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煤粉锅炉柔和燃烧技术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应用于煤粉锅炉柔和燃烧技术试验研究
【摘要】:柔和燃烧作为高效清洁的燃烧技术,在煤粉锅炉领域将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和挑战。本文主要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开展对煤粉锅炉柔和燃烧特性的研究。通过优化三次风入口位置,配气比,过量空气系数和热负荷等因素,使试验煤粉锅炉的燃烧效率和污染物排放符合环保部颁布的国标要求。试验得到以下几个规律,可为以后煤粉柔和燃烧的科研及应用提供参考。1、柔和燃烧有利于降低燃烧污染物排放,尤其是分级燃烧与柔和燃烧相结合,能够同时实现节能与环保的目标。2、在保证燃烧效率,减少煤粉不完全燃烧热损失的前提下,空气分级位置离炉膛入口距离越远,氮氧化物排放值越低。试验中,当三次风入口位置与炉膛总高度比值为0.72,过量空气系数为1.1,配气比为0.6时,煤粉锅炉柔和燃烧炉膛出口烟气中NOx含量为119mg/Nm3 (@9%O2),且此时燃烧效率约为98%。3、在综合考虑燃烧效率与低NOx排放条件下,当三次风入口位置比为0.72,分级柔和燃烧的配气比应在0.6-0.7较合理。4、煤粉锅炉柔和燃烧在二次风射流中心加入微弱的旋流空气,小于理论空气量的8%,将有利于降低烟气中CO含量,提高燃烧效率。5、柔和燃烧炉膛火焰温度分布较均匀,并且受配气比影响较小,受三次风入口位置、过量空气系数等因素影响较大。6、本文采用的PDF湍流燃烧模型、DPM离散模型能够较准确的模拟柔和燃烧的温度、流场、组分等特性。
【关键词】:柔和燃烧 煤粉 锅炉 低NOx 空气分级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K229.6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3
- 第一章 绪论13-27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13-15
- 1.2 低NO_x燃烧技术种类15-18
- 1.2.1 低过量空气系数运行16
- 1.2.2 燃料分级燃烧技术16
- 1.2.3 空气分级燃烧技术16-17
- 1.2.4 烟气再循环技术17
- 1.2.5 浓淡偏差燃烧技术17-18
- 1.3 柔和燃烧技术简介及国内外发展现状18-25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25-27
- 1.4.1 研究内容25
- 1.4.2 预期目标25-27
- 第二章 试验与测量系统27-39
- 2.1 试验煤粉特性27-32
- 2.1.1 煤粉粒径分布27-28
- 2.1.2 元素分析28-29
- 2.1.3 工业分析29
- 2.1.4 灰熔点29-30
- 2.1.5 理论空气量30-31
- 2.1.6 理论烟气量31-32
- 2.1.7 燃烧效率计算方法32
- 2.2 试验台32-37
- 2.2.1 输煤装置32-34
- 2.2.2 燃烧器及试验锅炉34-36
- 2.2.3 测量方法36-37
- 2.3 本章小结37-39
- 第三章 柔和燃烧数值模拟方法39-45
- 3.1 模型描述39-41
- 3.2 模拟方法验证41-43
- 3.3 本章小结43-45
- 第四章 柔和燃烧试验与模拟分析45-85
- 4.1 三次风位置对煤粉锅炉柔和燃烧特性的影响46-55
- 4.1.1 模拟结果分析47-50
- 4.1.2 温度特性50-51
- 4.1.3 CO/NO_x排放51-55
- 4.2 配气比对煤粉锅炉柔和燃烧特性的影响55-62
- 4.2.1 模拟结果分析55-57
- 4.2.2 温度特性57-58
- 4.2.3 CO/NO_x排放58-62
- 4.3 过量空气系数对煤粉锅炉柔和燃烧特性的影响62-66
- 4.3.1 模拟结果分析62-63
- 4.3.2 温度特性63-64
- 4.3.3 CO/NO_x排放64-66
- 4.4 热负荷对煤粉锅炉柔和燃烧特性的影响66-68
- 4.4.1 温度特性67
- 4.4.2 CO/NO_x排放67-68
- 4.5 弱旋对煤粉锅炉柔和燃烧特性的影响68-72
- 4.5.1 温度特性69-70
- 4.5.2 CO/NO_x排放70-72
- 4.6 天然气对煤粉锅炉柔和燃烧试验72-73
- 4.6.1 温度特性72
- 4.6.2 CO/NO_x排放72-73
- 4.7 天然气柔和燃烧试验73-83
- 4.7.1 燃烧器和试验手段73-74
- 4.7.2 数值计算74-78
- 4.7.3 试验结果78-82
- 4.7.3.1 炉膛燃烧形态78-79
- 4.7.3.2 炉膛出口温度79-80
- 4.7.3.3 NO_x和CO排放80-82
- 4.7.4 结论82-83
- 4.8 本章小结83-85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85-87
- 5.1 结论85-86
- 5.2 展望86-87
- 参考文献87-94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94-95
- 致谢9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冉景煜,张力,蒲舸,赵华帮,张庆洪;低压燃油喷嘴在670t/h煤粉锅炉点火中试验研究与应用[J];热力发电;2005年06期
2 方捷;杜伯奇;王德山;孙英莉;;高效煤粉锅炉的推广与应用[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08年06期
3 温利丹;;煤粉锅炉在山西省的应用前景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36期
4 黄素红;;矿区推广高效煤粉锅炉系统的经济技术分析[J];神华科技;2011年06期
5 郭永葆;;煤粉锅炉不是“环保锅炉”[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年06期
6 毛伟胜;;煤粉锅炉节油技术措施初探[J];科技与企业;2012年10期
7 韩文生;小型煤粉锅炉的爆喷[J];劳动保护;1981年02期
8 汪德正;煤粉锅炉无油和少油点火技术通过院级成果鉴定[J];电工电能新技术;1983年04期
9 刘德昌;;将130t/h煤粉锅炉改成循环床锅炉的设想[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1990年05期
10 王文晋;电厂燃煤粉锅炉熄火保护半置存在问题及改造[J];冶金动力;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安平;;“小型煤粉锅炉专用煤粉”标准编制和高效煤粉锅炉[A];第一届中国(西安)采暖通风、制冷空调节能减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陈乔平;;膜法富氧局部助燃技术在煤粉锅炉上的应用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科技创新与工业强市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3 刘文山;;膜法富氧局部助燃技术在煤粉锅炉上的应用[A];河南省金属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陈忠菊;;风速在线监测系统在煤粉锅炉上的应用[A];2005全国有色金属自动化技术与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东控公司“W”形火焰煤粉锅炉EOBS型微油点火系统顺利通过国家技术鉴定[A];《电站信息》2012年第5期[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杨丽英 张春亮;山西推广应用环保煤粉锅炉年节煤2400万吨[N];中国冶金报;2009年
2 首席记者 魏瑶 实习生 王丹 李颖璐;高效煤粉锅炉推广纳入效能考核[N];兰州日报;2013年
3 林宣文;新型高效煤粉锅炉节煤30%[N];中国化工报;2010年
4 张毅;我省推广应用新型高效节能环保煤粉锅炉[N];山西日报;2011年
5 张毅;我省推广应用节能环保煤粉锅炉[N];山西日报;2011年
6 通讯员 温新旭 本报记者 杨世智;走进兰州,,高效煤粉锅炉显威力[N];甘肃日报;2013年
7 郭文;煤科院成功开发出高效煤粉锅炉[N];中国工业报;2007年
8 记者 原建猛;我省推广环保煤粉锅炉 每年节煤2400万吨[N];发展导报;2009年
9 记者 陈娟;新型煤粉锅炉桂林试运行[N];桂林日报;2010年
10 记者 张晋生 通讯员 平如军;新型煤粉锅炉将在全省推广应用[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钧;基于预数值计算的煤粉锅炉燃烧监测与优化[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2 周乃君;基于风粉监测的煤粉锅炉燃烧工况动态仿真与操作优化专家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3 张家元;煤粉锅炉高效低NOx膜法富氧局部助燃技术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4 陆方;切圆煤粉锅炉低NO_x燃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小骄;应用于煤粉锅炉柔和燃烧技术试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6年
2 支小和;600MW级机组煤粉锅炉设计计算[D];浙江大学;2007年
3 杜勤第;电厂煤粉锅炉燃烧优化控制研究[D];济南大学;2015年
4 邹善义;基于热力计算方法的电站煤粉锅炉运行优化[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5 欧育辉;煤粉锅炉炉内温度场智能监测与诊断系统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6 黄忠朗;膜法富氧局部助燃技术降低煤粉锅炉NOx排放浓度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安丽娜;O_2/CO_2燃烧方式下300MW煤粉锅炉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8 周永强;基于智能技术的煤粉锅炉燃烧系统建模与优化运行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9 刘宝宣;红霉素过期药渣与烟煤在煤粉锅炉内共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10 穆素琴;高温高压煤粉锅炉安装工程技术改进及成本控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700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770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