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潮流能捕获桨叶水动力性能研究及其测试系统设计

发布时间:2018-01-12 16:22

  本文关键词:潮流能捕获桨叶水动力性能研究及其测试系统设计 出处:《太原科技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潮流能桨叶 能量捕获 水平轴水轮机 水动力性能 测试系统


【摘要】:潮流能作为一种清洁、含量丰富、利用方便的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桨叶是潮流能捕获的关键,桨叶的水动力性能直接决定了能量捕获效率。而目前水平轴潮流能发电桨叶的设计,主要借鉴风力机桨叶的设计,还没有固定的桨叶翼型,桨叶的最终性能还需实验测试。本文首先利用贝兹、BEM等理论,对桨叶捕能效率、受力性能以及动力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潮流能桨叶能量捕获数学模型和动力特性指标,给出了桨叶的捕能效率极限值和诱导因子求解方法,推导了桨叶受力与攻角关系,在桨叶设计的基础上,对其水动力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与数值计算,并对桨叶捕获功率调节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捕能功率调节的平衡方程。其次,研究了桨叶水动力性能测试方法,并构建了实验测试系统的总体方案。该测试系统包括:拖拽式造流机构、能量捕获机构、功率传递系统机构和基于无线传输的分布式测试控制部分。通过对造流控制程序、数据采集及转速控制部分的设计,和对上位机与造流拖曳部分、数据采集及转速控制部分通讯具体方法的研究,以有效地实现桨叶水动力性能测试。最后,根据测试系统总体方案,搭建了桨叶实验测试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对桨叶的水动力性能进行实验测试研究。实验结果不仅揭示了桨叶的水动力性能,同时也表明所设计的测试系统能很好地进行桨叶性能测试,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同时该桨叶水动力性能测试系统还可以对多种桨叶性能进行测试,为潮流能捕获桨叶性能的研究和桨叶的设计提供了实验条件。
[Abstract]:As a kind of clean, rich and convenient energy, tidal current energy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e efficiency of energy capture is directly determined by the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blade. However, the design of the horizontal axis tidal power turbine blade is mainly based on the design of the wind turbine blade, and there is no fixed blade airfoil. The final performance of the blade still needs to be tested experimentally. Firstly, by using the theory of BEM, the efficiency of energy capture, th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and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lade are studied. The energy capture mathematical model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 index of tidal current blade are obtained, the limit value of energy capture efficiency and the method of solving induction factor are give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ce and attack angle of blade is deduced, on the basis of blade design. The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blade is simulated and numerically calculated, and the control of the capture power of the blade is studied, and the balance equation of the power regulation is established. Secondly, the testing method of the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blade is studied. The overall scheme of the experimental test system is constructed. The test system includes drag-and-drop flow generating mechanism and energy capture mechanism. Power transfer system mechanism and distributed test control part based on wireless transmission. Through the flow control program, data acquisition and speed control part design, and the upper computer and flow towing part. Data acquisition and speed control part of the communication specific methods to effectively achieve the blade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 testing.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overall scheme of the test system, a blade experimental test system is buil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not only reveal the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blade, but also show that the designed test system can be used to test the blade performance. At the same time, the system can also test the performance of various blades, which provides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for the study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idal current capture blade and the design of the blade.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74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玉民;张曦;杨亮;;摆动尾鳍水动力性能的试验和数值研究[J];海洋工程;2012年03期

2 王飞;刘天威;卢军;黄国j;;导流缆水动力性能试验测量研究[J];实验力学;2013年03期

3 蒋耀军,顾民,吴乘胜,庄加海;渡河器材舟首板水动力性能试验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4年06期

4 张磊;杨建民;吕海宁;肖龙飞;;西非深水浮筒和穿梭油轮水动力性能分析[J];海洋工程;2012年03期

5 陈浩;张亮;;漂浮式潮流电站载体水动力性能分析[J];应用科技;2014年01期

6 王兆立;苏玉民;杨亮;;黏性流场中鱼类胸鳍的水动力性能分析[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9年02期

7 杨建民;鱼尾舵水动力性能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1999年02期

8 陈展;马勇;张亮;吴明辉;;重心高度对浮式结构水动力性能的影响[J];科技导报;2013年18期

9 张帆;杨建民;李润培;柳存根;;深海立柱式平台概念设计研究[J];海洋工程;2008年02期

10 冯伯俊,黄国j,刘天威,龚骅;铰接式浮标性能研究[J];海洋工程;199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骋;钱正芳;张旭;杜度;;舵球节能装置水动力性能的计算与仿真[A];2004年船舶水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马骋;钱正芳;王文初;杜度;张旭;;基于桨-舵-舵球干扰分析的螺旋桨水动力性能改进研究[A];第七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九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下册)[C];2005年

3 常煜;洪方文;张志荣;刘登成;;对转桨水动力性能的数值分析[A];2008年船舶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中国船舶学术界进入ITTC3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杨昭龙;邹早建;;大型水面船舶水动力性能综合分析方法研究[A];2013年船舶水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徐亮瑜;杨建民;李欣;;双驳船系统水动力性能及波面升高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5分会场:绿色船舶与海洋装备创新发展及产业化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徐亮瑜;杨建民;李欣;;双驳船系统水动力性能及波面升高研究[A];2012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7 姚志崇;曹庆明;;槽道桨水动力性能数值分析[A];2008年船舶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中国船舶学术界进入ITTC3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8年

8 刘登成;洪方文;;导管间隙对带前置定子导管桨水动力性能的影响研究[A];第二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下册)[C];2013年

9 李彦丽;苏玉民;王晓飞;唐波;;三维拍动翼的水动力性能研究[A];2008年船舶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中国船舶学术界进入ITTC3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杨立;黄国富;陈雷强;;桨后舵球式推力鳍水动力性能分析与设计[A];2013年船舶水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通讯员 唐晓伟 记者 李丽云;“数值水池”引领海洋科研进入仿真新世界[N];科技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杨亮;仿金枪鱼摆动尾鳍的水动力性能与推进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郭春雨;螺旋桨与舵附推力鳍相互干扰水动力性能数值计算[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3 冯佰威;基于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的船舶水动力性能综合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葛新发;赛艇水动力性能和运动员机能的评定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5 魏跃峰;浮式钻井生产储油轮(FDPSO)水动力性能及概念设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6 邓锐;阻流板对双体船水动力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于凯;仿生推进器的水动力性能理论预报与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8 王兆立;仿胸鳍推进系统水动力性能理论与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欣星;全向直翼推进器水动力性能研究及优化[D];浙江大学;2016年

2 刘启帮;水下高速拖体流体动力性能研究[D];中国舰船研究院;2016年

3 郭安托;拖网渔船推进装置水动力性能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6年

4 姜晓昌;基于OpenFOAM的船舶水动力性能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5 杨智强;基于STAR-CCM+和Fluent的可调螺距螺旋桨的水动力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6 张志勇;470级帆船稳向板的水动力性能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6年

7 刘国良;水下滑翔机水动力性能模拟及实验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7年

8 程枳宁;MPV22000散货船水动力性能分析[D];浙江海洋大学;2017年

9 张利;潮流能捕获桨叶水动力性能研究及其测试系统设计[D];太原科技大学;2016年

10 马勇;蹼泳板水动力性能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4150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14150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e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