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锈层微生物对碳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内锈层微生物对碳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研究 出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形势进一步加剧,海洋成为现在以及未来发展的重要场所。由于溶解了多种物质,海水性质因此更加特殊,其高盐分的特征使得材料容易受到侵蚀。而海洋腐蚀是制约海洋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不仅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更会引发不必要的灾难,损失不可估量。微生物广泛存在于海洋环境中,微生物腐蚀是海洋腐蚀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硫酸盐还原菌,铁细菌,锰氧化细菌等微生物都是海洋环境中引起金属材料腐蚀的重要微生物类群。随着海洋腐蚀的研究深入,微生物腐蚀机理等研究也开启了新的格局,为微生物腐蚀防治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本论文尝试从天然海水环境中浸泡过的碳钢锈层中分离出腐蚀相关性纯微生物,对可培养微生物多样性做相应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包括好氧菌、硫酸盐还原菌和铁细菌)对碳钢腐蚀行为的影响。分别用2216E和PGC从碳钢锈层中分离出21株和13株细菌,并进一步对该锈层中可培养的细菌做了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碳钢锈层中有丰富的微生物类群,其中,无芽孢杆菌属占有最大比例。通过腐蚀失重实验,电化学实验以及表面分析技术研究了内锈层中微生物对碳钢的腐蚀,研究发现好氧菌对碳钢的腐蚀行为影响较小,主要是通过降低介质中氧气的浓度,减小氧的去极化而抑制碳钢的腐蚀。纯种硫酸盐还原菌能够极大的提高碳钢的腐蚀速率,其存在下点蚀现象严重,相对而言,混合的硫酸盐还原菌并不能明显增加碳钢腐蚀,并且从失重实验反应其腐蚀速率还有略微减小。铁细菌在浸泡的短期内,加速碳钢腐蚀,但后期腐蚀速率反而减小。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shortage of resources environmental deterioration of the situation further exacerbated,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ocean is now becoming an important place. Due to a variety of substances dissolved in seawater, so the more special properties, the high salinity characteristics that make the material susceptible to erosion. The marine corros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ine industry, not only caused a huge waste more resources will lead to unnecessary disaster, immeasurable loss. Microorganisms are ubiquitous in the marine environment, microbial corros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arine corrosion. The sulfate also pathogenic bacteria, iron bacteria, Manganese Oxidizing Bacteria and other microorganisms are caused by microbial corrosion of metal materials in the marine environment. With the study of ocean the in-depth study of microbial corrosion, corrosion mechanism also opened a new pattern, provides the necessary physical work for the prevention of microbial corrosion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sis. Correlation between microbial separation corrosion rust layer of carbon steel out from natural seawater soaked in the culturable microbial diversity do the corresponding analysis, and further study the different types of microorganisms (including aerobic bacteria, 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 and iron bacteria) influence on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carbon steel respectively. With 2216E and PGC from the rust layer of carbon steel in 21 strains and 13 strains of bacteria, and further to the rust layer of bacteria do phylogenetic analysis 16S rDNA 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abundant microbial populations, the rust layer of the carbon steel, bacteridium have the largest proportion. The corrosion weight loss the electrochemical experiments and surface analysis techniques of microbial corrosion in the inner rust layer of steel,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smaller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aerobic bacteria on carbon steel, mainly through the decrease in the concentration of medium oxygen gas To reduce corrosion, polarization of oxygen and inhibit carbon steel. Pure 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corrosion rate of carbon steel, the presence of pitting phenomenon is serious, relatively speaking, mixed 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 can not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corrosion of carbon steel, and the corrosion rate of the weight loss test reaction and iron bacteria in soaking decreases slightly. In the short term, to accelerate the corrosion of carbon steel, but the corrosion rate decreases.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75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继周;张晓军;;海水中钢铁锈层的微生物成因及其环境效应[J];高校地质学报;2007年04期
2 栾鑫;段继周;池振明;;青岛近海碳钢锈层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S1期
3 李言涛,侯保荣,李久青;利用穆斯堡尔谱对普碳钢在海洋各腐蚀区带锈层的研究[J];海洋科学集刊;1996年00期
4 杨德钧,屈祖玉,李寿康;E_2钢在真空制盐介质中锈层的研究[J];海洋科学;1985年04期
5 王祥珍,吴林兴,李传荣,陈虹勋;平台钢锈层的电子探针微束分析[J];热带海洋;1994年01期
6 汪川;王振尧;柯伟;;Q235钢在潮湿SO_2环境中的初期腐蚀锈层的表征[J];科学通报;2008年23期
7 杨晓梅;大气腐蚀研究中钢锈层的光谱分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0年03期
8 侯保荣,李言涛,李久青;钢铁在海水、海泥中锈层的穆斯堡尔谱的研究——Ⅱ.A_3钢与16Mn钢在海水、海泥中锈层的穆斯堡尔谱[J];海洋科学集刊;1998年00期
9 周东辉;吴善宏;肖丽;王宏义;胡家元;;碳钢在海水淡化一级反渗透产水中的腐蚀行为[J];腐蚀与防护;2012年12期
10 ;修农机拆卸螺钉有技巧[J];科技致富向导;2009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邹妍;王佳;张琳琳;白强;孔祥峰;彭欣;;海洋环境中碳钢表面锈层的性质及研究方法[A];高性能防腐蚀涂装及表面保护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第16届全国表面保护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全成;;界面平直化和离子选择性对耐候钢锈层形成过程的影响[A];腐蚀与防护青年学者走入宝钢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4年
3 张全成;;耐候钢表面保护性锈层的形成机理研究[A];海峡两岸第二届工程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刘朝;匡飞;崔磊;;锈层下金属的腐蚀行为研究[A];2010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0年
5 何建新;魏薇;周漪;肖敏;;海洋大气环境下碳钢腐蚀锈层电化学行为研究[A];2010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0年
6 王佳;邹妍;郑莹莹;彭欣;;锈层覆盖碳钢腐蚀电化学行为[A];2010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0年
7 董俊华;柯伟;;Mn-Cu-P耐候钢锈蚀规律及其锈层结构与性质关系的研究[A];2010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0年
8 董俊华;刘国超;韩恩厚;柯伟;;Mn-Cu耐候钢耐蚀性能与锈层特征[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董杰;任海鹏;王立军;刘春明;;耐候H型钢耐腐蚀性的研究[A];2008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甘肃省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庆;耐侯钢防腐蚀技术研究有新进展[N];中国冶金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邹妍;海水中锈层覆盖碳钢的腐蚀电化学行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任安超;高强度耐蚀钢轨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3 卢玉琢;铁锰氧化菌及硫酸盐还原菌在典型水环境中对金属腐蚀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4 李伟;激光清洗锈蚀的机制研究和设备开发[D];南开大学;2014年
5 米丰毅;稀土对低碳结构钢耐工业及海洋大气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6 彭欣;海水环境中带锈碳钢腐蚀电化学行为及相关参数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金东;薄壁高强度桩管钢的腐蚀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2 刘海霞;内锈层微生物对碳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6年
3 刘朝;紫外光下锈层光电催化效应对腐蚀行为影响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4 王秀静;金属材料大气环境早期腐蚀行为及锈层演化机制研究[D];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13年
5 戚欣;Q235钢在舟山海域的腐蚀行为及微生物影响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张丹丹;模拟大气气溶胶对Q345钢腐蚀影响的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5年
7 石振家;耐候钢表面锈层稳定化处理技术的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5年
8 栾鑫;海水中钢铁和防污涂层表面细菌群落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9 金铎;耐候桥梁钢的组织性能及耐腐蚀机理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10 罗睿;Q235和09CuPCrNi-A大气腐蚀早期锈层演化研究[D];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14年
,本文编号:13569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1356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