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弧-陆碰撞控制的海相前陆盆地
本文关键词: 盆地类型 弧陆碰撞 台湾 前陆盆地 海相沉积 出处:《地学前缘》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依据现有的地震、钻井和野外地质资料,综合前人关于台湾地区板块相互作用、区域大地构造、岩浆活动、弧-陆碰撞过程、沉积盆地、层序地层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文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台湾地区弧-陆碰撞过程中的盆地特征及演化规律,认为约15 Ma以吕宋岛弧带为主的弧-陆碰撞对盆地样式和盆地演化产生了重大影响,自东向西,分别形成海沟、沟-坡盆地、弧前盆地、弧内盆地和弧后海相前陆盆地。弧后海相前陆盆地为台湾碰撞带最大的沉积体系,是前陆盆地发育的早期阶段,之前还经历了陆缘断陷盆地阶段和被动大陆边缘盆地阶段。研究区沉积物从源到汇的搬运过程中,盆地的沉积与构造之间的时间存在明显滞后。9~6 Ma期间,吕宋岛弧形成;晚上新世(3 Ma),台湾海相前陆盆地的沉积环境、沉积相、物源等才发生显著变化,沉积物源方向由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期的向SE倒转为向SW,盆地沉积与构造运动之间滞后时间长达3~6 Ma,远大于一般认为的0.1~1 Ma。沉积物沿年轻造山带走向搬运、基底沉降导致近物源区粗碎屑物质的沉积、整个搬运体系中沉积物的局部保存与释放等因素可能是导致时间滞后的主要原因。
[Abstract]:Based on the existing seismic, drilling and field geological data, and synthesizing previous studies on plate interaction in Taiwan, regional geotectonics, magmatic activity, arc-land collision process, sedimentary basins, sequence stratigraphy, etc.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of the basin during the arc-continent collision in Taiwan are systematically discussed.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arc-continent collision of about 15 Ma, dominated by the Luzon island arc belt,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basin style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basin, from east to west. Trench, gully slope basin, forearc basin, intraarc basin and back-arc marine Foreland basin are formed respectively. The back-arc marine Foreland basin is the largest sedimentary system in Taiwan collision zone and is the early stage of Foreland basin development. During the transport process of sediments from source to sink in the study area, the time between sedimenta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basin was obviously delayed during the period of 6 Ma, and Luzon Island was arcuate;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sedimentary facies and provenance of the marine Foreland basin in Taiwan changed significantly only in the late Pleistocene. The direction of sediment source changed from 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 basin to SW.The lag time between sedimentary and tectonic movement in the basin was 3 ~ 6 Ma, which was much larger than that of 0.1 ~ 1 Ma. the sediment was transported along a young orogenic belt. The deposition of coarse clastic material in the near source area caused by the basement subsidence and the local preservation and release of sediment in the whole transport system may be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delay of time.
【作者单位】: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部分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41325009) 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项目 鳌山卓越科学家计划(2015ASTP-0S10)
【分类号】:P73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姚伯初,周昌范;台湾海峡地区新生代的构造演化[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淑梅;吴珊;李三忠;武向峰;冯怀伟;王金铎;;台湾地区弧-陆碰撞控制的海相前陆盆地[J];地学前缘;2017年04期
2 周勐佳;吴自银;马胜中;尚继宏;梁裕杨;周洁琼;李守军;赵荻能;;台湾海峡晚更新世以来的高分辨率地震地层学研究[J];海洋学报;2016年09期
3 赵静;梁前勇;张莉;钟广见;;台湾海峡盆地西部坳陷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勘探远景评价[J];物探与化探;2015年04期
4 许江;赵绍华;李海东;胡毅;毛建利;房旭东;;闽南海岸带浅层地震层序特征[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1年02期
5 刘振湖;王英民;王海荣;;台湾海峡盆地的地质构造特征及演化[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6年05期
6 王海荣;王英民;刘振湖;黄奇志;邓安雄;;前陆背景下的两种正断裂现象及其相互作用模式[J];地球科学进展;2006年06期
7 陈毅峰;陈宜瑜;何德奎;隋晓云;;台湾海峡两岸生物地理学现状与展望[J];动物学杂志;2006年01期
8 叶银灿,潘国富,彭阜南,李起彤;台湾海峡隧道工程的若干工程地质问题与选线方案探讨[J];海洋科学;2002年06期
9 邢光福;台湾:从粤东沿海逆时针旋转而来的陆块[J];火山地质与矿产;2000年03期
10 王国纯;台西盆地构造单元划分探讨[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疆;;前陆盆地研究现状及主要进展[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03期
2 曹宣铎,胡云绪;秦岭加里东晚期—华力西早期复式前陆盆地[J];西北地质科学;2000年02期
3 刘池洋,赵红格,杨兴科,王锋;前陆盆地及其确定和研究[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2年04期
4 罗志立,李景明,李小军,刘树根,孙玮;中国前陆盆地特征及含油气远景分析[J];中国石油勘探;2004年02期
5 刘树根,罗志立,赵锡奎,徐国强,刘顺,王国芝,徐国盛,雍自权,李智武,孙玮;试论中国西部陆内俯冲型前陆盆地的基本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年01期
6 张波,张进江,杨武玲,刘名利;我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归属及其含油气性评述[J];高校地质学报;2005年01期
7 汤济广;梅廉夫;沈传波;周锋;;前陆盆地结构单元与油气成藏响应[J];新疆石油地质;2006年02期
8 李斌;宋岩;孟自芳;夏斌;李相博;;中国中部前陆盆地盆山耦合关系分析[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9 宋岩;赵孟军;李本亮;方世虎;;我国中西部前陆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战略[J];中国工程科学;2010年05期
10 范晓丽;;前陆盆地研究现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解国军;金之钧;;前陆盆地演化特征与油气成藏规律[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2 赵应成;魏东涛;袁剑英;陈启林;张虎权;陈涛;;西北地区前陆盆地油气特征与勘探方向[A];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建院20周年论文专集[C];2005年
3 王锋;刘池阳;姚亚明;赵红格;;鄂尔多斯盆地西部陆内前陆盆地晚期发育与油气聚集[A];鄂尔多斯盆地及邻区中新生代演化动力学和其资源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康玉柱;;新疆前陆盆地特征与油气分布[A];中国西部复杂油气藏地质与勘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金之钧;吕修祥;;塔西南前陆盆地油气资源与勘探对策[A];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成果选编(1993—2003)[C];2003年
6 赵孟军;宋岩;秦胜飞;柳少波;洪峰;;中西部前陆盆地的多期成藏过程[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赵孟军;宋岩;秦胜飞;柳少波;洪峰;傅国友;达江;;中国中西部四种组合类型前陆盆地成藏研究:Ⅱ.油气成藏过程分析[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8 赵孟军;宋岩;柳少波;秦胜飞;洪峰;傅国友;达江;;中国中西部四种组合类型前陆盆地成藏研究:Ⅰ.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9 范俊佳;琚宜文;;前陆盆地的类型、演化特征及油气聚集规律[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顾家裕;;中国前陆盆地优质储层成因分析-以库车坳陷白垩系为例[A];2004第三届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蒋文;中国前陆盆地油气地质理论及勘探实践[N];科技日报;2005年
2 记者 宋杰 张玉涛;前陆盆地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应用前景广阔[N];中国石油报;2005年
3 “十五”国家油气科技攻关项目办公室;天然气田勘探开发研究为经济建设作贡献[N];科技日报;2006年
4 ;献身天然气研究终不悔[N];中国石油报;2004年
5 朱建辉 江其勤;南美三区块勘探评价项目启动[N];中国石化报;2011年
6 记者 李占彬 通讯员 张君峰;三大领域获得重大突破[N];中国石油报;2003年
7 ;集团公司2003年十大科技进展[N];中国石油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凤奇;库车前陆盆地流体动力特征、演化及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D];西北大学;2011年
2 李海滨;下扬子地区早古生代前陆盆地与油气前景分析[D];南京大学;2013年
3 陈杨;川西晚三叠世前陆盆地的形成演化过程及油气勘探意义[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4 李军;库车前陆盆地天然气勘探测井配套新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开国;北美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与沉积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2 李国永;中西部前陆盆地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与动力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3 刘杰;基于地震数据分析的龙门山前陆盆地海相地层构造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4 赵晨露;龙门山前陆盆地断裂系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5 李野;库车前陆盆地断裂控藏机理[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6 范小根;塔西南新生代前陆盆地东段的盆地结构与冲断带变形规律[D];浙江大学;2014年
7 张娟;滇南兰坪—思茅侏罗—白垩纪前陆盆地特征及盆山耦合探讨[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8 刘江涛;中西部三种类型前陆盆地盖层封闭性评价及对比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9 颜照坤;龙门山与前陆盆地之间的剥蚀—沉积系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10 田馨;四川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四段储层岩石学及成岩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247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1524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