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燃煤锅炉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协同控制技术设计运行及环境安全效益评估

发布时间:2017-09-19 03:44

  本文关键词:燃煤锅炉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协同控制技术设计运行及环境安全效益评估


  更多相关文章: 脱硫脱硝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 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 有机催化烟气综合治理技术 环境效益


【摘要】: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我国“十二五”期间主要的两类总量控制污染物。随着排放标准的不断加严,电厂对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控制技术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论文介绍了国内某燃煤锅炉实际运行情况,通过技术对比及论证后,对锅炉进行了同时脱硫脱硝改造,实现了燃煤锅炉的烟气超低排放。论文以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SNCR),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和有机催化烟气综合治理技术(OCT)的组合技术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在现有锅炉烟气控制与改造的应用。论文详细设计了三种工艺的联合利用方案、设备系统和布置方案,分析计算了三种工艺的运行参数。论文对改造实施试运行后的排放结果进行了跟踪监测和评价,结果发现初期的烟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平均排放浓度分别为12.59mg/m3和55.79mg/m3,去除率达到了95%和75%以上,烟尘的平均排放浓度为22.78mg/m3,三种污染物的排放都能远远满足国家排放标准的要求。论文也探讨了达到可能颁布的超低排放要求的可行性。论文采用多介质环境效益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综合环境效益评价方法,结果表明SNCR/SCR与OCT工艺协同控制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具有较好的环境保护价值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脱硫脱硝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 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 有机催化烟气综合治理技术 环境效益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K229.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前言10-13
  • 1.1 研究背景10-12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2-13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13-22
  • 2.1 国内外烟气脱硝技术现状13-17
  • 2.1.1 SNCR技术13-14
  • 2.1.2 SCR技术14-16
  • 2.1.3 SNCR-SCR联合技术16-17
  • 2.1.4 OCT技术17
  • 2.2 国内外烟气脱硫技术现状17-19
  • 2.2.1 石灰/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技术17-18
  • 2.2.2 氨法烟气脱硫技术18
  • 2.2.3 循环流化床技术18-19
  • 2.3 国内外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发展19-20
  • 2.3.1 湿法脱硫19-20
  • 2.3.2 干法/半干法20
  • 2.4 环境效益的评价方法进展20-21
  • 2.5 小结21-22
  • 第3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22-29
  • 3.1 研究对象所在企业概况22
  • 3.2 改造锅炉概况22-26
  • 3.3 技术路线26
  • 3.4 分析方法26-29
  • 3.4.1 1#、2#炉烟气检测系统27
  • 3.4.2 6#、7#炉烟气检测系统27-29
  • 第4章 锅炉烟气改造现状分析和工艺设计与成本分析29-66
  • 4.1 现状分析29-36
  • 4.1.1 煤炭情况分析29-31
  • 4.1.2 二氧化硫排放情况及分析31-32
  • 4.1.3 氮氧化物排放情况及分析32-34
  • 4.1.4 烟尘排放情况及分析34-36
  • 4.2 改造工艺技术分析36-41
  • 4.2.1 选择工艺路线的依据36-37
  • 4.2.2 工艺对比37-40
  • 4.2.3 小结40
  • 4.2.4 项目过渡措施40-41
  • 4.3 设计概况41
  • 4.3.1 锅炉改造概况41
  • 4.3.2 脱硫方案概况41
  • 4.3.3 脱硝方案概况41
  • 4.3.4 除尘方案概况41
  • 4.3.5 其他辅助设施方案41
  • 4.4 SNCR脱硝工艺41-45
  • 4.4.1 SNCR脱硝原理41-42
  • 4.4.2 SNCR设备系统42-45
  • 4.4.3 SNCR布置方案45
  • 4.4.4 SNCR运行参数45
  • 4.5 SCR脱硝工艺45-50
  • 4.5.1 工艺原理45
  • 4.5.2 SCR设备系统45-46
  • 4.5.3 SCR脱硝锅炉改造46-50
  • 4.5.4 SCR布置方案50
  • 4.5.5 SCR运行参数50
  • 4.6 OCT工艺50-66
  • 4.6.1 OCT工艺原理50-51
  • 4.6.2 OCT设备系统51-64
  • 4.6.3 OCT布置方案64
  • 4.6.4 OCT方案运行参数64-66
  • 第5章 锅炉改造效果与分析66-76
  • 5.1 改造效果环境评价方法66-67
  • 5.1.1 脱硫效率66
  • 5.1.2 脱硝效率66
  • 5.1.3 除尘效率66
  • 5.1.4 FGD装置可用率66-67
  • 5.2 环境排放基本参数67-71
  • 5.2.1 脱硫效果评价69
  • 5.2.2 脱硝效果评价69-70
  • 5.2.3 除尘效果评价70-71
  • 5.3 控制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71-73
  • 5.3.1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71
  • 5.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71
  • 5.3.3 工艺技术指标71
  • 5.3.4 环境效益指标71-72
  • 5.3.5 经济效益指标72
  • 5.3.6 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图72-73
  • 5.4 烟气控制项目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73-76
  • 5.4.1 各层次权重确定73-74
  • 5.4.2 单因素模糊综合评价74-75
  • 5.4.3 模糊综合评价75-76
  • 第6章 环境影响分析及效益评价76-94
  • 6.1 排放削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76-89
  • 6.1.1 概述76
  • 6.1.2 SCREEN3模型比对76-81
  • 6.1.3 ALOHA模型比对81-84
  • 6.1.4 AERMOD模型比对84-89
  • 6.2 跨介质环境效益评价89-93
  • 6.2.1 指标体系构建89-90
  • 6.2.2 参数选择90-91
  • 6.2.3 评价结果91-93
  • 6.3 本章小结93-94
  • 第7章 锅炉排放标准的意义94-100
  • 7.1 国内最新相关大气排放标准94-95
  • 7.2 国外最新相关大气排放标准95-99
  • 7.3 建议99-100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100-101
  • 8.1 结论100
  • 8.2 不足与建议100-101
  • 参考文献101-106
  • 致谢10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刚;重庆1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7月1日起一律禁用[J];城市技术监督;2001年05期

2 毕鸿章;采用燃煤锅炉粉煤灰制造建材产品的原料[J];建材工业信息;2001年04期

3 沈殿;南京市燃煤锅炉将改用清洁能源[J];能源研究与利用;2001年04期

4 ;燃煤锅炉污染难题被攻破[J];齐鲁石油化工;2001年01期

5 赵旺初;新型节能环保燃煤锅炉问世[J];锅炉技术;2003年06期

6 ;我国第一代节能环保型燃煤锅炉问世[J];大众标准化;2003年09期

7 ;电厂燃煤锅炉干法催化脱硫技术[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8 耿丽;张宇峰;;环保型燃煤锅炉的选型分析[J];节能;2006年10期

9 司新亚;;浅议燃煤锅炉的污染消除[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8期

10 ;世界最大燃煤锅炉诞生[J];机械研究与应用;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铁祥;;电厂燃煤锅炉袋式除尘器在我国的应用研究与技术进展[A];中国硅酸盐学会环保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崔凤莹;王坤;刘兵;;浅谈电袋复合式除尘器在燃煤锅炉中的应用[A];第十二届中国电除尘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范广鹏;;燃煤锅炉的节能改造[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4 张遵伟;;滤料在燃煤锅炉的应用经验[A];全国火电大机组(300MW级)竞赛第36届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5 胡峰;沈恒根;王迎辉;娄可宾;;内蒙石药集团燃煤锅炉袋式除尘系统改造[A];全国纺织空调除尘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杨长印;;燃煤锅炉的节能环保改造与技术管理[A];第八届全国设备与维修工程学术会议、第十三届全国设备监测与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冯庭有;李卫东;黄旭鹏;曾壁群;;基于大型燃煤锅炉价值寻优工程研究[A];超超临界机组技术交流2013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曹莉;;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在420t/h燃煤锅炉上的应用[A];第三届安徽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安徽省电机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吴江;潘卫国;任建兴;李琦芬;孙坚荣;杜玉颖;高志远;吴俊峰;万里;;生物质能源在燃煤锅炉多种污染物控制中的应用研究[A];2007中国科协年会2.3分会《生物质能技术发展及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吴江;潘卫国;任建兴;李琦芬;孙坚荣;杜玉颖;高志远;吴俊峰;万里;;生物质能源在燃煤锅炉多种污染物控制中的应用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原二军;北京向2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开战[N];中国环境报;2005年

2 记者孟西安;西安拆改千余台燃煤锅炉[N];人民日报;2003年

3 太原理工大学原热能系主任副教授 潘荫棠;燃煤锅炉改进需得法[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4 记者 珞文 通讯员 徐玲;中心城区将全部淘汰燃煤锅炉[N];宜昌日报;2005年

5 记者 曾昀;20吨以下燃煤锅炉年内退出城四区[N];北京日报;2006年

6 陆敏 李媛;镇江今年内淘汰100台燃煤锅炉[N];中国环境报;2006年

7 祁进城;西宁燃煤锅炉要脱胎换骨[N];中国环境报;2007年

8 记者 金涛邋通讯员 王勇 李勇 汪丹;城区201台燃煤锅炉消失[N];长江日报;2007年

9 刘双英;强制拆除市区燃煤锅炉[N];大同日报;2007年

10 刘双英;我市出重拳打击污染反弹[N];大同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鸿;燃煤锅炉排放小颗粒污染及声波团聚排放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白涛;燃煤锅炉低NOx燃烧系统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3 吴锋;基于GPU并行计算的数值模拟与燃煤锅炉系统的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邢献军;常温空气无焰燃烧研究及其在燃煤锅炉煤改气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俊苓;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的燃煤锅炉生产运行预测与优化[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2 宇文慧娟;460t/h锅炉燃烧防渣系统改造设计及运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3 齐金龙;燃煤锅炉燃高焦炉煤气的改造与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4 艾亚楠;家用燃煤锅炉控制器系统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6年

5 谢强松;老工业区原有燃煤锅炉和发电设备改造再利用评价方法[D];天津大学;2014年

6 王志军;燃煤锅炉低温烟气余热的深度高效利用[D];东南大学;2016年

7 丁全斌;燃煤锅炉掺烧生物质气燃烧特性及产物数值模拟[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6年

8 袁超;燃煤锅炉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协同控制技术设计运行及环境安全效益评估[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9 彭校辉;燃煤锅炉高效改气技术研究及数值模拟[D];湘潭大学;2012年

10 吴昊;燃煤锅炉燃烧系统辨识建模与预测控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793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8793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9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