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能滑翔机理论和数值计算研究现状
本文关键词:波浪能滑翔机理论和数值计算研究现状 出处:《舰船科学技术》2016年1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波浪能滑翔机 多体系统动力学 水动力学 研究进展
【摘要】:波浪能滑翔机是一款基于波浪能驱动的自主海洋移动监测平台,将波浪作用于海面浮体的升沉运动转化为前进运动,可实时、大范围、长时间完成不同海况下的海洋监测。文中首先介绍波浪能滑翔机的结构组成、运动原理以及在海洋观测中的应用,接着主要论述近年来国内外波浪能滑翔机理论和数值计算研究内容,并基于国内外波浪能滑翔机多体系统动力学和水动力学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我国在波浪能滑翔机水动力方面存在的不足及其今后重点研究的建议。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4AA09A507)
【分类号】:P715;P743.2
【正文快照】: 波浪能滑翔机是由美国Liquid Robotics公司经过4年研发于2009年成功完成美国西海岸的长距离海试,现已扩展混合动力(SV3)、极地海洋调查(Pac-X)等多个型号[1,2]。波浪能滑翔机不同于传统小尺度通过携带电池作为主要能源的海洋观测平台,它将水下滑翔机与水面船舶结合成为一种完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波浪能独立稳定发电与制淡系统[J];水产科技;2010年Z1期
2 本刊编辑部;;波浪能协奏曲[J];能源与节能;2012年01期
3 张松;刘富铀;张滨;马治忠;姜波;;我国近海波浪能资源调查与评估[J];海洋技术;2012年03期
4 闻斌;薛彦广;张芳苒;赵越超;;中国海波浪能资源分析[J];海洋预报;2013年02期
5 王晓明;尚建忠;张志雄;;双浮体波浪能转换装置中重心布置对波浪能吸收影响分析[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6 余志;在挪威研究波浪能[J];海洋工程;1996年04期
7 ;从水下开发利用波浪的能量[J];中国乡镇企业信息;1997年01期
8 林刚;郑崇伟;孙岩;杨松;贾晨;;中国海波浪能资源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J];海洋预报;2013年06期
9 王绿卿;冯卫兵;唐筱宁;龚政;;中国大陆沿岸波浪能分布初步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4年05期
10 盛松伟;游亚戈;马玉久;;一种波浪能实验装置水动力学分析与优化设计[J];海洋工程;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颖;吴成东;董再励;李孟歆;;基于虚拟样机的波浪能驱动系统仿真研究[A];创新沈阳文集(A)[C];2009年
2 赵凌志;彭燕;沙次文;许玉玉;李然;刘保林;李建;;液态金属磁流体波浪能直接发电演示装置的数值分析[A];第二届全国海洋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建;彭燕;赵凌志;刘保林;沙次文;许玉玉;李然;李雪临;;液态金属磁流体波浪能直接发电试验研究[A];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海洋能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4 赵海涛;徐伟;郝春玲;沈家法;孙志林;宁德志;;底铰摇板式波浪能装置的水动力特性[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11年
5 李靖;周林;郑崇伟;陈晓斌;;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波浪能资源评估[A];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倪歆韵;缪泉明;;浮子参数对波浪能吸收效能的影响分析[A];第二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11年
7 杨忠良;施伟勇;张俊彪;叶钦;;浙江近海自然海况条件下波浪能统计分析[A];第十六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8 张颖;李孟歆;侯亮;;基于惯性摆的波能获取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A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9 张大海;李伟;林勇刚;鲍经纬;黄炜;;双行程做功波浪能液压传动系统设计及仿真研究[A];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孙晓晶;;海洋能开发利用的新技术概览[A];第二届全国海洋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霞;新式船只能从波浪中捕捉能源[N];科技日报;2011年
2 赵琳琳 译 美国《纽约时报》;走向商业化的波浪能[N];中国石化报;2012年
3 记者 张建列 通讯员 谢舜源;新型漂浮式波浪能装置成功发电[N];广东科技报;2013年
4 何方;首座波浪能稳定发电系统面世[N];中国环境报;2005年
5 高 琳 唐 晗;我国海洋能源开发又有突破性进展[N];中国海洋报;2005年
6 杨现庆;科学家欲用波浪能替代石油[N];中国社会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王晓苏;波浪能开发进入业界视野[N];中国能源报;2009年
8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罗续业;世界先进的波浪能技术[N];中国海洋报;2010年
9 施纬;开发利用新能源的新途径[N];中国信息报;2011年
10 本报实习记者 刘泽强 通讯员 任永华;向海洋波浪要电能[N];中国海洋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晓明;基于横摇运动的微型波浪能吸收机理与转换装置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凤银;多点阵列式波浪能液压发电系统的匹配设计与模拟仿真[D];集美大学;2015年
2 李海龙;弹性储能鸭式波浪能采集转换器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杨伟鹏;海上波浪能与风能互补发电平台的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4 刘崇期;兼具波浪能提取功能的浮式防波堤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5 张宇;浮力摆式波浪能转化装置的数值模拟[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6 刘鑫;波流耦合作用下的青岛海域海洋能资源评估[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7 范海荣;多尺度波浪数值模拟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8 王东;组合型振荡浮子布置的优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9 裴丽;海上风能与波浪能综合研究利用[D];天津大学;2012年
10 黄晶华;振荡浮子液压式波浪能利用装置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367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1336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