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太平洋赤道不稳定波强度变化及其与ENSO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12-28 12:11

  本文关键词:太平洋赤道不稳定波强度变化及其与ENSO的关系 出处:《热带海洋学报》201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赤道不稳定波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 卫星海表温度 季节内 赤道太平洋


【摘要】:文章利用1991—2015年卫星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研究了太平洋赤道不稳定波(tropical instability waves,TIWs)强度变化特征及其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的关系。首先采用带通滤波法将TIWs强度量化为赤道东太平洋SST的季节内(20~50d)波动振幅,发现强TIWs分布于尼诺3(Ni?o3)区域(150°W—90°W,5°S—5°N),平均强度达到0.2℃,赤道至3°N之间甚至超过0.35℃,在赤道南侧TIWS相对较弱,只在1998、2007、2010年3个拉尼娜(La Ni?a)年冬季达到0.2℃。文章不但证实La Ni?a年TIWs较强、厄尔尼诺(El Ni?o)年TIWs较弱的规律,而且发现TIWs强度与ENSO并非同相变化,TIWs强度变化超前ENSO 2~3个月,这是TIWs与Ni?o3区SST对ENSO相关赤道动力、热力过程反应时间差异所致,TIWs强度与赤道表层纬向流剪切强度以及冷舌锋面强度呈同期正相关,而Ni?o3指数滞后这2项指标2~3个月变化,三者都是ENSO循环的一部分。这意味着能够用卫星观测的TIWs活动(如SST)提前表征ENSO的位相和强度。
[Abstract]:Based on 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from 1991 to 2015, we studied the intensity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opical Instability Waves (TIWs) in the Pacific Ocea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El Nino Southern oscillation phenomenon (El Ni o-Southern Oscillation). First, using band-pass filtering method for TIWs quantification of the equatorial eastern Pacific SST intraseasonal (20~50d) wave amplitude, strong TIWs distribution in Nino 3 (Ni? O3) region (150 - 90 degrees W degrees W, 5 degrees S and 5 degrees N), the average intensity reached 0.2 degrees, between the equator to 3 degrees N or even more than 0.35 degrees south of the equator, the TIWS is relatively weak, only in 1998, 2007, 2010 3 La Nina (La Ni? A) in winter to reach 0.2 degrees. This paper not only confirmed La Ni? A TIWs, El Nino years strong (El Ni? O) TIWs weak rules, and found that TIWs and ENSO did not change in strength, TIWs strength changes ahead of ENSO 2~3 months, this is TIWs and Ni? O3 SST ENSO related to the thermal and dynamic process of reaction time difference due to the TIWs intensity and the equatorial surface zonal flow shear strength and the strength is over the cold tongue front is related to the Ni? O3 index lag changes the 2 indexes of 2~3 months, three are part of the ENSO cycle. This means that TIWs activities (such as SST) can b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phase and intensity of ENSO in advance.
【作者单位】: 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6009、41521005、41525019) 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XDA11010103)~~
【分类号】:P732
【正文快照】: 赤道不稳定波(TIWs)由赤道海洋内部不稳定性所引发,通常表现为卫星海表温度(SST)的锯齿状波动(Chelton et al,2000),在赤道东太平洋和赤道东大西洋最为明显。文中主要讨论赤道东太平洋的TIWs(图1)。春末夏初TIWs于赤道东太平洋90°W附近增强并向西传播,波长约为1000~2000km,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萍,尹辅朝;ENSO对云南气候的影响[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吴自库;姜德民;曹红妍;;一类海-气振子ENSO模型的同伦分析解法[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7年16期

3 薛峰;何卷雄;;外热带大气扰动对ENSO的影响[J];地球物理学报;2007年05期

4 徐同;郭品文;;中国冬季气温对ENSO的非线性响应特征[J];气象与减灾研究;2007年04期

5 费宏伟;费松;郑扬;杨庆萍;;洪泽湖地区冬季温度与ENSO事件关系[J];气象科学;2008年S1期

6 何溪澄;丁一汇;何金海;;东亚冬季风对ENSO事件的响应特征[J];大气科学;2008年02期

7 ;Decadal variability of the IOD-ENSO relationship[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8年11期

8 沈桂凤;吴洪宝;韦莹莹;刘学华;;热带对流活动及其与ENSO关系的非线性特征[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徐辉;段晚锁;;What Kind of Initial Errors Cause the Severest Prediction Uncertainty of El Nin泺o in Zebiak-Cane Model[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8年04期

10 薄燕青;吴洪宝;;ENSO年份的确定及其典型事件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2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璐;孙丞虎;任福民;袁媛;江静;;一种综合监测两类不同分布类型ENSO事件指标的研究[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5气候预测新方法和新技术[C];2011年

2 曹璐;孙丞虎;任福民;袁媛;江静;;两类ENSO事件监测指标的研究[A];第八届长三角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李熠;杨修群;;年际尺度北太平洋副高对ENSO事件的触发作用[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预测与公共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杨庆萍;王苏;高中卫;郑扬;;ENSO事件与洪泽湖月进湖水量关系[A];第二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何凤翩;陈红梅;郑选军;;绍兴市夏季温度与ENSO的年际及年代际相关分析[A];平安浙江气象保障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董兆俊;;ENSO事件非平稳性和复杂性定量表征研究[A];第八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3年

7 董兆俊;王彦磊;薛彦广;李杰;;ENSO事件非平稳特性检测与定量表征研究[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4 极端气候事件和灾害风险管理[C];2014年

8 ;The ENSO effect on eastern China rainfall in the following early summer[A];第七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9 林爱兰;;大气季节内振荡与ENSO关系的进一步研究(英文)[A];第七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10 陈锦年;王宏娜;吕心艳;;西太平洋暖池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ENSO的关系[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翟盘茂 赵宗慈;ENSO监测和预测系统[N];中国气象报;2001年

2 通讯员 张培群;冷静看待持续的厄尔尼诺“热”[N];中国气象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璐;两类ENSO事件的监测及大气的响应[D];南京大学;2011年

2 韩文韬;近50年中国冬夏气温对ENSO响应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3 张键;ENSO事件对中国气候的影响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4 赵亚锋;基于延时相关性的我国降水对ENSO事件响应分析[D];兰州交通大学;2014年

5 夏冬冬;1920—2000年全球陆地降水与ENSO关系的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6 肖莺;印度洋偶极子与ENSO的关系以及对中国降水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7 王慧;1956-2011年环渤海地区气候的变化特征及其与ENSO的相关性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徐小玉;ENSO与青藏高原地表热力关系及所引起的下游效应[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5年

9 王素;四类ENSO事件对东南亚降水异常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5年

10 张灿;ENSO与COWL对全球气温影响分析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459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13459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a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