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气耦合模式CESM1中热带印度洋SST模拟偏差的来源分析
本文关键词:海气耦合模式CESM1中热带印度洋SST模拟偏差的来源分析 出处:《海洋科学进展》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热带印度洋SST偏差 隐式SST偏差 海气耦合模式CESM 大气-陆面模式 海洋-海冰模式
【摘要】:热带海表温度(SST)模拟偏差是困扰海气耦合模式发展的经典问题之一,其原因仍不完全清晰。针对海气耦合模式CESM1(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 version 1)模拟的热带印度洋SST偏差,我设计了单独大气-陆面模式、单独海洋-海冰模式以及海气耦合模式等一系列数值实验。在此基础上,采用大气-陆面模式和海洋-海冰模式隐式(implicit)SST偏差的分析方法,诊断了CESM1模拟的热带印度洋SST偏差的来源,并分析了大气模式和海洋模式中影响热带印度洋上层海温模拟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热带印度洋不同地区SST的模拟偏差来源,发现耦合模式CESM1中孟加拉湾SST模拟偏冷主要是由海洋-海冰模式中过强的垂直混合、平流作用等海洋动力偏差引起的。在阿拉伯海和赤道西印度洋,过多的潜热释放导致SST降低,大气-陆面模式模拟误差是这两个海域SST冷偏差的主要来源。对于赤道中印度洋,潜热通量偏差和垂直混合、平流作用等模拟误差共同影响上层海水温度,潜热释放偏少、海水垂直混合偏弱以及经向平流向南输送过多暖水使耦合模式模拟的赤道中印度洋SST出现暖偏差,而在赤道东印度洋,模拟的SST偏冷是由大气-陆面模式中短波辐射偏少和海洋-海冰模式中海水垂直混合过强引起的,潜热通量偏差影响较小。分析表明,耦合模式中海气相互作用只影响SST模拟偏差的大小,但不是引起SST偏差的根本原因。
【作者单位】: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区域海洋动力学与数值模拟功能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气耦合模式中热带SST偏差的来源与发展过程研究(41476023)
【分类号】:P732
【正文快照】: 2.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区域海洋动力学与数值模拟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237)印度洋作为亚洲季风区下垫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上层海水的热力状况作用于西南季风和东亚季风过程,对我国夏季降水和气温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1-6]。当前,海气耦合模式是研究气候变化、开展短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荣华;第二次海洋-大气耦合模式国际学术会议在比利时召开[J];大气科学;1989年03期
2 姚德良,谢正桐,李家春;禹城地区陆气相互作用耦合模式和观测研究[J];生态学报;2000年06期
3 李薇,俞永强;大气季节内振荡的耦合模式数值模拟[J];大气科学;2001年01期
4 姚德良,张强,杜岳,何圆球;红壤地区陆气耦合模式研究及其应用[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5 李清泉,丁一汇,张培群;一个全球海气耦合模式跨季度汛期预测能力的初步检验和评估[J];气象学报;2004年06期
6 王倩怡;张耀存;;P-σ区域海气耦合模式对中国东部地区降水的模拟[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7 李涛;周广庆;;一个东亚区域海气耦合模式初步结果[J];科学通报;2010年09期
8 张志远;宋顺强;刘利;杨广文;张权;王燕;;浪流耦合模式数值模拟及检验分析[J];海洋技术;2011年04期
9 陈克明,,张学洪,金向泽,俞永强,郭裕福;一个用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海洋大气环流耦合模式Ⅱ.模式气候漂移和增强温室效应的初步分析[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7年04期
10 金音,孙照渤;用简化的海—气耦合模式模拟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素香;张耀存;;区域海气耦合模式对我国夏季气候特征的模拟[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气候系统模式发展与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2 周林;关皓;;南海中尺度大气-海浪耦合模式的初步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中尺度天气动力学、数值模拟和预测”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3 胡轶佳;李荔珊;钟中;刘喜迎;;区域海气耦合模式和非耦合模式对东亚夏季气候的模拟——以1998年夏季为例[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提高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江苏省气象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林惠娟;钱永甫;;区域海气耦合模式的研制及东亚夏季风的模拟[A];第六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5年
5 林惠娟;钱永甫;;区域海气耦合模式对1998年东亚夏季气候的模拟检验[A];第二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赵其庚;;海气耦合模式对短期气候的模拟研究和预测试验[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7 肖潺;俞永强;;保形平流方案在耦合模式中的作用[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气候系统模式发展与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8 刘磊;费建芳;章立标;;台风条件下一种新的浪流相互作用参数化方法在耦合模式中的应用[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2热带气旋[C];2011年
9 刘磊;费建芳;郑静;;区域海气耦合模式在“珊珊”台风中的应用[A];第七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10 岳彩军;陆维松;;Zebiak-Cane海气耦合模式初始强迫风场的改进[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分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李大庆;我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的电子耦合模式[N];科技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古红萍;湖气耦合模式的发展及其应用[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3年
2 夏长水;基于POM的浪流耦合模式的建立及其在大洋和近海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3 郑辉;北京大学陆气耦合模式的研发及检验[D];北京大学;2014年
4 张进峰;区域海—气—浪耦合模式改进及航海仿真应用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5 宋振亚;波致混合对气候模式中赤道SST的影响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6 岳彩军;Zebiak-Cane海气耦合模式的改进及对1997/1998 El Nino事件的模拟与诊断分析[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7 孙明华;GRAPES-ECOM-si区域海气耦合模式的发展及其对热带气旋强度预报的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3年
8 汪方;NCC/IAP T63海气耦合模式云辐射参数化方案的改进及其在气候模拟中的应用[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5年
9 刘斌;大气—海浪耦合模式的物理基础及数值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任丹琴;海浪破碎的数值研究及其在海气耦合模式系统中的应用[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6年
2 林谌;大气—海洋—海浪实时耦合模式的建立及应用[D];天津大学;2014年
3 冯云钰;基于氮磷减排的设施蔬菜—稻田耦合模式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4 杨静思;波流实时耦合模式的建立及应用[D];天津大学;2012年
5 刘岩松;一个简单的印—太海气耦合模式[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6 李志强;一个耦合模式模拟的印度尼西亚贯穿流[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7 亓春霞;中尺度海—气耦合模式MM5V3/ECOM-si对黄东海入海气旋的模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3286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1328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