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甲烷旋流预混火焰动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3 12:38

  本文关键词:甲烷旋流预混火焰动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燃气轮机燃烧室 旋流火焰 火焰动力学 火焰传递函数


【摘要】:本文将气流扬声器作为激励源,研究旋流预混火焰在入口速度扰动下的火焰动力学响应特性,并通过测量不同扰动频率下的火焰放热率变化规律得到火焰传递函数。实验结果表明,随扰动频率的变化火焰结构会发生显著变化,火焰传递函数幅值随扰动频率的变化呈现单峰特性。当量比较小时,火焰传递函数的幅值可能大于1,火焰对速度扰动较敏感。利用n-τ模型对实验测量的火焰传递函数进行拟合,结果显示随当量比的增加,特征频率增加,且在特征频率两侧延迟时间不同。
【作者单位】: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
【关键词】燃气轮机燃烧室 旋流火焰 火焰动力学 火焰传递函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1376107) 南方电网科技项目(No.K-GD2013-0492)
【分类号】:TK471
【正文快照】: 0引言燃气轮机燃烧室采用贫燃预混燃烧方式可以有效降低NC^、碳烟等污染物的排放。在贫燃下燃烧,上游空气和燃料较小的脉动也会对火焰放热产生影响,当火焰放热和燃烧室压力的同相位时,燃烧室压力脉动和燃烧放热率脉动就会处于相互激励的闭环,表现为压力脉动的增长,通常频率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原鲲,张孝谦;湍流和预混火焰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4年02期

2 董刚,邱榕,蒋勇,张和平;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简化甲烷/空气层流预混火焰的反应机理[J];火灾科学;2004年03期

3 原鲲;张孝谦;;预混火焰面附近的湍流特性测量[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4 穆克进;王岳;雷宇;张哲巅;聂超群;肖云汉;;运用激光层析观测预混火焰前锋[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7年03期

5 穆克进;王岳;雷宇;张哲巅;聂超群;肖云汉;;预混火焰前锋的观测及提取[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7年05期

6 刘fE亚;康泉胜;陆守香;;水雾作用下富燃料甲烷预混火焰化学发光特性[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年10期

7 曹红加;王岳;吕清刚;张清峰;;声波对V形预混火焰锋面皱褶的影响[J];燃烧科学与技术;2010年01期

8 何学超;孙金华;丁以斌;尹艺;袁国杰;;90°弯曲管道对丙烷-空气预混火焰传播的影响[J];燃烧科学与技术;2010年03期

9 刘联胜;苟湘;林博颖;包婕;袁艳;;预混火焰热声振荡的高速摄像分析[J];燃烧科学与技术;2011年02期

10 姚兆普;朱民;;非预混火焰热斑产生和演化的理论计算[J];推进技术;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宝春;;预混火焰的传播特性及其稳定性[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上)[C];2007年

2 蒋华;董刚;;激波诱导预混火焰界面失稳的时间尺度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孙金华;陈栋梁;;不同浓度甲烷/空气预混火焰结构特征[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牛芳;刘庆明;宫广东;何学秋;白春华;;甲烷-空气混合物预混火焰的结构特征研究[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双峰;张海;J.Jarosinski;A.Gorczakowski;J.Podfilipski;;近可燃极限气体预混火焰特性的实验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C];2009年

6 毛倩;陈怡然;罗开红;;基于当量比波动引起的甲烷预混火焰燃烧不稳定性的直接数值模拟[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41分会:燃料与燃烧化学[C];2014年

7 喻健良;高远;;预混火焰在平板狭缝内淬熄性能分析[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刘国栋;;平板狭缝中预混火焰传播与淬熄的模拟研究[A];第九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专辑[C];2013年

9 蒋华;董刚;;预混火焰界面RM不稳定的时间尺度研究[A];第五届全国强动载效应及防护学术会议暨复杂介质/结构的动态力学行为创新研究群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卢占斌;;火球的相互作用[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fE亚;水雾作用下甲烷/空气层流预混火焰燃烧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2 姚兆普;非预混火焰热声耦合机理的理论和计算分析[D];清华大学;2012年

3 何学超;丙烷空气预混火焰在90°弯曲管道内传播特性的实验和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李玉阳;芳烃燃料低压预混火焰的实验和动力学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曹红加;预混火焰燃烧不稳定性及其主动控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4年

6 周忠岳;宽压力层流预混火焰实验平台研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7 喻健良;预混火焰在微小通道中传播和淬熄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沈晓波;密闭空间内典型可燃气体层流预混火焰传播动力学及其化学反应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9 颜蓓蓓;低热值燃气预混火焰燃烧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陈先锋;丙烷—空气预混火焰微观结构及加速传播过程中的动力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穆克进;射流剪切层及相关预混火焰的被动控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6年

2 田雪沁;加压近极限层流预混火焰的熄灭特性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3 段润泽;预混火焰热声不稳定性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4 赵涛;惰性气体对管道内预混火焰淬熄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胡勇;湍流非预混火焰结构的多维条件矩封闭数值模拟[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6 胡春明;预混火焰在平板狭缝中传播与淬熄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曾科;负压下层流预混火焰结构与不稳定性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8 陈明;管道内甲烷/空气预混火焰加速传播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汪延鹏;涡团耗散模型A值对模拟精度的影响[D];厦门大学;2014年

10 朱秉森;磁场对层流预混火焰及氮氧化物生成特性的影响[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05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905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e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