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太平洋中层水模拟的改进
本文选题:垂直混合 切入点:惯性内波 出处:《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对北太平洋中层水模拟和分析的3种结果的比较:在稀疏网格的LICOM全球大洋环流模式中使用Canuto等的湍流混合方案(简称T方案)并添加范植松等提出的惯性内波破碎混合方案(简称F方案),在LICOM模式中使用T方案,以及WOA09资料的分析结果,证明在添加F方案的情况下,北太平洋中层水的模拟有较明显的改进。惯性内波破碎混合可能是维持通风过程的重要机制之一,惯性频率风场的强迫作用可能是海洋内部混合的外部作用源。在WOA09资料的分析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中均显示出北太平洋中层水的明显的季节变化,这意味着除表层水和模态水之外,北太平洋中层水在气候变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模拟结果分析表明,为获得北太平洋中层水模拟的进一步改进,高分辨率的海洋模式和锋面与羽流的参数化方案是必要的。
[Abstract]:This paper compares three results of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middle water in the North Pacific: using Canuto et al.'s turbulent mixing scheme (T scheme) in the LICOM global oceanic circulation model with sparse grid and adding inertia proposed by Fan Zisong et al. The mixed scheme of internal wave breakup (F scheme for short) uses T scheme in LICOM mode.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WOA09 data show that the simulation of mid-level water in the North Pacific Ocean is obviously improved with the addition of F scheme. The inertial internal wave breaking and mixing may be one of the important mechanisms to maintain the ventilation process. The forcing effect of the inertial frequency wind field may be the external source of ocean internal mixing. The results of WOA09 data analysi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show that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the mid-level water in the North Pacific Ocean is obvious. This means that, in addition to surface water and modal water, middle water in the North Pacific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limate change. High resolution ocean models and parameterized schemes for frontal and plume are necessary.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莱西气象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275084)资助~~
【分类号】:P7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培,欧阳天宝,俞慕耕;北太平洋风场特点[J];海洋预报;2002年02期
2 徐永福;赵亮;李阳春;;北太平洋对人为二氧化碳吸收的数值模拟[J];地球物理学报;2007年02期
3 祁丽燕;孙照渤;李忠贤;;北太平洋冬季次表层热状况及其与中国东部夏季气候的关系[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金仲华;远东风云中的北太平洋[J];世界知识;1934年01期
5 杨良华;北太平洋航线选择[J];海洋预报;1986年04期
6 束家鑫;;什么是危险天气?[J];科学大众;1954年07期
7 丁叶风;任雪娟;韩博;;北太平洋风暴轴的气候特征及其变化的初步研究[J];气象科学;2006年03期
8 周波涛;赵平;崔绚;;亚洲-太平洋涛动变化与北太平洋海温异常的联系[J];科学通报;2010年01期
9 张立凤;吕庆平;张永垂;;北太平洋涡旋振荡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11年11期
10 黄勇;李崇银;王颖;;东亚-北太平洋副热带海气耦合模态及其对降水的影响[J];热带气象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亮;徐永福;;开边界对北太平洋被动示踪物模拟的影响[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文气象分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潮汐及海平面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计算海洋物理专业委员会、山东(暨青岛市)海洋湖沼学会2005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韩博;任雪娟;;北太平洋风暴轴的气候态及异常分析[A];第三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任雪娟;杨修群;韩博;徐桂玉;;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变异特征及其与中纬度海气耦合关系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向洋;任雪娟;;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异常特征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第二届研究生年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李春;吴立新;;海洋-大气对北太平洋动力强迫的响应:一个耦合观点[A];“海洋动力过程与天气、气候变化”联合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徐永福;;二氧化碳在北太平洋封存的有效性[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曲维政;黄菲;赵进平;李春;;太阳活动与北太平洋年代际涛动[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文气象分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潮汐及海平面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计算海洋物理专业委员会、山东(暨青岛市)海洋湖沼学会2005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刘凯;祝从文;;冬季北太平洋海温主模态在1990年前后调整及其成因初探[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5 副热带气象及生态环境影响[C];2014年
9 卢Y,
本文编号:15998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1599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