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微型燃气轮机环形燃烧室的数值模拟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4 16:05

  本文关键词:微型燃气轮机环形燃烧室的数值模拟与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微型燃气轮机 生物质气 格子-波尔兹曼方法 数值模拟


【摘要】:我国广大农村拥有十分丰富的生物质能源。开发能高效、清洁地利用生物质能的新型装置,普及生物质能利用已成为现代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生物质气的冷热电联供系统非常适合我国分散式、小规模生物质能的高效利用,产业化前景广阔。同时,该项目的实施可有效改善农村用能结构,解决局部环境污染等问题,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生态环保型社会将起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是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主要动力装备。燃烧室作为燃气轮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其性能对燃气轮机的效率、稳定性、燃料适应性和排放具有重大影响。对燃烧室内部的流动和燃烧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组织燃烧过程,优化燃烧室结构,实现高效超低排放燃烧。首先,基于Capstone C65微型燃气轮机的真实结构,利用三维造型软件UG NX建立了燃烧室全尺寸三维模型。并利用商业CFD分析软件Fluent分析了启动工况和满负荷工况下冷态流场和贫燃天然气预混燃烧的过程,得到了燃烧室的流动特性和NOx排放特性。其次,研究了不同成分的生物质气在该燃烧室内预混燃烧的特性,得到了相同燃烧温度下不同成分的生物质气所需流量,给出了燃烧室内温度分布场和NOx排放,并与天然气贫燃预混燃烧性能进行对比,并提出了燃烧不同生物质气燃烧室的优化方案。最后,本文介绍了催化燃烧在燃气轮机燃烧室中的应用,并针对催化剂活性成分在高温下易烧结、失活的情况,提出用高导热材料填充陶瓷载体,以提高载体的导热性能,及时除去反应热。引入格子Boltzmann方法,构造了单元几何物理模型,从微观传热的尺度研究计算了填充物的几何形状与导热系数比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综上所述,本文对微型燃气轮机燃烧室多燃料燃烧与排放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是研究燃料成分、热值波动对燃烧稳定性的影响,并研究了提高催化燃烧室内催化剂载体导热性能的方法及其影响因素,为实现多种燃料的高效、稳定燃烧,提高微型燃气轮机对燃料的适应性及排放性能打下了研究基础。
【关键词】:微型燃气轮机 生物质气 格子-波尔兹曼方法 数值模拟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K47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30
  • 1.1 研究背景10-20
  • 1.1.1 分布式供能系统10-13
  • 1.1.2 生物质能的利用现状13-16
  • 1.1.3 生物质发电技术16-19
  • 1.1.4 生物质气应用于微型燃气轮机19-2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20-21
  • 1.2.1 生物质气在微型燃气轮机上的应用现状20
  • 1.2.2 微型燃气轮机燃烧室的数值模拟发展现状20-21
  • 1.3 燃气轮机燃烧室结构21-27
  • 1.3.1 管形燃烧室23-24
  • 1.3.2 环管形燃烧室24-25
  • 1.3.3 环形燃烧室25-27
  • 1.4 本文主要工作27-30
  • 第二章 燃烧室数值模拟的数值模型与理论方法30-40
  • 2.1 数学物理模型30-40
  • 2.1.1 基本控制方程30-31
  • 2.1.2 湍流流动模型31-33
  • 2.1.3 壁面函数33-34
  • 2.1.4 湍流燃烧模型34-36
  • 2.1.5 NOx生成模型36-38
  • 2.1.6 离散方程的求解38-40
  • 第三章 环形燃烧室的建模与性能分析40-59
  • 3.1 燃烧室模型40-42
  • 3.2 环形燃烧室的几何模型42-43
  • 3.3 计算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43-45
  • 3.3.1 计算网格与收敛标准43-44
  • 3.3.2 边界条件44-45
  • 3.4 计算模型45
  • 3.5 冷态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45-49
  • 3.6 启动工况性能分析49-52
  • 3.6.1 温度场分布50-52
  • 3.6.2 NOx生成分布52
  • 3.7 满负荷工况热态模拟结果与分析52-57
  • 3.7.1 温度场分布53-55
  • 3.7.2 速度分布55-56
  • 3.7.3 NOx分布56-57
  • 3.8 本章小结57-59
  • 第四章 生物质气燃烧性能分析59-66
  • 4.1 对燃烧室流量的影响59-60
  • 4.2 对温度场的影响60-63
  • 4.3 对NOx生成的影响63-64
  • 4.4 对燃烧室的改型建议64-65
  • 4.5 本章小结65-66
  • 第五章 催化燃烧在微型燃气轮机燃烧室的研究与应用66-78
  • 5.1 催化燃烧技术在燃烧生物质气的燃烧室中的应用66-68
  • 5.1.1 催化燃烧的原理66-67
  • 5.1.2 燃气轮机催化燃烧室67-68
  • 5.2 催化剂陶瓷基复合材料载体导热性能的数值研究68-77
  • 5.2.1 格子Boltzmann导热模型69-71
  • 5.2.2 计算模型与验证71-73
  • 5.2.3 数值结果分析73-77
  • 5.3 本章小结77-78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78-82
  • 6.1 总结78-80
  • 6.2 展望80-82
  • 参考文献82-86
  • 致谢86-8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87-8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宝诚;航机环形燃烧室台架调试方法[J];工程热物理学报;1987年04期

2 周雁,何裕昆;离心甩油式环形燃烧室[J];航空工程与维修;1999年01期

3 赵坚行,雷雨冰,周峰轮;环形燃烧室性能计算(英文)[J];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2002年01期

4 雷雨冰,赵坚行;三级涡流器环形燃烧室化学反应流场的数值研究[J];推进技术;2005年03期

5 王成军,张宝诚,刘凯,徐让书,李广平,牛玲;燃气轮机环形燃烧室燃烧流动的数值研究[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邹葆华;胡春波;张百灵;;喷嘴和旋流器数目对短环形燃烧室燃烧性能的影响[J];航空发动机;2006年03期

7 袁有志;王立平;关立文;;微型环形燃烧室数值模拟及优化设计[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8 李井华;赵坚行;常海萍;;双级涡流器环形燃烧室整体流场数值模拟[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9 颜应文;赵坚行;张靖周;刘勇;;大涡模拟模型环形燃烧室污染特性[J];航空动力学报;2008年07期

10 李井华;蔡文祥;雷雨冰;刘勇;赵坚行;;数值研究涡流器对环形燃烧室燃烧性能的影响[J];航空动力学报;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琳;;PW6000发动机的兴衰[A];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蔡文祥;环形燃烧室两相燃烧流场与燃烧性能数值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2 党新宪;双旋流环形燃烧室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党帛;微型燃气轮机环形燃烧室的数值模拟与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2 徐榕;斜切径向旋流器环形燃烧室整体流场数值模拟[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3 党新宪;单头部双旋流器环形燃烧室性能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4 尹帮辉;封闭空间的声固耦合特性分析[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10年

5 郭尚群;环形燃烧室两相燃烧流场数值模拟[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924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7924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c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