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资源环境耦合评价研究
本文关键词:福建省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资源环境耦合评价研究 出处:《集美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海洋产业集聚 区域资源环境 灰色关联分析 耦合分析
【摘要】:21世纪以来,围绕海洋资源的开发逐渐成为滨海国家抢占未来世界经济发展制高点的机遇,而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也凸显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决心。海洋产业集聚发展带来的集聚效益能够有效带动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是海洋产业发展的有效模式,但也具有局限性,其发展同样受到资源环境的制约。唯有综合考虑海洋产业集聚发展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才能实现海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海洋强国梦”。福建省作为我国的海洋大省,区位条件优越,海洋资源丰裕,具备巨大的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在“海洋强国梦”以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福建省如何实现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资源环境协调互动发展尤为重要。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后,本文首先对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详细探讨海洋产业集聚与资源环境的耦合作用机理;其次分析了区域资源环境下福建省海洋产业集聚的现状;再次,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海洋产业集聚与资源环境系统的耦合作用进行实证检验;然后,引入耦合发展评判模型,进一步对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进行测定;最后,提出了提升福建省海洋产业集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海洋产业集聚系统和资源环境系统各因素间的耦合关系在中等相关关系以上,耦合协调类型处于初级协调和中级协调间徘徊,在耦合机制中整体处于中等水平,耦合关系要想向更高的耦合类型跨越,关键在于集聚结构的调整优化。今后,福建省应当通过推动海洋产业集聚升级、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等方面的措施,进一步提升两系统间的协调发展水平。
[Abstract]:Since 21th century, the exploitation of marine resources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opportunity for coastal countries to seize the commanding point of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The strategy of "ocean power" in our country also highlights the determination of developing marine economy. The agglomeration benefits brought by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industry agglomeration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economy. It is an effective mod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industry, but also has its limitations, its development is also restricted by th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Only the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nd region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marine cause and realize the dream of "ocean power", Fujian Province, as a big marine province in China, has superior location conditions and abundant marine resources. With great potential for marin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dream of ocean power"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arin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background. How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marine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nd region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Fujian Provinc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fter combing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lated research literature, this paper first defines the related concepts. The coupling mechanism between marine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s discussed in detail. Secondl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arine industry agglomeration in Fujian Province under the regional resource environment. Thirdly, the coupling effect of marine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nd resource environment system is tested by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Then, the coupling development evaluation model is introduced to measure the coupling and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degree of the two systems. Finally.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marine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Fujian Province are put forward.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rine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system and the resource environment system in Fujian Province is above the middle correlation. The type of coupling coordination is hovering between primary coordination and intermediate coordination, and the whole coupling mechanism is at the middle level. The key of coupling relationship is the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agglomeration structure in the future if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wants to leap to a higher coupling type. Fujian Province should promote the marine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nd upgrade, build marin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other measures to further enhance the level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two systems.
【学位授予单位】:集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74;X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克东,战德坤;海洋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J];山东经济;2001年01期
2 潘义勇;海洋产业与21世纪的中国经济[J];学海;2001年02期
3 王加林;简述挪威海洋科技发展战略与海洋产业的发展[J];海洋技术;2003年03期
4 郑伟民;福建省海洋资源与海洋产业开发的研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于谨凯;张婕;;海洋产业政策类型分析[J];海洋信息;2007年04期
6 金英;;基于海洋产业创新发展框架的海洋产业规划初探[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8年11期
7 胡俊峰;;江苏海洋产业价值链的延展与深化研究[J];科学经济社会;2011年03期
8 宋欣茹;;大连海洋产业发展分析及结构优化升级对策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年11期
9 高源;杨新宇;徐慧超;;环渤海地区海洋产业经济比较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2年03期
10 魏婷;于保华;李双建;;我国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本良;;构建我国海洋产业发展的保障体系[A];第六届广东海洋湖沼学会、第五届广东海洋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2 丁晓芹;方春洪;吴姗姗;;我国区域海洋产业布局与优势分析[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3 栾维新;韩增林;王茂军;;我国海洋产业高技术化的“瓶颈”与对策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4 宿涛;刘居艳;文艳;;澳大利亚海洋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简介[A];山东省海洋经济技术研究会2002年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龚艳丽;;中国海洋产业呈现多元化走势[A];2009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白福臣;;中国海洋产业灰色关联及发展前景分析[A];2009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第七篇 海洋产业与海洋经济[A];2009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李彬;高艳;张士洋;;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区域海洋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上海海事大学课题组;於军;庄佳芳;;上海海洋产业发展战略定位与模式探析[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10 刘洋;;海洋产业经济的定量分析技术研究[A];山东省海洋经济技术研究会2005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魏进平;加强冀津海洋产业创新合作势在必行[N];科技日报;2008年
2 魏一;海洋产业入列“国家队”[N];江苏经济报;2010年
3 YMG记者 程凤;海洋产业产值达到1264.6亿元[N];烟台日报;2012年
4 王建;十类海洋产业将获鼓励[N];中国海洋报;2013年
5 甘霖;打造海洋产业发展的“深圳质量”[N];中国海洋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吴洪;海洋产业园,做最好的自己[N];福建日报;2013年
7 记者 宋学春;青岛海洋产业亮点多[N];人民日报;2014年
8 李培霞;加强海洋产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N];中国改革报;2004年
9 记者 张宪春;海洋产业存在五大危机[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10 张自然;信息技术在海洋产业中大有可为[N];中国电子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杜利楠;海洋与陆域产业的要素效率评价及关联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2 周乐萍;我国海洋产业安全评估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张金珍;潍坊海洋产业绩效评估及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高源;我国海洋产业集聚时空特征、驱动机理及其与区域要素协调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5 黄瑞芬;环渤海经济圈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环境资源耦合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狄乾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雯月;开放经济视角下的海洋产业发展[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张海翠;宁波市海洋产业发展评价及优化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3 张焕焕;我国海洋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4 韩海勇;山东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5 丁攀;上海市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估[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6 张军;中韩两国海洋产业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效率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7 徐潇逸;浙江海洋产业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宁波大学;2014年
8 曹林红;浙江省海洋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9 盖悦君;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10 刘宇;青岛“涉海-临港-海洋”产业开放型经济体系重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643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1364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