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油页岩半焦与玉米秸秆混合燃烧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9 09:18

  本文关键词:油页岩半焦与玉米秸秆混合燃烧特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油页岩半焦 玉米秸秆 混合燃烧 升温速率 质量比 相互影响指数 动力学


【摘要】:在空气气氛下利用TGA/DSC1型同步热分析仪进行了桦甸油页岩半焦与玉米秸秆的混烧实验。研究了升温速率和质量比对燃烧特性参数的影响;并与单一油页岩半焦的燃烧特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混合样品的挥发分初析温度和着火温度远低于油页岩半焦,但略高于玉米秸秆;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混合样品挥发分初析温度和着火温度逐渐提高。升温速率一定时,随着玉米秸秆质量比增大,燃烧过程呈现向低温区迁移的趋势;并且低温段曲线峰值高,挥发分释放剧烈,改善了混合物燃烧特性。玉米秸秆质量比大于10%时,混合样品的各项燃烧特性指标也增大。采用相互影响指数RMS和MR值评价混烧过程的相互影响,研究表明相互影响作用主要发生在第二、第三和第四阶段,第二、第三阶段为有利影响,第四阶段为不利影响。当半焦与玉米秸秆质量比为7:3时,其相互影响最大且均为有利影响。应用KAS模型,分析了混合物燃烧动力学,结果表明,随着反应进行,活化能总体呈上升趋势,与TG-DTG曲线变化规律一致。研究结果可以为油页岩半焦与玉米秸秆的高效燃烧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油页岩综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油页岩半焦 玉米秸秆 混合燃烧 升温速率 质量比 相互影响指数 动力学
【基金】:吉林市科技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467005)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015236)资助
【分类号】:TK16
【正文快照】: 油页岩在化石燃料中的储量折算成发热量仅次于煤[1],主要用来燃烧发电和干馏炼油,其在炼油过程产生的半焦具有一定的热值(2 500~4 000k J/kg),且在半焦生成过程中油页岩释放了大量对环境造成酸雨影响的SO2、NOx等有害物质。但半焦排放量巨大,堆弃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同时含有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守玉,吕俊复,岳光溪,王洋;半焦氧化过程中反应活化能的变迁[J];热能动力工程;2004年04期

2 余建立,,肖兴国;用热分析法研究半焦气化动力学[J];东北大学学报;1994年06期

3 乔晋红,赵炜,谢克昌;煤半焦吸附性的实验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4 熊源泉;郑守忠;金保升;肖睿;;煤气化半焦增压流化床燃烧特性中试试验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07年02期

5 钱京娅,赵树昌;羊角褐煤快速热分解半焦性质的研究[J];大连工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6 孙锐;张鑫;Leungo Kelebopile;廖坚;吴少华;;燃烧中气化半焦孔隙结构特性变化实验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年11期

7 黄南,刘典福,吴东垠,盛宏至;制备温度对不同煤种半焦性质的影响[J];节能与环保;2002年05期

8 周毅,段钰锋,陈晓平,赵长遂,吴新;半焦孔隙结构的影响因素[J];锅炉技术;2005年04期

9 邢德山;阎维平;;用压汞法分析工业半焦的孔隙结构特征[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朱金忠;陈雪莉;王辅臣;;稻草及热解半焦颗粒流化特性[J];过程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军利;唐惠庆;郭占成;;炼焦收缩阶段半焦脱硫的实验研究[A];2004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4年

2 张亚婷;云卉;王露;刘涛;周安宁;;神木半焦改性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2分会:催化化学[C];2014年

3 李春虎;杨林;王林学;胡龙军;齐欣;冯丽娟;;改性活性半焦选择性吸附脱除燃油中含硫化合物的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刘典福;魏小林;盛宏至;;半焦与RDF混烧排放特性实验研究[A];2004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4年

5 肖瑞瑞;李鹏;陈雪莉;于广锁;于遵宏;;生物质热解半焦对焦油吸附效果的研究[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周宏仓;金保升;肖睿;仲兆平;郑有飞;汤莉莉;;原煤和半焦加压燃烧飞灰中PAHs分布特性研究[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6暨第一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文泰;李春虎;阎子峰;;半焦的成型及脱除SO_2性能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王萍;于英民;李春虎;;改性半焦低温下脱除烟气中NO_x[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上)[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记者 张苓 方雪萍;半焦产业欲“清洁转身”[N];中国冶金报;2009年

2 裴贤丰 曲思建 王利斌 商铁成 张樝 王晓磊;半焦的应用现状与发展[N];中国冶金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张兴刚;煤热解需破除半焦利用瓶颈[N];中国化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高;煤及热解半焦粉末的温和氧化解聚[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胡沔;半焦载Fe-Ni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生物质催化热解的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3 王岚(Mahmood Laghari);快速热解生物质半焦的制备及其在沙漠土壤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4 么遥;细粉半焦预热燃烧及NO_x生成特性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6年

5 巩志强;低阶煤热解半焦的燃烧特性和NO_x排放特性试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6年

6 王俊琪;煤的部分气化及半焦燃烧系统集成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周宏仓;流化床煤部分气化/半焦燃烧多环芳烃生成与排放特性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8 张睿;烟煤热解半焦气化特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9 郭峰波;半焦/改性半焦催化CH_4-CO_2重整特性及机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10 王芳杰;胜利褐煤温和气化焦油催化重整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从昭;褐煤低温热解实验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孟祥嵩;内蒙古褐煤热解特性及半焦燃烧特性试验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5年

3 杨倩;陕北低阶煤低温热解实验研究[D];延安大学;2015年

4 丁晓阔;褐煤半焦加氢气化制甲烷反应特性和反应机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5 喻长连;固体热载体法褐煤热解及半焦特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6 梁丽静;低阶煤热解半焦制水焦浆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7 景瑞军;含氧煤层气低温脱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8 洪勇;低热值油页岩半焦流化床燃烧特性的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9 彭海军;Corex熔融气化炉内块煤裂解形成半焦的结构及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10 蒋文强;生物质热解及半焦气化特性实验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412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9412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d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