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山岛海域甲藻孢囊的分布与浮游植物休眠体萌发研究
本文关键词:桂山岛海域甲藻孢囊的分布与浮游植物休眠体萌发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甲藻孢囊 浮游植物休眠体 萌发 桂山岛海域 珠江口
【摘要】:为了了解珠江口桂山岛海域甲藻孢囊的分布及浮游植物休眠体的萌发状况,以揭示赤潮发生潜势,于2009年1月采集了珠江口桂山岛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对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种类和数量进行分析,并对浮游植物休眠体进行了萌发试验。结果表明,桂山岛海域甲藻孢囊有21种,原多甲藻类孢囊在种类数上占优势。甲藻孢囊密度较低,为110~315个/g,平均为202个/g,养殖区密度高于非养殖区。异养型甲藻孢囊百分比含量较高,表明了该海域较高的富营养化程度。活体孢囊密度百分比达61.8%,说明表层沉积物中存在大量未萌发的活性孢囊,为赤潮暴发埋下了隐患。萌发的浮游植物种类数较少,为19属22种。20 d和40 d萌发的浮游植物细胞平均密度分别为490个/g和264个/g。萌发的甲藻优势种为Biecheleriopsis adriatica,其次为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萌发的硅藻主要以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tus)和舟形藻(Navicula sp.)占优势。桂山岛海域有毒有害甲藻孢囊的广泛分布以及潜在赤潮种类的大量萌发,表明该海域有较高的赤潮发生风险。
【作者单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水体富营养化与赤潮防治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暨南大学);暨南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6132) 水体富营养化与赤潮防治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暨南大学)开放课题,KLB07007~~
【分类号】:X173;X55
【正文快照】: 休眠体是浮游植物生活史中重要的保护机制和繁殖方式,当海洋环境发生变化时,浮游植物常会以休眠体的形式沉降到海底[1],当环境条件适宜时,浮游植物休眠体又能萌发成营养细胞回到水体,休眠体对浮游植物种群的生存、延续以及种群的分布扩散等,均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意义[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朝晖,KAZUMI MATSUOKA,齐雨藻,辜小莲;大亚湾澳头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垂直分布[J];海洋环境科学;2003年04期
2 王朝晖;曹宇;张玉娟;;2005—2006年大亚湾大鹏澳养殖区甲藻孢囊通量的沉积捕捉器研究[J];热带海洋学报;2011年01期
3 魏洪祥;赵文;梁玉波;;大窑湾养殖区赤潮甲藻孢囊种类组成及分布的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11年03期
4 江东福;马萍;段若玲;杨宇容;杜仲文;盛玲玲;苏任;;从普洱茶分离到的孢囊放线菌一新种[J];微生物学报;1987年02期
5 贾小明,洪健;固氮菌孢囊的诱导及其超微结构[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1年04期
6 宋尚直;灰色孢囊放线菌新种的鉴定[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3期
7 王艳;熊德甫;顾海峰;李韶山;;锥状施克里普藻孢囊的多种形态特征[J];植物学报;2009年06期
8 龙良鲲;姚青;艾云灿;朱红惠;;珠状巨孢囊霉孢子的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9 王朝晖;齐雨藻;辜小莲;;大亚湾海域锥状斯氏藻孢囊形成与萌发的季节变化[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7年01期
10 庞婉婷;王幼芳;王全喜;;彼得森黄群藻孢囊的形成及形态[J];西北植物学报;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洪亮;王辉;王革娇;;铬还原间孢囊菌Intrasporangium chromatireducens的新种鉴定和对间孢囊菌属的描述(英文)[A];第三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黄琳;吕颂辉;王艳;;我国东海赤潮高发区甲藻孢囊种类多样性和生态地理分布[A];中国藻类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王艳;熊德甫;顾海峰;李韶山;;锥状施克里普藻孢囊的多种形态特征[A];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熊德甫;不同环境因子对有害赤潮生物[D];暨南大学;2009年
2 黄琳;东、黄海海域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生态分布特征及其与海区污染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3 辜小莲;大亚湾海域甲藻孢囊生态动力学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2819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1281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