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BZ发动机配气机构摩擦磨损特性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2 16:06

  本文关键词:BZ发动机配气机构摩擦磨损特性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配气机构 高温摩擦 磨损 动力学分析 Stellite合金


【摘要】:配气机构作为发动机的关键组成部件之一,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起着控制换气品质、促进燃烧做功的作用,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发动机的动力性、稳定性、经济性和耐久性。影响配气机构性能的两大主要因素为摩擦以及磨损,摩擦发热引起较大的能量损失,而磨损更是导致配气机构失效的主要原因。因此,配气机构的摩擦磨损特性试验研究,对于提高发动机使用性能和服役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文以BZ发动机配气机构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该配气机构进行整体动力学分析和模拟工况试验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该配气机构关键摩擦副的摩擦磨损特性,并利用高温端面试验机,进一步研究了该配气机构排气门材料及其表面Stellite合金堆焊层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构建了BZ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整体多质量动力学模型,在计算模型边界条件及相关参数的基础上研究了该配气机构标定工况下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在模拟周期内,选定阀系凸轮-挺柱摩擦副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飞脱现象,接触应力表现出多个较高应力峰特征,摩擦副润滑状态主要为弹性流体动压润滑、薄膜润滑以及两者构成的混合润滑,且气门表现出较高的落座速度和落座载荷,落座载荷呈现脉冲信号及正弦信号特征。(2)开发了能赋予BZ发动机配气机构接近真实运转条件的配气机构试验装置,并利用该装置研究了配气机构关键摩擦副的摩擦磨损特性,结果表明,该配气机构选定阀系凸轮主要磨损区域为桃尖圆弧区域,其试验前的细长犁沟形机加工痕迹被逐渐磨平,磨损表面变得更为光滑,挺柱圆面边缘磨损主要表现为磷化层的疲劳剥落,挺柱中间区域则为严重的同心圆环形划痕擦伤,挺柱中心区域则表现出严重的磨粒磨损特征,气门锥面的磨损主要表现为表面缺陷诱发裂纹萌生而导致的疲劳剥落以及气门自转使其与气门座间产生滑动摩擦而引起的磨粒磨损。(3)利用等离子堆焊技术在排气门基体材料上制备了两种Stellite合金层,在分析合金层表面性能的基础上,研究了高温条件下排气门材料及Stellite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排气门基体材料表面严重的黏着磨损容易引起摩擦副失效,这一现象在制备的两种Stellite合金试验中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其中,Stellite F合金具有更为优异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
【关键词】:配气机构 高温摩擦 磨损 动力学分析 Stellite合金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K40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0
  • 1.1 引言11-12
  • 1.2 DOHC配气机构组成及构造12
  • 1.3 配气机构摩擦磨损研究现状12-18
  • 1.3.1 配气机构摩擦学试验研究13-16
  • 1.3.2 配气机构摩擦学理论计算研究16-18
  • 1.4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18-20
  • 第二章 BZ发动机配气机构动力学分析20-31
  • 2.1 配气机构动力学建模20-22
  • 2.1.1 配气机构阀系分布20-21
  • 2.1.2 多质量动力学模型21
  • 2.1.3 配气机构整体动力学建模21-22
  • 2.2 动力学模型参数设置22-25
  • 2.2.1 凸轮型线与升程23
  • 2.2.2 挺柱单元23-24
  • 2.2.3 气门单元24-25
  • 2.3 动力学计算结果与分析25-30
  • 2.3.1 选定阀系凸轮-挺柱摩擦副动力学分析25-28
  • 2.3.2 选定阀系气门动力学分析28-30
  • 2.4 本章小结30-31
  • 第三章 配气机构摩擦磨损试验装置研制及试验方法31-41
  • 3.1 配气机构试验装置总体性能设计31-32
  • 3.2 试验装置机械部件设计32-35
  • 3.2.1 试验装置驱动部件设计33
  • 3.2.2 试验装置冷却部件设计33-34
  • 3.2.3 试验装置润滑部件设计34-35
  • 3.3 试验装置控制系统设计35-37
  • 3.3.1 配气机构驱动控制系统设计35
  • 3.3.2 冷却及润滑控制系统设计35-36
  • 3.3.3 变频器及PLC选择36-37
  • 3.3.4 试验装置数据采集系统37
  • 3.4 试验装置安装调试及试验方法37-40
  • 3.4.1 试验装置安装调试37-39
  • 3.4.2 摩擦磨损特性试验方法39-40
  • 3.5 本章小结40-41
  • 第四章 凸轮-挺柱摩擦副摩擦磨损特性研究41-56
  • 4.1 凸轮-挺柱摩擦副材料及试验测试41-42
  • 4.1.1 摩擦副材料41
  • 4.1.2 表面测试方法41-42
  • 4.2 凸轮-挺柱摩擦副试验结果与讨论42-45
  • 4.2.1 摩擦副材料的物理性能和组织分析42
  • 4.2.2 摩擦副接触位置及动力状态42-44
  • 4.2.3 摩擦副表面磨损情况44-45
  • 4.3 凸轮-挺柱摩擦副摩擦形貌及磨损机理分析45-55
  • 4.3.1 摩擦副接触边缘崩裂45-46
  • 4.3.2 凸轮摩擦磨损特性分析46-50
  • 4.3.3 挺柱摩擦磨损特性分析50-55
  • 4.4 本章小结55-56
  • 第五章 气门及其材料摩擦磨损特性56-76
  • 5.1 气门材料及试验方法56-59
  • 5.1.1 气门材料及试样制备56-57
  • 5.1.2 试验及测试方法57-59
  • 5.2 试验装置试验结果与讨论59-62
  • 5.2.1 气门锥面的物理性能及表面形貌59
  • 5.2.2 气门摩擦磨损特性分析59-62
  • 5.3 高温端面试验结果与讨论62-75
  • 5.3.1 排气门材料高温摩擦磨损特性62-65
  • 5.3.2 Stellite合金高温摩擦磨损特性65-75
  • 5.4 本章小结75-76
  • 结论76-79
  • 参考文献79-8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85-87
  • 致谢87-88
  • 附表8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士贵,岳文忠;配气机构试验台自动报警停机装置[J];车用发动机;1987年02期

2 王岩峰 ,王利峰;安装调整配气机构四注意[J];汽车维修与保养;2000年08期

3 魏勇,高文志,黄叶舟;计算机在配气机构动力学计算中的应用[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1年02期

4 辛莉;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检修[J];农机维修;2001年02期

5 左卫民;配气机构的拆装与调整[J];内燃机;2001年02期

6 邵显龙;可变配气机构的种类、构造和未来动向[J];汽车研究与开发;2001年04期

7 武占华,王迎新,段树林,关德林;转速变化对配气机构相关参数的影响[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8 刘忠民,俞小莉,沈瑜铭,齐放,李建锋,谭建松,魏志明,侯岳,吴云龙;配气机构综合试验系统的开发与研制[J];内燃机工程;2005年01期

9 王新权,姚叔林,任自中,祁云鹏;摇杆式配气机构运动规律的计算分析[J];柴油机;2005年01期

10 谷安丽;潘春生;;发动机配气机构的几种响声及其危害性[J];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军;蒋文虎;高松;王宇;;发动机配气机构动力学计算与试验的结合研究[A];2006年APC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浦耿强;;发动机顶置凸轮式配气机构摩擦学优化设计[A];2007年APC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吴丰凯;胡景彦;洪进;;某增压直喷汽油机配气机构的设计优化[A];第八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暨2012全国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武占华;王迎新;段树林;关德林;;转速及气门间隙对发动机配气机构变形规律的影响[A];现代船舶机电维修技术(2005)[C];2005年

5 成晓北;焦镇雄;;关于配气机构摇臂刚度获取方法的研究[A];湖北省内燃机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姚寿广;许江涛;;基于虚拟样机的16PA6STC柴油机配气机构的运动特性研究[A];第五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孔晓丽;李鹏;王吉校;周波;李军;王永军;;发动机活塞组及配气机构低摩擦设计与试验研究[A];面向未来的汽车与交通——201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精选[C];2013年

8 孔晓丽;李鹏;王吉校;周波;李军;王永军;;发动机活塞组及配气机构低摩擦设计与试验研究[A];201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石波庆;蓝兆辉;;内燃机配气机构的创新设计[A];第十二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晓明;延长配气机构使用寿命有办法[N];市场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光宏;高速重载柴油机配气机构气门导筒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2 刘忠民;配气机构动力学试验方法与模型规划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武占华;高速柴油机配气机构性能及系统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4 刘梁;发动机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5 王云开;无凸轮轴配气机构开发及在可控自燃发动机上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瑞光;滑阀式压缩空气发动机改装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2 李沐恒;基于468Q发动机的可变配气机构设计[D];中北大学;2016年

3 沈继鹏;汽油发动机配气机构动力学分析及凸轮型线优化[D];吉林大学;2016年

4 贾银;配气机构参数对汽油机低速扭矩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5 刘朋;内燃机配气机构系统动力学及结构强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6 胡孝明;滑块式气门配气机构结构设计和仿真分析[D];陕西理工学院;2016年

7 熊志华;BZ发动机配气机构摩擦磨损特性试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8 李兴然;配气机构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及仿真[D];中北大学;2010年

9 胡加强;内燃机配气机构噪声发生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10 夏金良;471QL发动机配气机构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795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7795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7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