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混引燃燃烧模式下甲醇比例对防爆柴油机排放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预混引燃燃烧模式下甲醇比例对防爆柴油机排放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防爆柴油机 预混合引燃 甲醇 聚甲氧基二甲醚 NOx 颗粒物(PM)
【摘要】:针对防爆柴油机尾气中NO_x和PM排量高,单使用尾气净化装置效果有限的现状,通过在CY25型柴油机上加装防爆装置,研究了甲醇预混合气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引燃燃烧模式下甲醇占能比对防爆柴油机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甲醇占能比增加,PM和NO_x排放下降,较F-T柴油引燃PM排放最大降幅达70%;而THC、CO、HCHO排放会随甲醇占能比提高而上升。甲醇预混合气PODE引燃燃烧模式可以使防爆柴油机同时有效降低NO_x和PM排放。
【作者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关键词】: 防爆柴油机 预混合引燃 甲醇 聚甲氧基二甲醚 NOx 颗粒物(PM)
【分类号】:TK421.5
【正文快照】: 防爆柴油机是在普通柴油机的基础上对进、排气系统进行加装防爆排气管、水洗箱等辅助设施的防爆处理,但防爆同时也增加了进、排气系统的流动阻力,降低了充气效率,进而导致防爆柴油机燃烧和排放恶化,尾气中的有害污染物尤以NOx和PM(微粒)为甚[1]。特别是在煤矿井下巷道,由于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苏志伟;朱建军;安俏俏;韩卫;郭宇杰;;甲醇均质混合气F-T柴油引燃发动机排放特性研究[J];可再生能源;2015年10期
2 时米东;王云芳;王巨龙;代方方;于英民;张海鹏;李青松;;聚甲氧基二甲醚合成工艺介绍[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15年04期
3 于超;王建昕;王志;帅石金;;汽油均质混合气柴油引燃低温燃烧的试验[J];内燃机学报;2013年02期
4 姚春德;夏琦;陈绪平;阳向兰;魏立江;;柴油在甲醇氛围中高效清洁燃烧机理[J];天津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5 魏勇刚;赵明岗;孟国营;;煤矿井下防爆柴油机尾气控制技术探讨[J];煤炭科学技术;2008年12期
6 姚春德;程传辉;张镇顺;黄钰;;柴油/甲醇组合燃烧发动机的微粒排放特性[J];内燃机学报;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宇杰;朱建军;韩卫;苏志伟;吴子龙;;预混引燃燃烧模式下甲醇比例对防爆柴油机排放的影响[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年30期
2 谭丕强;邹乐华;胡志远;楼狄明;杨蓉;;重型柴油机起动工况的颗粒数量排放特性[J];内燃机学报;2016年05期
3 王登化;邹美群;;煤矿防爆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的开发[J];煤矿机械;2016年09期
4 张信伟;李杰;倪向前;尹泽群;刘全杰;;聚甲氧基二甲醚合成技术的产业化进展[J];化工进展;2016年07期
5 孙秀全;王铁;曹贻森;杨甜甜;王文坤;左鹏;;F-T柴油引燃甲醇均质混合气的HCII燃烧特性研究[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6年04期
6 刘冠华;;如何应用精馏技术改善三聚甲醛质量[J];化工管理;2016年11期
7 韩国鹏;姚安仁;姚春德;王全刚;王斌;危红媛;吴涛阳;刘美娟;;柴油/甲醇双燃料发动机能量平衡分析[J];内燃机学报;2016年02期
8 刘浩业;王志;王建昕;;聚甲氧基二甲醚火(PODE_n)引燃时刻对HCII燃烧与排放的影响[J];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2016年01期
9 张强;杨培源;隆武强;田江平;;射流控制压缩着火发动机不同负荷下燃烧及排放特性[J];农业工程学报;2016年04期
10 王登化;邹美群;董兵兵;;WC28E铲板式支架搬运车的研制[J];汽车实用技术;2015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熙庭;;我国聚甲氧基二甲醚工业化提速[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14年04期
2 杨丰科;王俊伟;;柴油添加剂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合成研究进展[J];应用化工;2012年10期
3 高晓晨;;分子筛催化剂对聚缩醛二甲醚合成的影响[J];天津化工;2012年04期
4 史高峰;陈英赞;陈学福;张梅;张兴潜;;聚甲氧基二甲醚研究进展[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12年02期
5 马帅营;尧命发;童来会;郑尊清;;汽油/柴油双燃料高比例预混压燃燃烧与排放的试验[J];内燃机学报;2012年01期
6 于超;王建昕;王志;王步宇;;均质混合气引燃发动机的燃烧与排放特性[J];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2011年03期
7 姚春德;夏琦;陈绪平;阳向兰;魏立江;;柴油在甲醇氛围中高效清洁燃烧机理[J];天津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8 刘生全;马志义;刘丹丹;王平福;;含醇类燃料非常规排放污染物甲醛的实验研究[J];汽车工程;2008年09期
9 陈虎,陈文淼,王建昕,帅石金;柴油机燃用乙醇-柴油含氧燃料时微粒特性的分析[J];内燃机学报;2005年04期
10 姚春德,段峰,李云强,王银山,程传辉,宋金瓯,姚广涛;柴油/甲醇组合燃烧发动机的燃烧特性与排放[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崇训;欧美柴油机排放标准参考[J];工程机械;2003年03期
2 王秀叶,王旭,耿宗亮;降低190系列柴油机排放的研究[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5年05期
3 华龙;欧洲对柴油机排放的控制[J];城市车辆;2005年02期
4 韩会成;郭景才;;改善柴油机排放措施[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6年05期
5 许建耘;;满足柴油机排放标准的技术[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2年07期
6 郭昌明;柴油机排放的控制方法[J];车用发动机;1987年06期
7 ;从排放看未来50年柴油机的发展[J];小型内燃机;1995年05期
8 华觉源;全国柴油机排放法规讨论会召开[J];车用发动机;1996年04期
9 林暾熹;非公路用柴油机的排放及其改善措施[J];车用发动机;1997年01期
10 钱裕尧;;柴油品质与柴油机排放[J];轻型汽车技术;199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朱江;;柴油机可见污染物的排放特点及测量方法[A];2010重庆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2 卓松芳;;针对城市公交车辆开发的6112增压中冷欧Ⅱ柴油机[A];新世纪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现代化论坛论文集[C];2001年
3 王达文;张宝诚;李翠华;;柴油机主要排放污染物简明预测法[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4 刘欣;刘志勤;;降低直喷型柴油机的排放[A];山东省科协重点学术研讨活动成果——山东生态省建设与发展论文汇编[C];2004年
5 任洪娟;马其华;;柴油机欧Ⅳ、Ⅴ排放控制技术路线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CEPPH 2012)[C];2012年
6 严采娟;远莹莹;肖荣;范国梁;;快速萃取法分析柴油机排放颗粒物中可溶性有机化合物[A];'2006天津市第十七届色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振锋;黎苏;孟凡举;周晶晶;钟铭;;柴油添加尿素水溶液降低柴油机NO_x排放的试验研究[A];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第十九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青泽;美大力推行清洁柴油机[N];中国环境报;2005年
2 刘林森;美国打响清洁柴油机“战役”[N];中国财经报;2007年
3 辛文;我国柴油机产业总体水平有待提高[N];中国机电日报;2001年
4 记者 张银炎;沪江公司柴油机排放检测创新高[N];中国船舶报;2007年
5 缪孔文;杭发率先推出国产欧Ⅱ柴油机[N];中国机电日报;2001年
6 华讯;柴油机总体水平有待提高[N];中国物资报;2000年
7 记者 张银炎;沪江公司去年柴油机排放检测超百台[N];中国船舶报;2011年
8 南京汽车研究所 钱裕尧;对柴油机排放不应苛求也不能放任[N];中国汽车报;2000年
9 路明远;柴油机轿车的优劣[N];光明日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刘蔚;新技术降低柴油机颗粒排放[N];中国环境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军;降低柴油机NO_X排放的SCR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2 刘金武;HSDI柴油机雾化与排放特性瞬态多维建模和数值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3 王峰;柴油机低温燃烧过程中多环芳香烃生成机理的构建及多维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4 张登攀;柴油机进气预混甲醇的台架试验和醇气混合过程数值模拟[D];江苏大学;2011年
5 刘少华;柴油机燃用BED多组份燃料的燃烧过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6 韩文赫;基于多谱协同分析方法的D/INTP降低柴油机有害排放机理研究[D];江苏大学;2014年
7 杜宪峰;柴油机振声信号特征提取与低振声机体结构改进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田硕;柴油机ISG混合动力系统瞬态过程优化控制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9 王攀;NPAC技术降低柴油机NO_x和PM排放的机理分析及试验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10 郑尊清;采用EGR结合DOC实现柴油机低排放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官维;基于EGR的国Ⅳ柴油机燃烧系统性能优化试验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2 魏国宁;柴油机DPF改造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曾元精;植物油燃料在柴油机中的燃烧与排放特性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4 周春辉;基于KIVA的柴油机常规排放物变参数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5 杨小亮;基于柴油机的VGT/EGR涡轮增压工作特性研究及仿真[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6 杨冬;柴油机颗粒氧化动力学特性研究[D];西华大学;2015年
7 王秀红;油田柴油机混合气燃烧过程流动模拟及排放污染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8 邵福霞;燃油调制对柴油机NO_x排放影响试验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9 苏志伟;PODE/甲醇组合燃烧在防爆柴油机中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10 唐炜;柴油机SCR系统转化效率及氨存储特性的试验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8509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850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