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MW超临界CFB锅炉炉内气固流动特性的数值研究
本文关键词:660MW超临界CFB锅炉炉内气固流动特性的数值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超临界CFB锅炉 气固两相流动 曳力模型 数值研究
【摘要】: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FB)技术是一项高效、低污染的洁净燃烧枝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但是由于锅炉结构的复杂性,导致炉内气固两相流动的多样性与非线性,从而影响炉内水冷壁磨损、燃烧温度场、床内传热量等。所以对超临界CFB锅炉的气固流动的研究是当今重要的研究方向。对大型CFB锅炉内流动过程建立基本的数学模型以及对内部复杂的气固流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能够精确地预测整个CFB锅炉内部性能,为锅炉的设计和运行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对促进大型CFB锅炉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首先介绍了欧拉-欧拉气固两相流动模型方法、重点分析了湍流模型、颗粒动理学理论以及双流体模型中的曳力模型。其次,针对CFB上升管,利用欧拉-欧拉气固两相流动模型进行数值模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分别采用不同曳力、湍流模型及恢复系数来分析CFB上升管中的气固流动模拟的准确性,并研究了不同运行参数对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只考虑提升管稀相区固相的浓度与速度或者颗粒团聚作用较小时,Gidaspow模型可以作为曳力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应用离散湍流模型也可以预测提升管气固两相流动特性。颗粒粒径越大,颗粒沿轴向的空隙率相对均匀,反之轴向速度分布越不均匀;一次风速变大,颗粒空隙率降低,截面上的颗粒空隙率分布趋于均匀;床层堆积高度变大,截面的颗粒浓度增大。最后,本文研究了660MW超临界CFB锅炉炉膛气固流动分布特性,分析了炉膛内气固两相压力、浓度以及速度等分布规律,并研究一次风速及颗粒粒径对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浓度沿着炉膛高度方向呈现上稀下浓分布,在炉膛截面上,颗粒浓度呈现典型的“环-核”流动状态;炉膛床压随炉膛高度呈现反指数函数变化;颗粒速度呈现中心区域高,边壁区域低的分布规律,炉膛双裤衩腿内固相速度呈现“M”型分布。一次风速的变大,双裤衩腿内压降比较剧烈,在靠近炉膛顶部区域内的压力变化则很平缓;稀相区颗粒浓度和速度逐渐增加,双裤衩腿内的浓度变化则很平缓。颗粒直径的变大,炉膛双裤衩腿内压力变化较小,炉膛上部压力逐渐降低;双裤衩腿内颗粒浓度持续增大,而稀相区颗粒浓度则变化较小;中心环内固相速度上升的幅度高于炉膛壁面处。
【关键词】:超临界CFB锅炉 气固两相流动 曳力模型 数值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K229.6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20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2 超临界CFB锅炉研究现状10-15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5
- 1.3 CFB气固两相流模型研究现状15-18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8-20
- 2 欧拉-欧拉气固两相流动模型方法20-32
- 2.1 基本控制方程20-26
- 2.1.1 质量守恒方程20
- 2.1.2 气固相动量守恒方程20-21
- 2.1.3 湍流方程21-26
- 2.2 颗粒动理学模型26-30
- 2.2.1 颗粒拟温度方程26-27
- 2.2.2 颗粒粘度模型27
- 2.2.3 颗粒压力模型27-28
- 2.2.4 曳力模型28-30
- 2.3 外循环UDF模型30
- 2.4 CFD计算方法30-31
- 2.5 本章小结31-32
- 3 提升管实验装置流动过程的数值研究32-47
- 3.1 引言32
- 3.2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32-33
- 3.2.1 计算条件32-33
- 3.2.2 结构化网格33
- 3.3 模拟结果验证33-36
- 3.4 三种曳力模型下上升管流动模拟准确性探讨研究36-40
- 3.4.1 曳力系数分析36-37
- 3.4.2 颗粒轴向浓度分布37-38
- 3.4.3 颗粒径向浓度分布38-39
- 3.4.4 颗粒轴线上的分布39-40
- 3.5 恢复系数对上升管流动特性模拟准确性的影响40-41
- 3.6 湍流模型对上升管流动特性模拟准确性的影响41-42
- 3.7 运行参数对上升管流动特性的影响42-46
- 3.7.1 颗粒直径对上升管流动特性的影响42-43
- 3.7.2 一次风速对提升管流动特性的影响43-45
- 3.7.3 物料堆积高度对提升管流动特性的影响45-46
- 3.8 本章小结46-47
- 4 660MW超临界CFB锅炉炉膛气固流动模拟研究47-65
- 4.1 引言47
- 4.2 计算模型及主要参数47-51
- 4.2.1 CFB锅炉结构47-49
- 4.2.2 几何模型49-50
- 4.2.3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50-51
- 4.3 660MW超临界CFB锅炉炉膛内气固两相流的流动特性51-58
- 4.3.1 颗粒浓度分布51-55
- 4.3.2 轴向压力降分布55-56
- 4.3.3 颗粒速度分布56-58
- 4.4 运行参数对CFB锅炉流动特性的影响58-63
- 4.4.1 一次风速对炉内流动的影响58-61
- 4.4.2 颗粒粒径对炉内流动的影响61-63
- 4.5 本章小结63-65
- 结论65-66
- 展望66-67
- 参考文献67-70
- 附录 主要符号70-7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72-73
- 致谢73-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祁海鹰;戴群特;陈程;;大型流态化多相流数值模拟的关键科学问题——曳力模型的理论分析[J];力学与实践;2014年03期
2 王振波;张玉春;徐春明;;不同曳力模型及颗粒碰撞恢复系数对短接触旋流反应器内气固流场的影响[J];化工学报;2014年06期
3 周星龙;程乐鸣;夏云飞;王勤辉;岑可法;谢建文;周棋;聂立;;6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和中隔墙传热特性[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02期
4 Bona Lu;Nan Zhang;Wei Wang;Jinghai Li;;Extending EMMS-based models to CFB boiler applications[J];Particuology;2012年06期
5 李斌;李建锋;吕俊复;盛建华;张全胜;尧国富;王元;朱超;黄海涛;;我国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运行现状[J];锅炉技术;2012年01期
6 王超;程乐鸣;周星龙;郑成航;王勤辉;骆仲泱;周棋;聂立;;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气固流场的数值模拟[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年14期
7 林亮成;郑忠;陈伟;张晋;;不同曳力模型对鼓泡床内气固两相流的模拟研究[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10年05期
8 王再岚;智颖飙;张东海;邱爱军;韩雪;李静敏;;我国煤炭资源禀赋与国际储量格局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S1期
9 孙献斌;李志伟;时正海;黄中;蒋敏华;;自主研发600MW超临界CFB锅炉的设计研究[J];中国电力;2009年11期
10 Ernst-Ulrich Hartge;Lars Ratschow;Reiner Wischnewski;Joachim Werther;;CFD-simulation of a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riser[J];Particuology;2009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星龙;6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气固流动和受热面传热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李飞;流态化脱硫反应过程的湍流气固两相相互作用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3 华玉龙;循环流化床锅炉流动、传热和燃烧模型[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吕俊复;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热负荷及水动力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超;600MW超临界CFB锅炉炉膛气固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650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865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