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硫含量对配备POC的柴油机颗粒物排放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9 13:03

  本文关键词:硫含量对配备POC的柴油机颗粒物排放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内燃机 颗粒物排放 颗粒氧化型催化器 硫酸盐


【摘要】:为研究颗粒氧化型催化器(particle oxidation catalyst,POC)装置对柴油中硫含量的适应性,选取硫含量分别为350×10~(-6)和50×10~(-6)的两种车用柴油,在柴油机上进行排放试验,并进行颗粒物中的离子成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POC技术进行排放控制的柴油机使用高硫柴油有可能大幅度增加排气颗粒物中硫酸盐排放,从而大幅度增加颗粒物的质量排放,增加的硫酸盐的质量等效H_2SO_4·7H_2O的质量;柴油的硫含量对NO_x排放的直接影响很小;改进POC系统中柴油氧化催化剂(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的配方,如减少催化剂中贵金属的使用量,以减少SO_2转化为硫酸盐的比例,能有效降低使用高硫柴油柴油机的颗粒排放。
【作者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内燃机 颗粒物排放 颗粒氧化型催化器 硫酸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6021)
【分类号】:TK421.5
【正文快照】: 0概述按GB17691—2005[1]标准规定,我国应在2011年1月1日实施重型柴油机第Ⅳ阶段排放标准(生产一致性),而我国车用柴油中硫含量过高限值了先进排放控制技术特别是后处理装置的应用,导致国家标准实施时间被迫一再推迟。为满足重型柴油机第Ⅳ阶段排放标准要求,国际上通常采用两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劳远盛;柴油机的明天——发展机遇和面临的挑战[J];上海汽车;2001年09期

2 冯国胜,张玉申,张幽彤,张伟,吴利军,张玉舫;柴油机排放污染的净化[J];内燃机工程;2002年01期

3 ;附录《柴油机》2002年总目次[J];柴油机;2002年06期

4 王万利,宋钧,周校平,黄震;柴油机排放法规及控制技术分析(一)[J];内燃机;2002年04期

5 王万利,宋钧,周校平,黄震;柴油机排放法规及控制技术分析(二)[J];内燃机;2002年05期

6 黎清;怎样减少柴油机冒黑烟[J];浙江农村机电;2002年02期

7 许锋,杨晓英,杜宝国,潘贵成,隆武强,冯立岩;柴油机燃用乙醇复合柴油试验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8 董以敏 ,郭连振;国内外柴油机文献题录[J];柴油机;2003年01期

9 黄伟建,黄伟力,王飞;柴油机排放污染物控制技术与装置[J];中国农机化;2003年06期

10 ;附录《柴油机》2003年总目次[J];柴油机;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朱江;;柴油机可见污染物的排放特点及测量方法[A];2010重庆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2 卓松芳;;针对城市公交车辆开发的6112增压中冷欧Ⅱ柴油机[A];新世纪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现代化论坛论文集[C];2001年

3 王达文;张宝诚;李翠华;;柴油机主要排放污染物简明预测法[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4 刘欣;刘志勤;;降低直喷型柴油机的排放[A];山东省科协重点学术研讨活动成果——山东生态省建设与发展论文汇编[C];2004年

5 任洪娟;马其华;;柴油机欧Ⅳ、Ⅴ排放控制技术路线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CEPPH 2012)[C];2012年

6 严采娟;远莹莹;肖荣;范国梁;;快速萃取法分析柴油机排放颗粒物中可溶性有机化合物[A];'2006天津市第十七届色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振锋;黎苏;孟凡举;周晶晶;钟铭;;柴油添加尿素水溶液降低柴油机NO_x排放的试验研究[A];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第十九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青泽;美大力推行清洁柴油机[N];中国环境报;2005年

2 刘林森;美国打响清洁柴油机“战役”[N];中国财经报;2007年

3 辛文;我国柴油机产业总体水平有待提高[N];中国机电日报;2001年

4 南京汽车研究所 钱裕尧;对柴油机排放不应苛求也不能放任[N];中国汽车报;2000年

5 记者 张银炎;沪江公司柴油机排放检测创新高[N];中国船舶报;2007年

6 缪孔文;杭发率先推出国产欧Ⅱ柴油机[N];中国机电日报;2001年

7 华讯;柴油机总体水平有待提高[N];中国物资报;2000年

8 记者 张银炎;沪江公司去年柴油机排放检测超百台[N];中国船舶报;2011年

9 路明远;柴油机轿车的优劣[N];光明日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刘蔚;新技术降低柴油机颗粒排放[N];中国环境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军;降低柴油机NO_X排放的SCR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2 刘金武;HSDI柴油机雾化与排放特性瞬态多维建模和数值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3 王峰;柴油机低温燃烧过程中多环芳香烃生成机理的构建及多维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4 张登攀;柴油机进气预混甲醇的台架试验和醇气混合过程数值模拟[D];江苏大学;2011年

5 刘少华;柴油机燃用BED多组份燃料的燃烧过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6 韩文赫;基于多谱协同分析方法的D/INTP降低柴油机有害排放机理研究[D];江苏大学;2014年

7 杜宪峰;柴油机振声信号特征提取与低振声机体结构改进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田硕;柴油机ISG混合动力系统瞬态过程优化控制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9 王攀;NPAC技术降低柴油机NO_x和PM排放的机理分析及试验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10 郑尊清;采用EGR结合DOC实现柴油机低排放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洋;柴油机排放计算方法的改进与误差因素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2 张恩民;柴油机排放污染物控制实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3 李茂永;柴油机柴油/乙醇在线混合自控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4 神圣;车用六缸柴油机性能模拟及实验[D];大连交通大学;2012年

5 郭振杰;轻卡柴油机含氧添加剂降低排放的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08年

6 程报;柴油机EGR掺氢燃烧及柴油废气重整化学动力学建模[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7 左光鑫;乳化型混合柴油制取及柴油机台架试验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8 何喜朝;柴油机氧化催化转化器的研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9 张海滨;车用重型国Ⅳ柴油机及其后处理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张武;非平衡等离子体改善柴油机排放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817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8817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8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