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流体近场辐射与消光作用的光谱特性
本文关键词:纳米流体近场辐射与消光作用的光谱特性
【摘要】:以Al纳米流体为例,运用涨落电动力学方法计算球形纳米颗粒间的单色近场辐射换热量,运用Rayleigh散射近似方法计算纳米流体的消光系数,并对两者峰值光谱区间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于Al纳米颗粒,近场辐射偏长波区域,而消光系数偏短波区域,且消光系数透射波峰随颗粒半径增大而偏短波区域移动,这可为纳米流体非独立散射区的吸热特性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暨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太阳能集热 纳米流体 近场辐射 消光作用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06024)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2-0845)
【分类号】:TK124
【正文快照】: 0引言果与实验结果仍存在偏差[3]。根据混合体系中各项特性及所研究辐射波长纳米流体特殊的传热和光吸收性质,使其可能不同,纳米流体的辐射特性可分别采用辐射传递成为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器中良好的工质[1]。纳方程和有效介质理论进行分析。前者适用于粒米颗粒表面效应和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新芳;朱冬生;;纳米流体传热性能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J];化工进展;2006年08期
2 李新芳;朱冬生;王先菊;;纳米流体强化相变蓄冷的数值模拟[J];低温工程;2009年01期
3 何钦波;郑兆志;吴治将;;低温相变纳米流体释冷特性研究[J];制冷学报;2011年05期
4 庞乐;刘振华;;水基纳米流体在铜丝平板热管中的应用[J];热科学与技术;2012年01期
5 崔文政;白敏丽;吕继组;李晓杰;;纳米流体应用于内燃机冷却水腔强化传热的导热机理分析[J];内燃机学报;2013年06期
6 胡松青;薛庆忠;徐文美;;考虑界面效应的纳米流体的热传导模型[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7 李启明;王补宣;段远源;;纳米流体沸腾核化的热力学探讨[J];化工学报;2011年11期
8 王华睿;沈建琪;张秋长;贾晓伟;;纳米流体的激光自混频功率谱密度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2年07期
9 王振;武卫东;周志刚;;纳米流体强化微尺度换热的研究进展[J];应用化工;2014年07期
10 姜未汀;丁国良;王凯建;高屹峰;;一种基于透射比的纳米流体颗粒团聚定量分析方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苏风民;马鸿斌;高洪涛;邓洋波;;双组份纳米流体强化氨水泡状吸收过程的特性分析[A];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第十九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2 胡倩;王涛;魏葳;吴越琼;骆仲泱;;石墨导热油纳米流体流变特性及传热特性研究[A];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第十九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张燕;樊靖郁;范毅;刘建影;;采用纳米流体的微通道冷却器散热特性研究[A];第九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何玉荣;韩杰才;;Al_2O_3/H_2O纳米流体管内流动和对流换热行为的数值模拟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海峰;纳米流体有效导热系数理论模型及其中高温实验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2 彭小飞;车用散热器中纳米流体高温传热基础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李强;纳米流体强化传热机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4 张邵波;纳米流体强化传热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钟勋;氧化铝纳米流体在发动机油冷器中的强化传热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张朝立;纳米流体几种典型流动传热问题的近似解析和数值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7 杨雪飞;改性纳米流体的相变换热特性及其在重力热管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冯钊赞;纳米流体及纳米表面的管内对流强化传热[D];浙江大学;2015年
9 吕伦春;纳米流体强化毛细泵回路(CPL)换热特性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10 周明正;银纳米流体热物性及其在微针肋热沉中强化传热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通;纳米流体管内层流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3年
2 李振威;变物性纳米流体传热传质机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3 张小龙;含氧燃料表面张力实验研究及黏度实验系统研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4 程大朋;纳米流体管内流动的悬浮稳定性与强化传热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5 云海涛;纳米流体对流换热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刘正生;纳米流体管内层流传热特性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3年
7 屈原;纳米流体改善内燃机润滑摩擦性能的基础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8 纪林林;纳米流体的制备及其在脉动热管中的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9 颜鼎峰;纳米流体在内置扭带管的流动和传热特性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5年
10 周长江;纳米流体热管内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D];江苏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426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842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