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碣石湾表层海水油指纹特征参数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3 18:02

  本文关键词:碣石湾表层海水油指纹特征参数研究 出处:《海洋湖沼通报》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碣石湾 正构烷烃 甾烷萜烷 油指纹


【摘要】:本文通过2012年5月份和9月份两次采样,研究了碣石湾表层海水油指纹特征参数的大小和差异。结果表明:5月份碣石湾表层海水正构烷烃呈单峰分布,主峰碳为n-C16,9月份海域海水正构烷烃呈双峰型,前峰明显高于后峰,5月份表层海水受到油类影响,9月份表层海水同时受到油类污染和陆生高等植物的影响。在碣石湾表层海水的甾烷和萜烷中,5月和9月份碣石湾表层海水17α(H),21β(H)-藿烷(C30)为主要成分,其次为17α(H),21β(H)-30-降藿烷(C29);胆甾烷(C27甾烷)和乙基胆甾烷(C29甾烷)的ααα占优,甲基胆甾烷(C28甾烷)含量相对较低。
[Abstract]:In May and September , the surface sea water 17 伪 ( H ) , 21 尾 ( H ) - hopane ( C30 ) was the main component , followed by 17 伪 ( H ) , 21 尾 ( H ) - 30 - norhopane ( C29 ) , cholanic alkane ( C27 sterane ) and ethyl cholanic alkane ( C29 sterane ) . The content of methyl cholanic alkane ( C28 sterane ) was relatively low .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201205012)资助
【分类号】:X55;X834
【正文快照】: 引言海洋石油烃类中的正构烷烃、甾烷和萜烷等有机物作为溢油指纹鉴别的主要特征物质得到广泛应用[1-2],其特征参数比值及其组成分布可以反映和指示海洋环境中碳氢化合物的来源信息。因此,近年来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和研究,其中本实验室也通过分析特征参数比值对青岛海水浴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国琳;厦门近岸表层海水中铜、铅和锌的存在形态[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4期

2 杜乐乐;马捷;王俊雄;;水上和水下提取次表层海水冷量的对比和分析[J];节能技术;2007年05期

3 杜乐乐;马捷;王俊雄;;一种提取次表层海水冷量的新型换热方案[J];太阳能学报;2008年09期

4 张际标;刘加飞;李雪英;陈春亮;卢仕严;孙省利;;大亚湾坝光海域表层海水和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含量的分布和污染评价[J];应用海洋学学报;2013年02期

5 杜碧兰,张建华,袁小军;东海及其外缘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的谱分析[J];海洋预报服务;1984年01期

6 杜碧兰,袁小军;东海及外缘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场的分析与预报[J];海洋预报;1986年01期

7 许志峰,王明亮,郭凤飞;巴士海峡和菲律宾海沟两侧表层海水中δ~(14)C[J];台湾海峡;1993年02期

8 张龙军,王彬宇,张经;东海冬、夏两季表层海水的二氧化碳分压[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S1期

9 郭启梅;;表层海水古温度重建方法之比较[J];古生物学报;2013年03期

10 李俊,郑佩如,杨逸萍,胡明辉;0010号台风“碧利斯”对厦门港湾表层海水中溶解无机砷含量的影响[J];台湾海峡;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吴永华;翦知nc;石学法;程振波;李小艳;石丰登;鞠小华;;菲律宾海北部19 ka BP以来表层及次表层海水古温度变化[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张先勇;杨宝;刁晓平;周海龙;曹佳;;海口湾表层海水中多环芳烃(PAHs)的时空分布特征[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杨宝;刁晓平;周海龙;张先勇;曹佳;谢嘉;杜俊俏;;海口湾表层海水中多环芳烃(PAHs)的时空分布特征[A];农业环境与生态安全——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吴水平;王新红;洪华生;;福建近岸表层海水中LAS和PCB的污染[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7暨第二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地球曾变暖过,北极是“热带”[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时迪;中国东部陆架海区海水中碳水化合物的时空变化特征[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2 张艳萍;中国近海溶解碳水化合物的浓度分布与影响因素[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子成;北冰洋太平洋扇区海水DMS和DMSP分布及生物周转研究[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5年

2 李江萍;中国东部陆架海域二甲基亚砜的分布、来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王敬;中国东部陆架海一氧化碳的分布、通量和微生物消耗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4 吴冠伟;黄海、东海溶解碳水化合物的分布特征[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魏西会;天然水体中过氧化氢的测定方法及其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行为[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6 尹士序;中国东海与黄海中挥发性卤代烃的分析与分布[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7 王毅梦;黄、渤海溶解碳水化合物的浓度分布与影响因素[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8 宋美芹;黄海春、夏季节表层海水pCO_2控制机制的演变[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9 王敏;中国东部海域中二甲亚砜的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10 徐冠球;东海一氧化碳的分布、通量、微生物消耗以及光生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749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13749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a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