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空气射流控制柴油预混合气着火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压空气射流控制柴油预混合气着火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柴油预混合气 高压空气 射流控制压缩着火 数值模拟
【摘要】:随着工业的进步,能源问题日益严重,人们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大家对发动机的效率和排放等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者们提出了“均质预混合燃烧”这一新的内燃机燃烧理论。均质预混合燃烧可以很好地解决内燃机的效率和排放问题,但是仍面临着工况范围窄、燃烧速率和着火始点难以主动控制的难题。为实现均质预混合燃烧方式着火相位的主动精确控制,本文研究了高压空气射流控制柴油预混合气着火相位这一方法。其主要原理为:在进气冲程或压缩冲程,向气缸里喷入柴油,形成预混合气;调整发动机的有效压缩比,从而降低压缩上止点时预混合气的温度以及压力,让预混合气处于不能被直接压燃而又接近燃烧的临界状态;接近压缩终点时,向燃烧室里喷射一定量高压空气,与原柴油预混合气进行再次混合,同时压缩原来的柴油预混合气,使其局部温度和压力快速升高达到着火条件而燃烧,从而达到主动控制着火相位的目的。本文针对一个燃烧弹,通过模拟计算的方式,研究了高压气体喷气温度、喷气压力以及单向阀出口直径对燃烧弹内最大温升的影响。论文涉及的主要工作为:建立燃烧弹模型,利用三维CFD软件Fire进行计算。模拟分析了不同参数对燃烧弹内混合气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气体射流冲击燃烧弹内混合气,能使部分原气体温度迅速上升。喷气压力和温度的提高以及单向阀出口直径的扩大,均能使最大温升有一定的升高。喷气压力较小时,喷气压力的变化主导最大温升的变化;喷气压力较大时,喷气温度和单向阀出口直径的变化主导最大温升的变化。根据模拟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参数,搭建了相应的实验系统。
【关键词】:柴油预混合气 高压空气 射流控制压缩着火 数值模拟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K40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9
- 1.1 前言8-9
- 1.2 柴油机的发展9-10
- 1.3 石油资源危机10-11
- 1.4 环境污染与排放法规11-13
- 1.5 均质预混合燃烧方式13-18
- 1.5.1 HCCI燃烧方式的优点14-16
- 1.5.2 HCCI燃烧方式遇到的问题16-18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意义和内容18-19
- 2 JCCI燃烧系统与复合发动机19-30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19-20
- 2.2 JCCI燃烧系统类型20-22
- 2.3 JCCI燃烧系统特点22-23
- 2.4 复合热力循环23-24
- 2.5 复合发动机24
- 2.6 复合发动机结构及工作原理24-26
- 2.7 复合发动机多种工作模式分析26-29
- 2.7.1 低工况26-27
- 2.7.2 中等工况27
- 2.7.3 高工况27-28
- 2.7.4 制动回收能量28-29
- 2.8 本章小结29-30
- 3 燃烧弹模型的建立与模拟计算30-48
- 3.1 建立燃烧弹模型30-31
- 3.2 AVL Fire简介31-35
- 3.2.1 控制体积守恒定律的一般形式32-33
- 3.2.2 源项和本质联系33-34
- 3.2.3 守恒定律的总结34
- 3.2.4 旋转坐标系中控制方程34-35
- 3.3 模型网格划分35-36
- 3.4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的相关设定36-37
- 3.5 计算结果分析37-47
- 3.5.1 单向阀出口直径对燃烧弹内工质状态的影响38-39
- 3.5.2 喷气温度对燃烧弹内工质状态的影响39-40
- 3.5.3 喷气压力对燃烧弹内工质状态的影响40-41
- 3.5.4 燃烧弹内初始压力对燃烧弹内工质状态的影响41-42
- 3.5.5 单向阀出口直径、喷气温度、压力对最大温升的综合影响42-46
- 3.5.6 燃烧弹内整体的温度变化46-47
- 3.6 本章小结47-48
- 4 试验台架的设计与搭建48-52
- 4.1 试验系统设计48-49
- 4.2 温度控制系统49
- 4.3 电控系统49-51
- 4.4 本章小结51-52
- 5 结论与展望52-54
- 5.1 结论52
- 5.2 展望52-54
- 参考文献54-5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58-59
- 致谢59-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兴才;马骏骏;吉丽斌;黄震;;气口喷射预混合燃料对生物柴油发动机排放特性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2 杨振中,,张彦平;预混合近似等压燃烧系统的应用研究[J];水利电力机械;1996年04期
3 吕兴才;马骏骏;吉丽斌;黄震;;预混合二甲氧基甲烷对生物柴油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的影响[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8年06期
4 胡国栋,许锋;柴油机燃烧的新发展——热预混合近似等压燃烧[J];车用发动机;1989年05期
5 冯立岩;隆武强;魏胜利;冷先银;杜宝国;;新型伞状喷雾柴油预混合压燃数值模拟研究[J];内燃机学报;2006年02期
6 杨振中,李径定,华向阳;110型柴油机实现热预混合近似等腰三角形燃烧方式的研究[J];内燃机工程;2001年01期
7 马骏骏;吕兴才;吉丽斌;黄震;;预混合比例实时优化控制正庚烷复合HCCI燃烧[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9年04期
8 K. S. Narasimhan;F. J. Semel;韩凤麟;;预混合粉材料烧结[J];粉末冶金工业;2009年05期
9 马骏骏;吕兴才;吉丽斌;黄震;;预混合率对正庚烷/柴油双燃料复合HCCI燃烧的影响[J];内燃机学报;2008年02期
10 崔建民;李松林;刘世民;袁勇;刘怀菲;王志普;;无偏析预混合钢粉研究与开发的进展[J];粉末冶金工业;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阿甲;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饲料生产国[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贾和坤;轻型车用柴油机预混合低温燃烧机理及排放控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3年
2 冯立岩;基于柴油预混合压燃的碰撞喷雾及燃烧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3 张强;射流控制柴油预混合压缩着火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钱勇;正庚烷/醇类燃料RCCI模式燃烧和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2 左明奇;高压空气射流控制柴油预混合气着火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3 汪磊;蛋糕预混合粉的研制[D];武汉工业学院;2009年
4 王行;Fe-Mn-C粉末冶金低合金钢粉的预混合制备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5 王一聪;射流控制柴油预混合压缩着火系统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6 王鹏;僵直前预混合对乳化肠保水和质构性质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7 白凯旭;燕麦预混合馒头粉的研发[D];武汉轻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196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919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