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PACMANUS热液区Fe-Si-Mn羟基氧化物的成因及地球化学特征

发布时间:2017-12-23 01:32

  本文关键词:PACMANUS热液区Fe-Si-Mn羟基氧化物的成因及地球化学特征 出处:《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Fe-Si-Mn羟基氧化物 成因 地球化学特征 PACMANUS热液区


【摘要】:分析了东马努斯海盆PACMANUS热液区Roger’s Ruins和Roman Ruins两个热液点之间拖网取得的Fe-Si-Mn羟基氧化物样品的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含量。Fe-Si-Mn羟基氧化物样品的微量、稀土元素含量很低,Co/Zn比值较小,生长速率非常快,表明Fe-Si-Mn羟基氧化物样品具有明显的热液成因。大部分样品具有明显的正Ce异常(Ce/Ce*值为1.021~1.769),其Ce的正异常范围(lg 3Ce/(2La+Nd),0.008~0.229)低于典型水成成因的Ce的正异常范围(lg 3Ce/(2La+Nd),0.352~0.637),说明样品受到海水的影响较小。由于出现正Ce异常的样品主要集中在Fe羟基氧化物中,因此,稀土元素的正Ce异常主要受到Fe羟基氧化物的吸附作用和后期成岩作用的影响。TiO_2的含量以及Al/(Al+Fe+Mn)比值明显低于火山碎屑物质的TiO2的含量和Al/(Al+Fe+Mn)比值,表明样品中几乎没有火山碎屑物质的贡献。样品中高含量的Ba很可能来自散落于Fe-Si-Mn羟基氧化物样品中的重晶石以及钡镁锰矿。较高含量的Pb说明早期形成的硫化物并没有带走大量的Pb,相反这些Pb随热液流体喷出进入Fe-Mn羟基氧化物。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429700) 国家大洋重大专项课题(DY125-12-R-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25021;41476044;41306050) 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JQ200913)
【分类号】:P736.4
【正文快照】: 在不同的构造背景中,如洋中脊[1-2]、弧后盆地[3-6]、海山[7-13]中,广泛分布着大量无定形Fe-Si-Mn羟基氧化物。根据来源不同,Fe羟基氧化物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多金属硫化物风化产物,热液柱坠落物[14-15],以及低温弥散流沉淀产物[5,16-17]。根据成因不同,Mn羟基氧化物又可以分为

本文编号:13219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13219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a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