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比例长短叶片对混流式水轮机内部流场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不同比例长短叶片对混流式水轮机内部流场的影响
【摘要】:为探究不同比例长短叶片对混流式水轮机各过流部件内部流场的影响,采用RNGk-ε湍流模型和三维时均N-S方程,对不同比例长短叶片混流式水轮机进行全流道三维定常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不影响转轮区流态的情况下,适当增加短叶片长度,水轮机抗空化空蚀性能有所提高,尾水管进口低压区覆盖面积有所减小。但随着短叶片长度的增长,水轮机效率降低,且固定导叶尾部、活动导叶头部以及蜗壳鼻端高压覆盖面积增大。以上结论对长短叶片混流式水轮机的设计、优化和改型等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 西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关键词】: 混流式水轮机 不同比例 长短叶片 数值模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9179) 西华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ycjj2015042) 流体及动力机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助
【分类号】:TK733.1
【正文快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雄伟;;影响混流式水轮机稳定性的主要问题及建议[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07期
2 唐澍;潘罗平;;大型混流式水轮机的应用现状与技术发展[J];水利水电技术;2009年08期
3 李延频;王鹏飞;阳莉;陈德新;;黄河上水电站混流式水轮机磨蚀与防护措施的研究[J];水力发电;2010年04期
4 阳莉;李延频;陈德新;;混流式水轮机磨蚀与防护措施研究[J];人民黄河;2010年12期
5 金小锋;;混流式水轮机长短叶片转轮制造技术[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1年12期
6 谢红军;;浅析大型混流式水轮机水力的稳定性[J];科技视界;2013年24期
7 黄小飞;;影响混流式水轮机稳定性的因素与应对措施[J];科技视界;2013年23期
8 单鹰;对混流式水轮机切割叶片的试验分析[J];水力发电;1980年02期
9 王德俊,米毓德;混流式水轮机载荷的统计分析[J];动力工程;1983年01期
10 王德俊,崔广椿,黄雨华,刘永贤,米毓德;混流式水轮机载荷的统计分析[J];动力工程;198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林明;;表达混流式水轮机最优工作特性的数学模型及其建立方法[A];水电科技论文集[C];1990年
2 姚启鹏;;浑水中运行的混流式水轮机过流通道结构问题[A];水轮机抗磨蚀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徐珍懋;;浅论混流式水轮机运行的“强振禁运区”[A];2003年大型水电机组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潘良儒;郑哲敏;锺万勰;刘曦;齐景泰;王礼立;;混流式水轮机叶片的设计和计算(一)[A];郑哲敏文集[C];2004年
5 徐珍懋;;混流式水轮机“强振”原因的研究[A];第十六次中国水电设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6 姚大坤;庞立军;黄凯;;某混流式水轮机稳定性现场试验分析[A];第十六次中国水电设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7 宋文武;喻华全;符杰;曾治川;;灯泡混流式水轮机流道系列的设计研究[A];第十六次中国水电设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8 何成连;龚长年;方源;;混流式水轮机低负荷压力脉动[A];2003年大型水电机组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郭红梅;;混流式水轮机振动研究[A];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依靠科技进步 促进农业机械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10 刘杰;张忠东;陈凤山;雷建芳;伊夫·布维;;大型混流式水轮机技术及近期经验[A];第十九次中国水电设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宋亚平 记者 薛秀颖;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获殊荣[N];哈尔滨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罗霞;张立翔:甘坐“冷板凳” 敢啃“硬骨头”[N];云南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肖若富;中比转速混流式水轮机内流场数值模拟及性能改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吴晓晶;混流式水轮机非定常流动计算和旋涡流动诊断[D];清华大学;2009年
3 苏文涛;大型混流式水轮机模型内部流动稳定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4 辛U,
本文编号:8722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872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