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渤海海域辽中南洼压扭构造带成因演化及其控藏作用

发布时间:2017-12-20 08:30

  本文关键词:渤海海域辽中南洼压扭构造带成因演化及其控藏作用 出处:《高校地质学报》201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压扭构造带 走滑断裂 派生应力 油气成藏 辽中南洼


【摘要】:在三维地震资料详细分析解释的基础上,利用水平相干切片和不同方向地震测线对辽中南洼压扭构造带的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进一步结合地层发育及应力场特征对压扭构造带的成因演化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辽中南洼压扭构造带的形成演化受控于NNE向展布的辽中1号和中央走滑断裂,两条断裂主要表现为伸展—走滑性质,平面上表现为弯曲的“S”形,且构成左阶排列。辽中南洼的古近纪早期的伸展沉降与后期走滑断裂派生的挤压应力是压扭构造带形成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古近纪孔店—沙三期辽中南洼伸展沉降,沙三末期的构造变革使得压扭构造带开始形成,古近纪晚期(Ed)辽中1号和中央走滑断裂表现为强烈的右旋走滑,两条断裂的左阶排列以及中央走滑断裂的“S”形弯曲在压扭构造带派生出构造挤压应力。此后,古近纪末期东营运动以及新近纪末期渤海运动的构造挤压对其进行了改造,压扭构造带下凹上凸,古近系东营组和新近系地层弯曲上拱。压扭构造带成藏条件优越,作为主要封堵断层的中央走滑断裂“S”形外凸增压部位断裂带紧闭、封堵能力强,有利于形成大中型油气藏。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辽东湾坳陷位于渤海湾盆地东北部,属于渤海湾盆地东部走滑带的一部分,构造线和油田分布以NNE向为主,构造性质以走滑为主兼张性(侯贵廷等,1998,2001),是渤海湾盆地最重要的油气产区和有利探区之一(徐长贵等,2010),油气成藏条件优越,油气藏主要集中在郯庐断裂带附近(龚再升等,20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永华;;烃源条件对渤海海域天然气富集的控制作用的新认识[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吴姗姗;刘容子;齐连明;梁湘波;;渤海海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7年

3 运倩茹;沈琴;;渤海海域主要油气藏油源、充注与运移的地球化学研究[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姜培海;徐长贵;杨波;;渤海海域油气勘探历史回顾与其重要意义[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5 张棣;徐兴平;王言哲;蒋文春;于舰;;沉垫自升式平台渤海深水区作业可行性研究[A];第十六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6 田立新;;地球物理技术在渤海海域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左银辉;邱楠生;;渤海海域热史及烃源灶演化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文志刚;唐友军;徐耀辉;李浮萍;别旭伟;;渤海海域中西部地区天然气成因类型与气源研究[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9 李宁;张庆河;;渤海海域表层硝酸盐含量变化分析[A];第九届全国河口海岸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任福安;殷佩海;;渤海海域船舶及相关作业的污染源调查[A];中国航海学会船舶机电专业委员会2000年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晓湖;渤海海域绿色航运政策研究课题通过评审[N];中国船舶报;2005年

2 通讯员 张春昌;“实施渤海海域绿色航运政策研究”通过评审[N];中国水运报;2005年

3 记者 林钺峰 实习记者 陈宗瑞;有效整合增强渤海海域管理服务能力[N];边防警察报;2008年

4 安蓓 张艺;渤海海域获油气发现[N];中国化工报;2009年

5 记者 安蓓 张艺;中国发现渤海海域新油气[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6 周志全 付强;泛渤海海域实现通信网络全面覆盖[N];人民邮电;2004年

7 安蓓 张艺;中国海油在渤海海域获得两个油气发现[N];中国石化报;2009年

8 特约记者 贾全欣;我国在渤海海域发现油气田群[N];中国改革报;2007年

9 孟雨;渤海是油库[N];中国矿业报;2000年

10 王敬东;渤海海域建立船污应急联动机制[N];中国交通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修鹏;渤海海域水色遥感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季有俊;渤海海域泥沙输运对季节性因素及地形变化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支鹏遥;主动源OBS探测及地壳结构成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高尔丁;渤海海域生态修复工程绩效评估及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王t,

本文编号:13114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13114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e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