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区航道海冰时空分布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本文关键词:极区航道海冰时空分布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摘要】:全球气候在过去几十年里发生快速变化,导致北极海冰范围和厚度快速衰退;相反,南极海冰范围则呈现不断增加趋势。模型预测到2050年夏季北极有可能将成为无冰的海洋。随着北极海冰的快速变化,夏季东北航道的开通成为潜在连接亚洲和欧洲的贸易通道。而海冰的存在是影响船舶极地航行安全的主要因素,因此海冰的空间分布和力学性质研究对船舶和抗冰结构意义重大。本文针对极区航道海冰时空分布特征、北极海冰运动及海冰物理力学性质开展研究。首先,通过分析ASSIST/ASPeCt船舶走航观测数据、海冰时空分布/冰厚数据、卫星遥感海冰密集度数据,对东北航道上北冰洋三个边缘海(东西伯利亚海,拉普捷夫海和喀拉海)、西北航道上的波弗特海及穿极航道弗拉姆海峡和85°N以北的北极中央区夏季海冰密集度、浮冰尺寸、融池、冰厚等参数的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讨论,南极航道只对普里兹湾海冰时空分布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东西伯利亚海和拉普捷夫海7月份浮冰尺寸以小于500m的浮冰块、小浮冰和中型浮冰为主;冰上融池占10-40%;冰脊分布在5-40%。(2)波弗特海2006~2015年间夏季海冰密集度在低于72°N海域普遍小于50%,随着纬度的升高海冰密集度逐渐增大;浮冰密集度大于80%区域平均冰厚为126.4 cm。(3)弗拉姆海峡2012~2015年间夏季浮冰尺寸主要以小于100m的浮冰块、小浮冰为主;海冰厚度主要分布在150~200 cm。(4)85°N以北北极中央区夏季分布有密集度大于90%的海冰,冰厚度普遍小于200 cm;在1979~2015年间87°N和89°N以北区域夏季海冰厚度分别以47.7 cm/decade 和 56.7 cm/decade速率减少。(5)普里兹湾夏季融化期浮冰典型尺寸以小于20 m的碎浮冰为主:冰厚分布在20~150 cm,平均冰厚为83.3 cm。其次,分析2012年在北极中央区布放的6套冰浮标数据,对北极中央区和弗拉姆海峡的海冰运动特征开展研究。(1)浮冰漂移速度精度与计算时间间隔有关,随着计算浮冰漂移速度的时间间隔增大,计算得到的浮冰漂移速度与实际速度差异会越来越大。(2)北极浮冰漂移速度时空分布不均,在穿极流区域且尚未进入弗拉姆海峡前,浮冰漂移速度普遍小于0.40 m/s,进入弗拉姆海峡后浮冰漂移速度明显增大;另外北极海冰漂移速度存在季节变化,一般在每年的10月份达到最大值,而4月份最低。(3)北极海冰在漂移过程中会发生近乎于圆周似的非对称惯性振荡,惯性振荡频率约为-2 cycle/day。(4)海冰漂移速度约为10 m高度风速的1.4%,海冰漂移方向相对风向保持右偏约30°。再次,对北极夏季浮冰和南极夏季固定冰内部结构和物理性质展开详细分析。(1)北极浮冰晶体结构以颗粒冰和柱状冰为主,还夹杂有过渡层;南极固定冰晶体包括颗粒冰、柱状冰和板状冰。(2)夏季海冰温度都高于-2.0℃,其中北极夏季浮冰冰温多分布在-0.5~-1.5℃之间;夏季南极固定冰冰温在-0.6~-1.8℃之间。(3)北极浮冰密度分布在0.58~0.93 g/cm3之间,以0.176 g/cm3梯度随无量纲深度线性增加;夏季南极固定冰密度在0.88~0.92 g/cm3之间。(4)北极浮冰盐度普遍低于4.2%o,以3.22%o梯度随无量纲深度线性增加;南极固定冰盐度同样呈现上低下高的趋势,表层海冰盐度为0.45‰,底层盐度为8.05‰。(5)北极浮冰气泡含量以200‰梯度随无量纲深度线性降低,卤水泡含量以89‰梯度随无量纲深度线性增加,浮冰孔隙率分布在120~400%o之间,整体趋势以123‰梯度随无量纲深度线性降低;南极固定冰孔隙率分布在140~250%o之间。最后,对北极夏季浮冰和南极固定冰开展准原位单轴压缩性质试验研究,同时对南极固定冰单轴压缩试样破碎长度分形维数和马克斯韦尔模型下的海冰粘弹性力学性质进行研究。(1)分析了温度、密度、孔隙率和加载速率对海冰单轴压缩强度的影响,建立各影响因子与单轴压缩强度的关系,其中随着温度的降低海冰峰值单轴压缩强度有增大趋势。(2)对破碎块体等效长度的分形研究,发现碎块长度分维数随着应变速率的降低有增大趋势;另外随着试验温度的降低,碎块长度分维数有增大趋势。(3)使用马克斯韦尔模型描述海冰单轴压缩力学行为,通过单轴阶梯加载和循环加载方式分别计算基于马克斯韦尔模型的南极固定冰粘滞系数和弹性模量,发现粘滞系数在19~207 GPa·s之间,弹性模量在0.17-0.50GPa之间。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612.23;P731.1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士青;“工程海冰”新观点,“渤海海冰”添特色──《工程海冰学概论》简评[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0年02期
2 康建成;海冰及海冰与海洋、大气、生物圈国际会议[J];极地研究;2000年03期
3 季顺迎,岳前进,姚征;渤海海冰动力学中的粘弹塑性本构模型[J];水科学进展;2002年05期
4 康建成;第17届鄂霍次克海和海冰国际研讨会[J];极地研究;2002年01期
5 ;白色灾害——海冰[J];甘肃科技纵横;2002年06期
6 康建成,孙波,孙俊英,孟广琳,GOTO-AZUMA Kumiko,张小伟;北极楚科奇海海冰特征研究——以1999年夏季为例[J];冰川冻土;2002年02期
7 邓冰,佟凯,张学宏,刘金芳;渤、黄海海冰的变化和预报结果分析[J];海洋科学进展;2003年02期
8 高振会,杨建强,费立淑;分形分析方法在海冰趋势预测中的应用[J];海洋通报;2003年04期
9 王学忠,孙照渤,胡邦辉;近年来国外海冰模式发展的回顾[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肖培弘;海冰,可怕的破坏力[J];海洋世界;200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井学;李鑫;席颖;李丙瑞;;雷达技术在极地海冰厚度探测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武皓微;庞永杰;;海冰的危害及其淡化利用[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11年
3 孙波;何茂兵;康建成;温家洪;李院生;;探地雷达对北冰洋海冰的探测与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王帮兵;孙波;田钢;郭井学;张向培;;三维雷达方法探测北极夏季海冰[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郭井学;孙波;;电磁感应方法在波西尼亚湾海冰厚度探测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刚;季顺迎;吕和祥;岳前进;;海冰的广义双剪粘弹塑性本构模型[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6(11)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11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吴辉碇;;海冰动力学过程的数值模拟[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8 李彦青;苏洁;汪洋;郭晓葭;翟梦茜;;渤海海冰距离侯平均时间序列构建与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天气预报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C];2011年
9 周琳琳;康建成;益建芳;张小伟;;被动微波遥感与南极海冰[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周凯;;基于机载多传感器系统的海冰航空遥测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周洁;海冰不期而至[N];中国气象报;2010年
2 记者 冯君 王晨;渤海海冰范围比常年平均偏大2.1倍[N];中国气象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张一玲;科学利用海冰资源 淡化研究取得进展[N];中国海洋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郑杨;海冰预警:科技大显身手[N];经济日报;2010年
5 海贝;走近海冰[N];中国渔业报;2010年
6 记者 闫平;海冰淡化离我们还有多远[N];经济参考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丁雷;海冰——变害为利正当时[N];大连日报;2010年
8 记者 李大庆;我首创利用海冰水灌溉农田[N];科技日报;2005年
9 本报特派记者 陈瑜;“行走”海冰上[N];科技日报;2010年
10 通讯员 谢盼 张博;河北:海冰融化影响水产养殖[N];中国气象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顺迎;渤海海冰数值模拟及其工程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2 张晰;极化SAR渤海海冰厚度探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王杭州;海冰基太阳辐照度剖面自动监测及校正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4 樊婷婷;近30年来南极海冰增长的本质特征及其影响机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5 钟文理;波弗特流涡系统下的加拿大海盆中上层海洋多年变化及其机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6 郝光华;北极海冰密集度反演与季节性海冰双模态特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7 季青;基于卫星测高技术的北极海冰厚度时空变化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8 陈国栋;利用ICESat数据确定北极冰雪消融方法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9 狄少丞;基于GPU并行算法的海洋平台及船舶结构冰荷载的离散元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10 李润玲;海冰和海水环境因子变化及其对辽东湾贝类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树刚;夏季北冰洋海冰融化过程中能量分配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张蕊;北极夏季海冰表面融池形态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宋艳平;极区油船与冰碰撞的非线性有限元仿真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4 刘立剑;基于C波段PolSAR的多特征融合的海冰厚度反演[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5 李明广;夏季南极普里兹湾海冰及其光学特征观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6 马珊珊;基于图像处理的GOCI卫星海冰漂移监测技术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5年
7 吴青;基于GOCI卫星的渤海海冰漂移监测[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8 沈杨;结合MRF与v-SVM的SAR海冰图像分类[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9 刘灿俊;结合相干斑抑制和区域生长的SAR海冰图像MRF分割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10 昂安;带有区域分裂自适应细化过程的SAR海冰图像分割[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009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1300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