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SO非对称及相关的海气响应
发布时间:2017-12-18 20:30
本文关键词:ENSO非对称及相关的海气响应
更多相关文章: ENSO非对称 非线性热平流 典型厄尔尼诺 El Nińo Modoki 海气响应
【摘要】:观测资料及模式结果都表明ENSO冷暖事件存在非对称,即厄尔尼诺事件强于拉尼娜事件。由于ENSO事件的强弱不同会使得其所造成的海气异常程度存在差异,因此,研究ENSO冷暖事件非对称的产生机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基于海洋混合层热收支方程,采用SODA2.2.4数据集对这一非对称的产生原因进行了研究。个例分析及合成分析的结果都表明,方程中的非线性热平流项是造成ENSO冷暖事件非对称的原因之一。非线性热平流在ENSO事件的发展和成熟阶段都促使冷暖事件非对称的产生,并且较之ENSO事件的成熟时期,它在ENSO事件的发展阶段所起到的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细化非线性热平流项,将其分为纬向、经向和垂向三个方向的分量,纬向和经向非线性热平流分量使得赤道东太平洋出现SSTA正非对称,垂向非线性热平流分量使得这一区域出现SSTA负非对称,且垂向分量的作用远小于水平方向两分量的作用,结果造成了厄尔尼诺事件强于拉尼娜事件。 依据Improved El Ni o Modoki Index(IEMI)以及Central Pacific Index/EasternPacific Index(CPI/EPI)将厄尔尼诺事件分成两类,,典型厄尔尼诺事件与相应冷事件非对称在赤道东太平洋为正,赤道中太平洋为负,而非典型ENSO暖事件与相应冷事件非对称则与之相反,在赤道东太平洋为负非对称,在赤道中太平洋为正非对称,因此,ENSO事件对热带太平洋的非线性调整效应依赖于其类型。同样基于海洋混合层热收支方程分别对两类ENSO暖事件及相应的冷事件进行合成分析,得到不同ENSO冷暖事件非线性热平流的分布,结果表明,非线性热平流有利于典型ENSO暖事件及相应冷事件非对称的产生,而对非典型ENSO冷暖事件非对称的产生却起到相反的作用,这一类型非对称的产生可能更多地受到其他因素的作用。 由于ENSO冷暖事件的强度存在差异,必然会导致海洋和大气对其响应的强度产生差别。对各相关海气要素场进行合成分析,可以得到海气响应非对称的分布。结果表明,相应于赤道东太平洋的正SSTA非对称,在该区域出现正的降水异常非对称,OLR异常表现为负非对称,对流活跃;赤道中太平洋的SSTA负非对称则对应着该区域降水异常负非对称,OLR异常为正非对称,对流活动被抑制。纬向温度梯度减小,使得低层风场非对称为距平西风,海表面高度异常产生正非对称;高层风场非对称为距平东风。同时,赤道东太平洋异常的风应力场辐散表现为负非对称,使得温跃层深度异常出现正非对称。对两类厄尔尼诺事件及相应冷事件的海气响应非对称分别进行分析,得到两类截然不同的非对称分布。在不考虑数值的情况下,典型厄尔尼诺事件及相应冷事件海气响应的非对称分布同之前未进行ENSO暖事件分类时的非对称分布型类似。而非典型ENSO暖事件及相应冷事件的非对称,在强度上小于典型ENSO冷暖事件非对称的强度;在分布上,由于SSTA非对称在赤道中太平洋为正,在赤道东太平洋为负,因此海气响应的非对称分布较之典型ENSO冷暖事件海气响应非对称的分布也有显著不同。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P73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林学椿,于淑秋;厄尔尼诺与我国汛期降水[J];气象学报;1993年04期
2 于毅;孟祥凤;张磊;赵杰臣;;ENSO循环的非对称性及其机制初步探讨[J];热带海洋学报;2011年04期
3 唐佑民,刘书华;两类E1 Nino事件太平洋海温异常时空结构的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1994年02期
本文编号:13055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1305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