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和层结变化对内潮生成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本文关键词:地形和层结变化对内潮生成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出处:《海洋科学》2016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内潮 ROMS(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 地形 层结
【摘要】:基于ROMS(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模式,设计了9组理想数值实验,研究了内潮的产生对地形和背景层结环境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高斯海脊两侧地形梯度较大的超临界坡面处是内潮的主要源区;地形和层结环境的变化对内潮生成有很大影响;如地形和层结保持不变,不同的网格水平分辨率和垂向层数条件下估算的内潮转换率存在差别;地形和跃层的相对空间关系对内潮生成及其引起的水体混合强度存在影响。高分辨率的地形和合适的背景层结是内潮模拟的关键。该结论对于内潮形成的数值模拟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Abstract]:Based on the ROMS ( 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 ) model , nine groups of ideal numerical experiments were designed to study the sensitivity of the inner tide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terrain and the background layer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ange of the topography and the crust environment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inner tide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28601,41376029,U1406401,41421005)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10020104,XDA10020101);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资助项目;中国科学院创新交叉团队资助项目;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
【分类号】:P731.23
【正文快照】: 内潮是层结的水体中正压潮流流经粗糙底地形时产生的一种内重力波。能量从正压潮转换到斜压潮中,并从源区向远处辐射。传统上认为正压潮能量的耗散主要发生在底摩擦主导的浅水区,而最近的研究表明约有三分之一的正压潮能量在底地形粗糙的深海区(内潮源区)耗散[1]。内潮对潜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蔡树群,陈荣裕,邱章;底地形变化对内潮产生影响的数值研究[J];台湾海峡;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邓晓东;刘军亮;蔡树群;;南海西沙群岛陆架区的潮流特征分析[J];热带海洋学报;2013年04期
2 王道儒;侍茂崇;南峰;;西沙群岛潮、余流特征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10期
3 蔡树群,黄企洲,邱章,麦波强;内潮动力机制的数值研究[J];热带海洋;2000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邱章,徐锡祯,龙小敏;南海北部—观测点内潮特征的初步分析[J];热带海洋;1996年04期
2 蔡树群,,苏纪兰;南海环流的一个两层模式[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朴;方文东;于红兵;;近海陆架区内潮观测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6年06期
2 姜波;吕咸青;;渤、黄、东海内潮的数值模拟[J];海洋湖沼通报;2007年01期
3 张效谦,梁鑫峰,田纪伟;南海北部450m以浅水层内潮和近惯性运动研究[J];科学通报;2005年18期
4 郭朴;方文东;甘子钧;陈荣裕;龙小敏;;南海北部大陆坡区的内潮特征[J];科学通报;2006年S3期
5 戴德君;乔方利;袁业立;;弱地形上内潮生成问题——1.数学物理框架及解析解[J];海洋科学进展;2007年02期
6 郭圣明;胡涛;;黄海内潮特征及对声传播的影响分析[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7 蔡树群,陈荣裕,邱章;底地形变化对内潮产生影响的数值研究[J];台湾海峡;2000年01期
8 戴德君;乔方利;袁业立;;弱地形上内潮生成问题——Ⅱ.粗糙地形情况下水深对内潮能通量的影响[J];海洋科学进展;2007年03期
9 潘爱军;李立;郭小钢;许金电;;2002年夏季广东陆架边缘上升流海域的内潮现象及其局地反馈初探[J];台湾海峡;2012年02期
10 蔡扬;郭朴;方文东;;1998年南海北部20天定点连续观测的内潮分析(英文)[J];Marine Science Bulletin;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海波;苗春葆;吕咸青;;一个等密度坐标内潮伴随同化模型的数值建模及其初步应用[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王刚;乔方利;侯一筠;林敏;;有限深海洋中内潮生成的亚临界问题[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3 梁鑫峰;张效谦;;利用高度计资料估计内潮能通量的方法及其应用[A];中国海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邬丽丹;内潮生成机制以及吕宋海峡周边海域内潮的季节变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2 刘昆;吕宋海峡内潮生成与传播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6年
3 梁辉;南海北部内潮与近惯性内波观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4 吴自库;南海内潮三维数值同化模拟[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5 李明杰;南海北部内潮的三维模拟与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
6 陈海波;一个等密度坐标内潮伴随同化模型的数值建模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7 苗春葆;三维等密度坐标数值模型的建立以及南海内潮的数值模拟[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8 高艳秋;等密度坐标内潮伴随同化模型在参数反演及南海东北部内潮研究中的初步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9 戴德君;若干地形下内波传播及内潮生成问题的理论解[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10 司广成;南海北部内潮与内孤立波特征的研究与模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范超;吕宋海峡内潮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2 姜波;渤黄东海内潮的数值模拟[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3 刘鲁燕;HAMSOM模式在东海内潮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李欢;吕宋海峡M_2内潮生成与传播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姚晓萍;基于HAMSOM模式的夏威夷海域M_2内潮能通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823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1382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