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声作用下涡与火焰耦合影响NO_x生成的实验与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12:21

  本文关键词:声作用下涡与火焰耦合影响NO_x生成的实验与模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甲烷 部分预混火焰 涡与火焰耦合 氮氧化物 动力学模型


【摘要】:不同声场作用下甲烷/空气部分预混火焰NOx生成特性尚未获得系统的研究和认识,基于涡与火焰耦合作用,分析声参数、流场参数对部分预混火焰EINOx生成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和学术意义。为了探索不同声作用下EINOx生成特性与机理,搭建了扬声器激励下火焰NOx生成与动力学研究实验系统,通过热电偶测温、火焰图像采集与处理、PIV速度场测试、NOx测量等实验手段,系统给出了流场参数、声参数对部分预混火焰EINOx生成的影响规律,从涡的角度细致地分析了影响的机理,基于涡运动理论与对流波理论构建了声作用下部分预混火焰EINOx生成的动力学模型。本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声参数、流场参数对声作用下部分预混火焰NOx生成的作用规律细致分析了当量比、二次风流速、射流Re数等流场参数和频率、振幅等声场参数对声作用下部分预混火焰EINOx生成的影响,结果发现:①当量比对EINOx的作用在4出现转折,当量比小于4时,EINOx随当量比的增加而降低;当量比大于4时,随当量比的增加而趋于平稳;②二次风流速增加使得火焰长度减小,EINOx降低;③预混气Re数增加,使涡的作用向火焰下游转移,对火焰影响减弱,使得EINOx增大;④频率对EINOx的影响存在临界频率[170,190]cf?,当小于cf时,随频率增大,涡作用逐渐向火焰上游转移,EINOx增大,且EINOx?kf?b,k?[0.01,0.03],b?[0.4,0.5];当大于cf时,随频率增加EINOx变化规律不明显;⑤振幅对EINOx影响也存在一致的临界频率,当小于cf时,随振幅增加,涡作用逐渐增强,火焰长度明显减小,EINOx随之减小,且EINOx?k A?b,k?[?0.009,?0.003],b?[1,5];当大于cf,EINOx随振幅增加逐渐增加。2.声作用下涡与扩散火焰耦合降低NOx生成的作用规律在给出声场参数与流场参数对扩散火焰EINOx影响规律的同时,通过对流场中涡结构的分析,细致分析了声作用下扩散火焰内声与涡、涡与EINOx的关系:①随燃气Re数的增加,火焰长度增大,EINOx增加;②二次风流速增加,氧化剂逐渐由足量过度至过量,反而降低火焰温度,EINOx反应速率加快,总量先增大后减小;③频率对声作用下扩散火焰EINOx的影响也存在cf的同时,还存在共振频率,在共振频率下火焰发生弯曲与褶皱,火焰被压缩入燃烧器内,EINOx明显减小;④频率小于cf时,EINOx随振幅增加而减小,且满足线性方程;但大于cf时,EINOx随振幅增加而增大;⑤声作用下扩散火焰EINOx与火焰流场内涡直径和涡作用高度成正比,与涡的生命周期成反比;⑥声振幅与涡直径、涡作用高度和涡生命周期均成反比,且存在确定的线性关系;⑦声场频率与涡生命周期成正比。3.声作用下涡与部分预混火焰耦合作用降低NOx生成的动力学模型基于涡运动理论,分析了声作用下扩散火焰锋面EINOx与涡结构和涡运动参数的关系,并形成对应的现象学模型:①随涡直径增大,涡旋转速度减小,涡作用减小,EINOx增大,且EINOx(35 108)/100vortex?d?;②随涡作用高度的增加,涡向下游转移,对火焰影响减小,EINOx增大,且EINOx?(S?7)/10;③涡生命周期与EINOx成正比,随生命周期增加,火焰停留时间增加,EINOx增大;④随声作用下扩散火焰投影面积、火焰表面积、火焰体积增加,NOx生成空间区域增加,EINOx增大,且1/2100EINOx 10 108f?A?,1/2EINOx 0.076 1.08s?A?,1/3EINOx 0.091 1.08f?V?;⑤通过实验数据对上述关系模型进行验证,误差小于10%。基于对流波理论,分析了声作用下预混火焰锋面EINOx生成与对流波波长和脉动振幅的关系,并形成了EINOx生成的动力学模型:①随对流波波长增加,NOx生成的空间条件被强化,EINOx增大;②脉动位移和火焰St数与EINOx生成成反比,且EIN O x?0.3?,'EINOx 0.005+4A????St;③基于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符合模型准确性的要求。通过比例方法耦合扩散锋面与预混锋面的EINOx生成模型,①形成了声作用下涡与部分预混火焰耦合影响EINOx生成的动力学模型,如式5-64;②通过部分预混火焰EINOx生成与PIV图像进行验证,以vortexd为中间参数的模型误差为10%,而以S为中间参数的模型误差为22.2%;③通过引入具有化学反应因素的Da数修正EINOx生成模型,使模型与实验数据的误差均降低至10%以内。
【关键词】:甲烷 部分预混火焰 涡与火焰耦合 氮氧化物 动力学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K16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3
  • 第1章 绪论13-37
  • 1.1 引言13-17
  • 1.1.1 概述13-15
  • 1.1.2 学术价值15-16
  • 1.1.3 工程意义16-17
  • 1.2 声作用下火焰NO_x生成的影响因素17-24
  • 1.2.1 当量比17-18
  • 1.2.2 燃料流速与伴流流速18-21
  • 1.2.3 声频率21-22
  • 1.2.4 声振幅22-23
  • 1.2.5 组合参数23-24
  • 1.3 涡与火焰耦合影响火焰NO_x生成的研究现状24-30
  • 1.3.1 声作用下火焰NO_x生成机理研究现状24-26
  • 1.3.2 涡结构影响NO_x生成研究现状26-30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30-37
  • 1.4.1 课题的提出30-33
  • 1.4.2 研究目标与内容33
  • 1.4.3 本文架构33-35
  • 1.4.4 创新之处35-37
  • 第2章 声作用下火焰NO_x测试实验系统与测试方法37-55
  • 2.1 引言37-38
  • 2.2 声作用燃烧过程试验装置38-41
  • 2.2.1 声环境发生装置38-40
  • 2.2.2 定位装置40-41
  • 2.3 燃气与空气管路41-44
  • 2.3.1 燃气与空气管路设计41-43
  • 2.3.2 流量控制43-44
  • 2.4 测试系统44-53
  • 2.4.1 压力信号采集系统44-45
  • 2.4.2 温度信号采集系统45-46
  • 2.4.3 污染物测试系统46-48
  • 2.4.4 图像采集系统48-49
  • 2.4.5 粒子成像测速(PIV)系统49-53
  • 2.5 实验系统的声学特性53-55
  • 第3章 声作用下涡与部分预混火焰耦合机制对NO_x生成的影响55-101
  • 3.1 引言55-66
  • 3.1.1 NO_x测试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55-57
  • 3.1.2 火焰长度的获取方法57-61
  • 3.1.3 PIV系统测试参数选取与涡的捕捉方法61-66
  • 3.2 流场参数对声作用下部分预混火焰NO_x生成的影响66-76
  • 3.2.1 当量比的影响66-71
  • 3.2.2 二次风流速的影响71-74
  • 3.2.3 预混气雷诺数的影响74-76
  • 3.3 声参数对部分预混火焰NO_x生成的影响76-87
  • 3.3.1 频率的影响76-84
  • 3.3.2 振幅的影响84-87
  • 3.4 涡与火焰耦合机制对声作用下部分预混火焰NO_x生成的影响87-99
  • 3.4.1 声作用下部分预混火焰流场中涡的可视化87-89
  • 3.4.2 火焰中涡的发展过程89-93
  • 3.4.3 流场参数对火焰涡结构的影响93-95
  • 3.4.4 声参数对火焰涡结构的影响95-99
  • 3.5 本章小结99-101
  • 第4章 声作用下扩散火焰NO_x生成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101-129
  • 4.1 引言101-103
  • 4.2 流场参数对声作用下扩散火焰NO_x生成的影响103-110
  • 4.2.1 Re数的影响103-104
  • 4.2.2 二次空气流速的影响104-110
  • 4.3 声参数对声作用下扩散火焰NO_x生成的影响110-117
  • 4.3.1 频率的影响110-113
  • 4.3.2 振幅的影响113-116
  • 4.3.3 共振频率的影响116-117
  • 4.4 声作用下扩散火焰EINO_x生成数学模型构建117-127
  • 4.4.1 冷态流场内声与涡的关系117-123
  • 4.4.2 扩散火焰中声与涡关系123-126
  • 4.4.3 基于涡运动理论的声作用下扩散火焰EINO_x生成数学模型126-127
  • 4.5 本章小结127-129
  • 第5章 涡与火焰耦合降低NO_x生成的动力学模型研究129-171
  • 5.1 引言129-139
  • 5.1.1 火焰NO_x生成模型综述129-133
  • 5.1.2 流场变化影响NO_x生成化学反应133-138
  • 5.1.3 涡与火焰耦合降低NO_x生成模型的构建假设与方法138-139
  • 5.2 声作用下扩散火焰NO_x生成模型构建139-150
  • 5.2.1 一维模型构建139-142
  • 5.2.2 二维模型的发展142-145
  • 5.2.3 三维模型的探索145-147
  • 5.2.4 模型的验证147-150
  • 5.3 声作用下预混火焰锋面NO_x生成模型构建初探150-156
  • 5.3.1 对流波理论的引入150-151
  • 5.3.2 基于对流波理论的预混火焰锋面NO_x生成模型探索151-155
  • 5.3.3 模型验证155-156
  • 5.4 声作用下部分预混火焰NO_x生成模型构建156-167
  • 5.4.1 模型的构建156-159
  • 5.4.2 模型的验证159-164
  • 5.4.3 模型的修正164-167
  • 5.5 本章小结167-171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171-175
  • 6.1 结论171-173
  • 6.2 创新点173
  • 6.3 展望173-175
  • 符号说明175-179
  • 附录179-181
  • 参考文献181-192
  • 致谢192-193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193-19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岳,雷宇,张孝谦,J.Konig,C.Eigenbrod;浮力对皱折锋面预混V形火焰的影响[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2年06期

2 王伟刚,孔文俊,张培元;低压环境下热薄固体燃料表面火焰传播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4年05期

3 丁以斌;孙金华;何学超;尹艺;徐耀;黄新杰;;锆粉尘云的火焰传播特性[J];燃烧科学与技术;2010年04期

4 肖原;任坦;王双峰;胡俊;赵建福;;窄通道内热厚材料表面火焰传播的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0年08期

5 王凯全;乐林;黄勇;齐经济;周琪;;倾斜状态汽油火焰传播特性的试验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年09期

6 薛治家;于庆波;刘慧;史俊瑞;;过滤燃烧火焰锋面不稳定性的实验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9期

7 徐立长;;介绍英国建筑材料的表面火焰传播分级方法[J];消防科学与技术;1990年03期

8 王海晖,王清安,黄强;空间方位对木材燃烧火焰传播的影响[J];工程热物理学报;1991年02期

9 王海晖,王清安,黄强;木材燃烧火焰传播的实验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91年02期

10 王海晖;王清安;;木条及其框架火焰传播规律的研究[J];自然科学进展;199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徐晓楠;;火焰传播模型的分析与探讨[A];2007年中国阻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庞磊;吕良海;姚伟;;不同燃气浓度下室内燃气爆燃火焰波及范围分布特征[A];2012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3 王成;卢捷;宁建国;;煤气爆炸极限及火焰传播规律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4 王双峰;肖原;任坦;胡俊;;弱对流条件下固体材料表面火焰传播研究[A];第七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应展烽;陈志华;范宝春;;管内燃烧爆炸过程中火焰与方柱相互作用研究[A];第八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王成;宁建国;;不同环境条件下煤气爆炸特性的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忠良;声作用下涡与火焰耦合影响NO_x生成的实验与模型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2 王岳;重力对稀燃弱湍流预混V形火焰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2年

3 丁以斌;锆粉云火焰传播特性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宋占兵;预混火焰在狭缝中的传播机理与熄灭条件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王秋红;锆粉云瞬态火焰及连续喷射火焰特性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6 周杰;DME与丙烷层流稀释扩散火焰的抬升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3年

7 杨斌;苯/氧气及丁醇/氧气火焰的VUV光电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8 王强;不同环境条件下扩散射流火焰形态特征与推举、吹熄行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9 陆凯华;不同开口与侧墙限制边界条件下火焰溢出卷吸行为与火焰高度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10 应展烽;预混火焰与障碍物相互作用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宝刚;柴油机喷雾燃烧特性实验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2 徐宗;小型管道内气体燃烧火焰传播规律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3 赵雪林;密闭管道内低浓度甲烷着火及火焰传播特性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4 高远;多孔介质对火焰及压力波抑制作用的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俞卓均;基于物理的火焰声音生成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6 李龙欢;球形火焰半径测量技术研究及计算机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7 陈强强;中餐灶火焰适配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8 高玉刚;管道中可燃气体燃爆特性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9 丁小勇;甲烷—空气爆炸火焰传播的微观研究[D];中北大学;2013年

10 李江涛;微型圆管结构对火焰传播抑制作用的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630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8630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2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