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涡结构的三维湍流燃烧特性的数值分析
本文关键词:可控涡结构的三维湍流燃烧特性的数值分析
【摘要】:可控涡扩压器因具有较高的压力恢复及较低的压力损失而得到重视,为了获得其较好的燃烧性能,采用有限速率模型及引气口流量出口条件对可控涡结构的燃烧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和无引气的常规突扩结构的燃烧流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可控涡结构的引入能够减小燃烧室回流区长度,有利于突扩燃烧室组织燃烧,扩大燃烧通道中的燃烧区域,并使出口截面温度沿径向分布更加均匀以及燃烧效率得到较大提高,其性能比无引气的常规突扩结构更好。
【作者单位】: 上海电力学院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南昌航空大学飞行器工程学院;
【关键词】: 可控涡扩压器 数值模拟 燃烧特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66006,51266013) 航空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3ZB56004)
【分类号】:TK16
【正文快照】: 引言由于从主流路流出的引气可提供高压力恢复和低压力损失,可控涡扩压器有望在未来的发动机燃烧室中推广使用[1];国内外对扩压器和引气射流方面已有众多研究[2~8];黄知龙等实验研究表明具有附面层抽气功能的扩压器能够缩短其有效扩压长度[6],并有效提高静压恢复;Nicholas等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曾卓雄;陈超杰;徐义华;;轴向引气口位置及进口条件对可控涡扩压器流场的影响分析[J];应用力学学报;2014年03期
2 曾卓雄;陈超杰;徐义华;;结构参数优化对可控涡扩压器性能的影响分析[J];推进技术;2014年06期
3 徐永国;付金波;李秀香;李宇峰;;突扩流道内单相流动的数值模拟[J];汽轮机技术;2010年03期
4 黄知龙;廖达雄;张国彪;;附面层抽气扩压器实验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6年05期
5 程勇,汪军,蔡小舒;侧壁射流对突扩通道流动特性的影响[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曾卓雄;郭帅帅;陈超杰;魏佳加;;可控涡结构的三维湍流燃烧特性的数值分析[J];热能动力工程;2016年06期
2 徐磊磊;阮灿;方骁远;邢菲;赵传亮;;前置扩压器几何参数对突扩扩压器性能的影响[J];推进技术;2015年07期
3 符澄;彭强;刘卫红;郑娟;黄知龙;;光腔与扩压器的一体化优化数值模拟[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4年11期
4 曾卓雄;陈超杰;徐义华;;轴向引气口位置及进口条件对可控涡扩压器流场的影响分析[J];应用力学学报;2014年03期
5 曾卓雄;陈超杰;徐义华;;结构参数优化对可控涡扩压器性能的影响分析[J];推进技术;2014年06期
6 黄知龙;张国彪;耿子海;陈吉明;;氧碘化学激光器直线分段扩开型扩压器实验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1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圣琬;李春光;吕岁菊;;非对称突扩通道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J];宁夏工程技术;2012年02期
2 李瀚;索建秦;梁红侠;黎明;刘强;;分配器式扩压器挡板的试验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年11期
3 宣建光;康剑雄;陈杰;黄国平;;保形通道式扩压器在微型涡喷发动机中的应用[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4 徐永国;付金波;李秀香;李宇峰;;突扩流道内单相流动的数值模拟[J];汽轮机技术;2010年03期
5 黄知龙;廖达雄;张国彪;;附面层抽气扩压器实验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6年05期
6 程勇,汪军;侧壁射流对突扩通道流动特性的影响[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7 徐建中;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的回顾与展望[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9年09期
8 刘秋生,王保国,沈孟育;改进的强隐式格式及其在三维Euler与N-S方程中的应用[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典福;魏小林;盛宏至;;煤及煤焦燃烧特性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江西能源;2008年01期
2 李彦栋;吕薇;李瑞扬;;固定床玉米秸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J];节能技术;2009年02期
3 陆飞;王永桥;章静;卢平;;稻壳燃烧特性与动力学模型的研究[J];能源研究与利用;2009年05期
4 葛巍巍;张宏宇;顾坚;;烟叶化学成分与燃烧特性的相关性[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年10期
5 马楠;孙军;曹燕;赵晓倩;刘翔;;竹柳燃烧特性试验研究[J];木材加工机械;2013年01期
6 缪岩;煤燃烧特性的综合指标[J];电站系统工程;1998年03期
7 范宏丽,徐旭常,王世昌;煤粉的煤岩和燃烧特性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1999年04期
8 李学恒,蒋安众,姜秀民,白卫东;木质能的燃烧特性[J];锅炉技术;1999年04期
9 秦成,田文栋,肖云汉;垃圾衍生燃料热重法的燃烧特性[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4年03期
10 王宁;王爽;于立军;姜秀民;;海藻的燃烧特性分析[J];锅炉技术;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东晓;;利用压力能平衡天然气燃烧特性的节能技术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2 鲍文;胡吉超;常军涛;;水等离子点火稳燃支板在超声速条件下的燃烧特性[A];第四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日程及摘要集[C];2011年
3 欧阳德刚;罗安智;朱善合;邹明金;王海清;;混煤燃烧特性的研究[A];2008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秦志春;陈西武;周彬;徐汉中;田桂蓉;杜其学;徐振相;;小型点火器燃烧特性的光电子诊断[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5 钱秋兰;;用DSC试验评价煤的燃烧特性[A];华北地区硅酸盐学会第八届学术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6 龙世刚;孟庆民;徐春;曹绍辉;;废塑料燃烧特性的实验室研究[A];199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C];1999年
7 史少辉;朱宝忠;沈杰;李浩;孙运兰;;微米铝粉在CO_2气氛中的燃烧特性及动力学[A];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第十九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孙辉;张建良;王广伟;刘征建;邵久刚;;基于非等温热重法的煤焦燃烧特性及反应动力学研究[A];第十七届(2013年)全国冶金反应工程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3年
9 马保国;王耀城;穆松;袁龙;;稻壳燃烧特性对多孔材料烧成工艺的影响[A];2008全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龙世刚;孟庆民;汪志全;;富氧对废塑料燃烧特性的影响[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定邋俞叶丹;输美服装应加强面料阻燃性能检测[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晗;ABE/柴油混合液的喷雾特性和燃烧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张静;柠条固体燃料成型机理与物性及燃烧特性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4年
3 马玉坡;低温环境下柴油喷雾与燃烧特性试验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谭福太;秸秆建材燃烧特性及生命周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5 袁海荣;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助燃剂研制及燃烧特性试验与模拟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6 赵威风;狭长空间油池火燃烧特性的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7 韩咚林;绿色新能源铝/水基燃料燃烧特性研究和绿色生物质材料的制备[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邓俊;可控热氛围下柴油喷雾自燃及燃烧特性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杨广峰;柴油在含醇氛围内燃烧特性及作用机理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10 林振坤;高能固体燃料和铝/水基燃料的燃烧特性及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昱萌;船舶固体废弃物燃烧特性与无害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许崇涛;生活垃圾层燃特性实验研究及低NO_x燃烧技术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3 齐建荟;磷酸二氢铵对生物质固钾、灰熔融及燃烧特性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刘淑金;几种常见地板燃烧特性实验与热解可燃气体成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5 邱佐祯;液体燃料在毛细管出口处燃烧特性的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6 杜诗萌;基于光谱分析和神经网络技术的火焰燃烧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7 熊绍武;生物质制燃料炭燃烧特性实验研究[D];上海理工大学;2014年
8 袁俊勇;基于内部EGR的HCNG发动机燃烧特性仿真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9 胡桂秋;垃圾、秸轩和煤混燃的燃烧特性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5年
10 蒋志鹏;柴油机变组分进气的燃烧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623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962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