180N.m工况,最大EGR率所对应的VNT开度为22%。海拔越高,大气压力越低,进排气压力与空燃比越低;VNT开度一定时,相比进气压力伴随大气压力变化,增压压力伴随EGR率几乎不变。100kpa大气压力环境下EGR率10%、VNT开度60%所对应的空燃比,与80kpa大气压力环境下EGR率10%、VNT开度40%所对应的空燃比相同。(3)EGR与VNT对高压共轨柴油机性能影响仿真研究在1800r/min与4000r/min转速大负荷工况,高原环境下引入EGR时,可以通过适当减小VNT开度,恢复一部分经济性。当VNT开度固定不变时,与1800r/min转速相比,4000r/min转速不同负荷下EGR率应相应减小,在4000r/min转速小负荷工况不应采用较大EGR率。最大缸内压力与温度随着EGR率增大而减小,EGR率一定时,最大缸内压力随着VNT开度增大而减小。VNT开度一定,在1800r/min大负荷工况,分别当EGR率小于2%、2%、4%时,适当增大EGR率可改善NOx与颗粒物排放之间trade-off关系。(4)以VNT开度对柴油机外特性影响的试验数据为基础,在综合考虑涡前排温、空燃比前提下,以最小燃油消耗为目标,基于参变量扫值优化了外特性下VNT开度;并与原机各转速下有效燃油消耗率进行比较,燃油经济性平均改善1.82%左右。在部分负荷下,综合考虑燃油经济性与颗粒物排放前提下,以最小NOx排放为优化目标,基于RBF神经网络建立拟合曲面,并运用遗传算法对EGR率与VNT开度优化;NOx排放与颗粒物排放平均下降了19.5%与10.8%;燃油经济性平均上升了0.85%。
【关键词】:VNT EGR 高原环境 柴油机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K42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第一章 绪论12-18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7
- 1.2.1 VNT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1.2.2 EGR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4-15
- 1.2.3 人工神经网络在发动机中的运用15-16
- 1.2.4 遗传算法在发动机中的运用16-17
- 1.3 主要研究内容17-18
- 第二章 EGR与VNT对柴油机空气系统影响研究18-38
- 2.1 试验布置18-22
- 2.1.1 高压共轨柴油机的技术参数18
- 2.1.2 主要试验设备18-19
- 2.1.3 试验台架布置19
- 2.1.4 试验内容19-21
- 2.1.5 VNT开度标定21-22
- 2.2 高原环境下VNT对柴油机空气系统影响试验研究22-27
- 2.2.1 VNT对进排气压力影响22-23
- 2.2.2 VNT对空燃比以及进排气温度影响23-25
- 2.2.3 VNT开度对发动机压差影响25-26
- 2.2.4 各个工况下VNT开度范围确定26-27
- 2.3 高原环境下VNT与EGR对柴油机空气系统影响试验研究27-32
- 2.3.1 VNT对EGR率影响27-28
- 2.3.2 EGR与VNT对进排气压力影响28-29
- 2.3.3 EGR与VNT对进排气温度影响29-31
- 2.3.4 EGR与VNT对发动机压差与空燃比影响31-32
- 2.4 不同海拔下VNT与EGR对柴油机空气系统影响试验研究32-36
- 2.4.1 进排气压力对比33-34
- 2.4.2 进排气温度对比34-35
- 2.4.3 发动机压差以及空燃比对比35-36
- 2.5 小结36-38
- 第三章 高原环境下EGR与VNT对柴油机性能影响仿真研究38-50
- 3.1 VNT对高压共轨柴油机动力性影响试验研究38
- 3.2 高压共轨柴油机一维仿真模型的建立38-42
- 3.2.1 缸内热传递数学模型40-41
- 3.2.2 模型验证41-42
- 3.3 高原环境下VNT与EGR对高压共轨柴油机性能影响仿真研究42-49
- 3.3.1 VNT与EGR对经济性影响42-44
- 3.3.2 VNT与EGR对燃烧特性影响44-46
- 3.3.3 VNT与EGR对排放特性影响46-49
- 3.4 小结49-50
- 第四章 EGR率与VNT开度优化50-62
- 4.1 EGR率与VNT开度优化方案50-53
- 4.1.1 优化简介50-51
- 4.1.2 EGR率与VNT开度优化方案设计51-53
- 4.2 基于参变量扫值柴油机外特性下VNT开度优化53-56
- 4.2.1 外特性下VNT开度优化53-56
- 4.3 基于RBF拟合模型建立56-59
- 4.3.1 试验方案设计56
- 4.3.2 RBF函数逼近基本思想56-57
- 4.3.3 拟合模型建立与验证57-59
- 4.4 基于遗传算法EGR率与VNT开度优化59-61
- 4.4.1 EGR率与VNT开度优化结果分析60-61
- 4.5 小结61-62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62-64
- 5.1 全文总结62
- 5.2 工作展望62-64
- 致谢64-66
- 参考文献66-70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及发表论文70-71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奖励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强,杨福源,张京永,欧阳明高;用于标定和优化的高压共轨柴油机建模[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11期
2 吴晨楠;祝轲卿;徐权奎;肖文雍;王俊席;杨林;;高压共轨柴油机快速建立起动油压的方法研究[J];车用发动机;2007年02期
3 何琪;王贵勇;徐劲松;刘俊明;申立中;;高压共轨柴油机智能判缸策略[J];汽车工程;2009年05期
4 姚楷;;对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动力不足的故障分析与排查[J];硅谷;2011年07期
5 魏东升;;高压共轨柴油机检修中的安全注意事项[J];露天采矿技术;2012年01期
6 范凯;陈宏;刘振明;欧阳光耀;;高压共轨柴油机标定优化研究[J];柴油机;2012年02期
7 丁晓亮;刘顺涛;苏海峰;张幽彤;;高压共轨柴油机后喷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2年05期
8 周广猛;刘瑞林;周平;刘刚;李骏;戈非;;基于多项式回归模型的高压共轨柴油机的标定[J];汽车工程;2012年04期
9 费栋梁;宋国民;苏宏亮;施华传;陈军;;自主高压共轨柴油机基于模型优化方法研究[J];现代车用动力;2013年03期
10 邵利民,安士杰,常汉宝;高压共轨柴油机燃烧与排放的仿真计算及分析[J];内燃机工程;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姜成峰;孙仁云;;高压共轨柴油机多次喷射的控制策略的研究[A];四川省第十一届汽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劲松;高压共轨柴油机的柔性控制策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2 李德刚;基于整车性能的高压共轨柴油机燃烧系统开发与控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存源;高压共轨柴油机ECU硬件研究与开发[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正江;基于模型的高压共轨柴油机标定[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张志超;高压共轨柴油机控制MAP体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蔡佳超;K~2SAR高压共轨柴油机ECU角度/转速信号驱动研究与实现[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5 魏亮;高压共轨柴油机喷油控制策略及排放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6 彭宏伟;VNT与EGR对高压共轨柴油机高原性能的影响[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7 刘少华;高压共轨柴油机监控策略研究与开发[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陈礼勇;高压共轨柴油机基于模型的虚拟标定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马志磊;基于英飞凌的高压共轨柴油机底层驱动策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10 廖小明;高压共轨柴油机轨压智能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334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733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