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长江口低氧区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及其环境意义

发布时间:2017-12-29 23:27

  本文关键词:长江口低氧区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及其环境意义 出处:《环境科学》2017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磷形态 低氧 富营养化 沉积物 长江口


【摘要】:磷是长江口外邻近海域潜在的限制性营养元素,沉积物中磷的转化与保存对于指示区域环境变化和物质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长江口外低氧区和非低氧区柱状沉积物中磷和氧化还原敏感参数的分析,探讨了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及其环境意义.研究表明,Detr-P是沉积物中磷主要的赋存形态;其次是Org-P、Fe-P和Auth-P,Exch-P对总磷的贡献5%;磷的含量与分布受陆源输入和早期成岩作用的影响;活性磷组分在沉积-保存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形态转化,Auth-P主要来源于Fe-P和Org-P的转化.长江口低氧区沉积物中磷的保存与陆源输入和水体环境变化密切相关,磷的形态能够较好地反映区域环境变化.低氧区与非低氧区沉积物中活性磷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突出表现在低氧区沉积物具有更高的C/P值.研究区域内DRP的释放通量为0.90~1.13μmol·(cm~2·a)~(-1);磷的埋藏效率高于70%,其中Detr-P的埋藏效率约为100%,Fe-P和Org-P分别为38%和26%.Auth-P是活性磷最主要的埋藏形态,大约51%的Auth-P来源于Fe-P和Org-P的转化.长江口低氧区磷的埋藏效率低于东海内陆架海域,低氧现象降低了磷的埋藏效率,并可能对富营养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产生深远影响.陆源输入的变异显著影响长江口沉积物中磷的组成,流域磷的输入与河口初级生产和低氧等一起深刻影响着长江口磷的循环模式.
[Abstract]:......
【作者单位】: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GY0216Q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609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山东省人民政府海洋科学研究中心联合资助项目(U1606401)
【分类号】:X55
【正文快照】: 富营养化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1,2];近岸富营养化加剧的水体低氧现象是近几十年来海洋科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2~4].低氧显著地影响了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突出表现在改变区域生源要素循环过程及生态系统的功能[3~5],并诱发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3~6].磷(P)是海洋环境中限制性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赵晨英;臧家业;刘军;孙涛;冉祥滨;;黄渤海氮磷营养盐的分布、收支与生态环境效应[J];中国环境科学;2016年07期

2 金晓丹;吴昊;陈志明;宋红军;何义亮;;长江河口水库沉积物磷形态、吸附和释放特性[J];环境科学;2015年02期

3 韦钦胜;于志刚;夏长水;臧家业;冉祥滨;张学雷;;夏季长江口外低氧区的动态特征分析[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1年06期

4 刘录三;李子成;周娟;郑丙辉;唐静亮;;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赤潮时空分布研究[J];环境科学;2011年09期

5 何会军;陈洪涛;姚庆祯;秦延文;米铁柱;于志刚;;Behavior of different phosphorus species in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J];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2009年04期

6 李道季 ,吴莹 ,张经 ,梁俊 ,黄大吉;Oxygen depletion off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Estuary[J];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2002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诒然;高勤峰;董双林;温彬;;不同规格刺参的生物扰动作用对沉积物中磷赋存形态及吸附特性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9期

2 刘慧;姚鹏;孟佳;王金鹏;赵彬;;基于水淘选分级的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和迁移转化[J];海洋学报;2017年08期

3 龚松柏;高爱国;倪冠韬;朱旭旭;张延颇;侯昱廷;;中国部分河口及其近海水域缺氧现象研究[J];水资源保护;2017年04期

4 刘宁宁;;近50年长江流域建坝与营养盐物质输送研究进展[J];环境化学;2017年07期

5 周钦;马增岭;袁兴伟;沈盎绿;;米氏凯伦藻生长对磷的响应及其吸收动力学研究[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6 区又君;陈世喜;王鹏飞;李加儿;温久福;王雯;谢木娇;;低氧环境下卵形鲳湽的氧化应激响应与生理代谢相关指标的研究[J];南方水产科学;2017年03期

7 廖一波;寿鹿;汤雁滨;曾江宁;高爱根;陈全震;严小军;;Macrobenthic assemblag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estuary (Yangtze River, China) and adjacent continental shelf relative to mild summer hypoxia[J];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2017年03期

8 LU Wenhai;XIANG Xianquan;YANG Lu;XU Yan;LI Xiao;LIU Shuming;;The temporal-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changes of dissolved oxygen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and its adjacent waters for the last 50 a[J];Acta Oceanologica Sinica;2017年05期

9 罗玉红;聂小倩;李晓玲;戴泽龙;胥焘;黄应平;;香溪河沉积物、间隙水的磷分布特征及释放通量估算[J];环境科学;2017年06期

10 LI Peng;SHI Benwei;WANG Yaping;QIN Weihua;LI Yangang;CHEN Jian;;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ffshore currents in the Changjiang(Yangtze River) estuarine waters based on buoy observations[J];Acta Oceanologica Sinica;2017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军;臧家业;张丽君;孙涛;于志刚;冉祥滨;;黄海硅的分布与收支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6年01期

2 RAN XiangBin;CHE Hong;ZANG JiaYe;YU YongGui;LIU Sen;ZHENG LiLi;;Variability in the composition and export of silica in the Huanghe River Basin[J];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2015年11期

3 卞少伟;孙韧;梅鹏蔚;张震;刘宪斌;;2013年春夏季天津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J];水生态学杂志;2015年01期

4 苑明莉;孙军;翟惟东;;2012年秋季渤海和北黄海浮游植物群落[J];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5 高嵩;范士亮;韩秀荣;李艳;王婷;石晓勇;;浒苔绿潮与南黄海近岸海域水质的关系[J];中国环境科学;2014年01期

6 韦钦胜;傅明珠;李艳;王保栋;于志刚;;南黄海冷水团海域溶解氧和叶绿素最大现象值及营养盐累积的季节演变[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3年04期

7 江辉煌;刘素美;;渤海沉积物中磷的分布与埋藏通量[J];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01期

8 张志锋;贺欣;张哲;韩庚辰;王燕;王立军;;渤海富营养化现状、机制及其与赤潮的时空耦合性[J];海洋环境科学;2012年04期

9 米铁柱;姚庆祯;孟佳;张晓琳;刘淑民;;2011年春、夏季黄海、东海营养盐分布特征研究[J];海洋与湖沼;2012年03期

10 刘敬伟;李富祥;刘月;张亮;程岩;;鸭绿江下游径流时序变化特征研究[J];人民黄河;2011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兆年;低氧与健康研究[J];中国基础科学;2003年05期

2 张哲;张志锋;韩庚辰;王燕;王立军;贺欣;;长江口外低氧区时空变化特征及形成、变化机制初步探究[J];海洋环境科学;2012年04期

3 左清清;姚娜;董坤哲;叶绍辉;马月辉;;低氧适应的线粒体调控机制研究进展[J];畜牧兽医学报;2013年07期

4 周兆年,王利华,袁锋,姜楞,潘翠珍,何军;长期居住海平后藏族经受急性减压低氧时的心泵和呼吸功能[J];科学通报;1992年03期

5 陈铭,,周兆年;间歇性低氧对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J];生命科学;1996年05期

6 ;低氧健身[J];青年科学;2004年08期

7 李止戈,贺登焰;低氧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应用[J];自然杂志;2000年02期

8 吕国蔚;低氧适应的进化[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9 张翠萍,谢印芝,张延坤,张东祥,陈鹏;离体淋巴细胞经低氧及低氧预处理后免疫指标的变化[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4年03期

10 雷雨;;低氧在健康促进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秦岭;文赛兰;井然;宋智;李岑;向阳;;间歇性低氧对小鼠瘦素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A];湖南省生理科学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2 陈学群;杜继曾;;低氧脑-内分泌网络作用[A];中国生理学会第23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0年

3 郭世荣;李式军;李娟;解卫华;;根际低氧逆境的危害和蔬菜作物的耐低氧性研究进展[A];中国园艺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4 景孝堂;范文红;吴燕;杨应忠;范明;;神经发育中低氧相关新基因的筛选[A];中国生理学会第六届应用生理学委员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5 杜继曾;陈学群;张颖沙;刘健翔;许宁一;张家兴;;低氧下生长发育抑制与认知功能促进的调节机制[A];中国生理学会第五届比较生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单淑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低氧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马子敏;范明;;低氧损伤与离子通道[A];2003’离子通道、受体与信号转导专题研讨会专辑[C];2003年

8 李海生;陈金武;朱玲玲;赵彤;赵惠卿;马兰;丁爱石;范明;;不同程度持续低氧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作用[A];中国生理学会第六届应用生理学委员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9 彭兆云;孙学军;练庆林;蒋春雷;;高压氧预处理提高小鼠耐低氧能力的实验研究[A];中国生理学会第六届应用生理学委员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10 洪欣;尹昭云;谢印芝;吕永达;;低氧时肺动脉内皮细胞功能变化及其在肺水肿发生中的作用[A];中国生理学会第六届全国青年生理学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本报记者 周仲全;窒息的海洋[N];辽宁日报;2008年

2 ;低氧健身好处多[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3 王雪飞;间歇性低氧对学习记忆有利[N];健康报;2004年

4 李庆;健身新概念:低氧运动[N];工人日报;2000年

5 记者 马芳;地下鼠低氧生存源自基因突变[N];南方日报;2014年

6 北京体育大学科研中心教授 胡扬;低氧运动也很棒[N];健康报;2010年

7 健康时报记者 叶依;睡几天“低氧屋”也能减肥?[N];健康时报;2008年

8 记者 严存义 周丹波;高原低氧关注健康[N];甘肃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超;涎腺腺样囊性癌中低氧与自噬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纪志鹏;低氧预处理诱导的HIF-1α可促进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糖代谢并保护线粒体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叶巧;Tat-NGB低氧神经保护作用机理研究及低氧相关模型探索与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6年

4 张森;低氧右心室在压力/容量超负荷条件下的适应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5 周洋;miR-199a-5p在慢性缺氧心肌内质网应激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6年

6 许晓玲;抑制CapG基因预防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7 游咏;低氧状态下肌红蛋白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D];南华大学;2016年

8 张培;低氧调控糖皮质激素受体α表达及核转位的分子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9 童大力;HIF/PHF8/AR轴在去势抵抗前列腺癌发生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6年

10 谢惠春;三种小型哺乳动物低氧适应生理生化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姗姗;低氧预处理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脏的修复作用[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严卫亚;低氧预处理MSCs通过Pim-1高表达抑制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3 王慧娟;低氧对团头鲂生理生化指标及低氧应答基因表达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4 吴鑫杰;低氧对团头鲂细胞凋亡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5 寇蓬;Twist在低氧微环境中宫颈癌顺铂耐药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6 李锦松;金丝桃苷对低氧时大鼠认知功能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抗氧化应激损伤机制[D];广东药学院;2015年

7 郭佳;宫内生理性低氧微环境对哺乳动物胚胎早期肾脏发育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4年

8 张振中;低氧处理对不同年龄段C57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9 张建明;低氧下cyclinB1表达与肝癌细胞对Hsp90抑制剂17-DMAG耐药性的关系探讨[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10 吴国瑞;低氧微环境对脑星形胶质细胞凋亡及对BCL-2表达的影响[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523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13523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9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