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微扰法声速剖面反演改进算法

发布时间:2018-01-01 16:03

  本文关键词:微扰法声速剖面反演改进算法 出处:《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声速剖面 微扰法 反演 经验正交函数(EOF) 声线传播时间 测时误差


【摘要】:为了降低传播时间测量误差对微扰法声速剖面反演精度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扰法的声速剖面反演改进算法。该算法通过调整平均声速剖面以增大声速扰动量,进而增大声速扰动所引起声线传播时间的扰动量,降低了测时误差对反演算法的影响,提高了反演算法对声速扰动的敏感性。数值算例表明,相同条件下传统微扰法反演的声速剖面的最大误差为1.478 m/s,而改进算法的最大误差降低至0.403 m/s,验证了改进算法可以有效降低传播时间测量误差对声速剖面反演结果的影响,比微扰法的反演精度更高。
[Abstract]:In order to reduce the effect of propagation time measurement error on the accuracy of acoustic velocity inversion by perturbation method. In this paper, an improved algorithm for the inversion of sound velocity profile based on perturb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which increases the disturbance of sound velocity by adjusting the average velocity profile, and then increases the disturbance of sound line propagation time caused by sound velocity disturbance. The influence of the time measurement error on the inversion algorithm is reduced, and the sensitivity of the inversion algorithm to the acoustic disturbance is improved.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 the maximum error of acoustic velocity profile inversion by the traditional perturbation method is 1.478 m / s, while the maximum error of the improved algorithm is reduced to 0.403 m / s. It is verified that the improved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the measurement error of propagation time on the inversion results of the sound velocity profile,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improved algorithm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erturbation method.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技术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274078)
【分类号】:P733.2
【正文快照】: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23.1390.u.20170111.1509.036.html为了快速获取大面积海域的声速剖面信息,声学反演方法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匹配场反演[1]是反演浅海声速剖面的常用方法,然而匹配场技术对环境参数的失配敏感,使得一些学者致力于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邢传玺;董国芳;;一种基于声传播时间的海流垂直剖面求解方法[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5期

2 张维;杨士莪;黄勇;;声速剖面反演对基阵倾斜失配的敏感性研究[J];声学学报;2015年05期

3 张维;杨士莪;黄益旺;宋扬;;基于微扰法的快速声速剖面反演[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8期

4 张维;杨士莪;黄益旺;唐俊峰;宋扬;;基于爆炸声传播时间的声速剖面反演[J];振动与冲击;2012年23期

5 赵航芳;李建龙;宫先仪;;不确实海洋中最小方差匹配场波束形成对环境参量失配的灵敏性分析[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6 唐俊峰;杨士莪;;由传播时间反演海水中的声速剖面[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7 张忠兵,马远良,杨坤德,鄢社锋;浅海声速剖面的匹配波束反演方法[J];声学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维;三维浅海环境下全海深声速剖面快速反演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2 黄益旺;浅海远距离匹配场声源定位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3 杨坤德;水声信号的匹配场处理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广赢;黄益旺;;微扰法声速剖面反演改进算法[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2 邢传玺;董国芳;孔玲玲;杨江峰;;基于简正波掠射角的声速剖面反演方法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6期

3 金丽玲;李建龙;徐文;;自回归状态空间模型下时变声速剖面跟踪方法[J];声学学报;2016年06期

4 向龙凤;孙超;李明杨;;非均匀海洋环境噪声中的匹配场处理舰船辐射噪声级估计方法[J];声学学报;2015年06期

5 张维;杨士莪;黄勇;;声速剖面反演对基阵倾斜失配的敏感性研究[J];声学学报;2015年05期

6 张维;;声速剖面快速反演浮标系统与算法研究[J];兵工学报;2015年05期

7 唐俊峰;杨士莪;朴胜春;;一种非分层海洋中的声线计算方法[J];振动与冲击;2015年04期

8 向龙凤;孙超;;匹配场处理舰船辐射噪声级估计方法[J];声学学报;2014年05期

9 王奇;王英民;苟艳妮;;不确定环境下后验概率约束的匹配场处理[J];兵工学报;2014年09期

10 SONG Wenhua;HU Tao;GUO Shengming;MA Li;LU Licheng;;A methodology to achieve the basis function for the expansion of sound speed profile[J];Chinese Journal of Acoustics;201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双乐;基于压缩感知和子空间技术的匹配场定位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2 陈川;基于水下小平台的被动声探测定位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3 任群言;利用舰船噪声的海底地声参数反演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4 张维;三维浅海环境下全海深声速剖面快速反演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5 林旺生;基于矢量声场的水下被动探测与定位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6 王晋晋;基于声传播模型的信道模拟与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7 余峗;浅海低频声场干涉结构及其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8 陈璋鑫;LOS/NLOS无线定位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9 孙国仓;浅海矢量声场及其信号处理[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10 高伟;浅海混响统计反演海底声参数和界面统计参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萌;郭文生;;深海剖面测量系统设计[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2年08期

2 赵航芳;李建龙;宫先仪;;不确实海洋中最小方差匹配场波束形成对环境参量失配的灵敏性分析[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3 何利;李整林;彭朝晖;吴立新;刘建军;;南海北部海水声速剖面声学反演[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1年01期

4 郭圣明;胡涛;;黄海内潮特征及对声传播的影响分析[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5 廖光洪;朱小华;林巨;郑红;梁楚进;陶剑锋;杨成浩;;海洋声层析观测技术和方法[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0年03期

6 初磊;楼晓平;李世令;綦辉;;鱼雷声自导作用距离影响因素仿真分析[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0年01期

7 刘进忠;高大治;王宁;;基于耦合简正波到达时间结构的海洋锋面声学监测[J];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09年05期

8 杨传将;刘清;黄珍;;一种量子粒子群算法的改进方法[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09年01期

9 ;A sound ray tracing algorithm in three-dimensional heterogeneous media based on wavefront traveltimes interpolation[J];Chinese Journal of Acoustics;2008年03期

10 李建龙;潘翔;;不确实海洋环境下的贝叶斯匹配场处理[J];声学学报(中文版);200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海刚;浅海甚低频声传播建模与规律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唐俊峰;海水中的声速剖面反演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3 黄益旺;浅海远距离匹配场声源定位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4 杨坤德;水声信号的匹配场处理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5 吕连港;东海PN断面黑潮区域的声层析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2年

6 张忠兵;浅海声速剖面反演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茂章;微波场强测量中的介质微扰体[J];应用科学学报;1986年02期

2 王祥信;用二次微扰法求锂原子的能量[J];大学物理;1993年01期

3 王建华;微扰法求单摆运动的非线性解[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4 方中坚;;用微扰法分析不规则表面上的散射[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1985年02期

5 黄泽贵;童创明;胡国平;常广才;;理想导体表面电磁散射的高阶微扰解[J];上海航天;2005年06期

6 吕文选;腔体微扰法测厚度的分辨率和误差[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1期

7 魏耀明,夏德昊,陈祥福,钟茂声,吕文选;微波谐振腔微扰法测湿仪的研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年04期

8 马大猷;微扰法求解非线性驻波问题[J];物理学报;1996年05期

9 郑绍宽,吕文选,钟茂声;同轴腔微扰法测量颗粒状物料湿度[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10 王莉萍,,胡康燕,程彬杰;微扰法在静电电子透镜容差计算中的适用性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梁昌洪;曹祥玉;;广义微扰法[A];200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胡鹏;曾葆青;张兆镗;黎晓云;戴曜泽;汪仁波;;样品对矩形谐振腔微扰法介电常数测试精度的影响[A];“第十四届全国微波能应用学术会议”暨“2009年微波创造美的生活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朱昆;郭之虞;陆元荣;宋翔翔;颜学庆;郭菊芳;李纬国;高淑丽;方家驯;;小球微扰法冷模测量平台[A];第三届全国加速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沈勇;吴景恒;吴晓天;王亚学;温斯翔;;QM/MM自由能微扰法在酶催化高精度能量计算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5 倪尔瑚;刘晓莉;;腔外微扰电介质测量技术[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材料专业委员会’2004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国俊;介质不完全填充微扰法测量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程雪苹;直接微扰方法和非线性薛定谔方程族的近似解[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3 曹晓亮;用对称微扰方法研究微扰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洪军;谐振腔微扰测量法的系统研究与设计[D];天津大学;2012年

5 赵文武;介质材料特性测试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改进[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王永祥;光纤中高阶微扰对类明孤子传输特性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陶意欢;谐振微扰法测量各向异性微波材料复介电常数方法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651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13651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1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