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海陆关联工程科技发展战略

发布时间:2018-05-14 01:35

  本文选题:海陆关联工程 + 海岸带 ; 参考:《中国工程科学》2016年02期


【摘要】:海陆关联工程是指在建设和运行中同时涉及陆域和海域并发挥显著作用或产生重大影响的工程项目,主要包括港口、跨海桥梁、海底隧道、填海工程等。近年来,我国海陆关联工程的建设快速发展,工程技术的总体水平得到了提高,在沿海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但也存在发展不平衡、协调性较差、环境和安全管理相对薄弱等问题。未来我国应逐步推进从沿海到深海大洋、从示范试点到全面铺开、从单一工程到复合工程的海陆关联工程体系的建设,重点在沿海产业涉海工程布局、海陆物流联运工程、海岛开发与保护工程、沿海重大防灾减灾工程等领域强化海陆关联工程的建设。
[Abstract]:Marine and land related engineering refers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land and sea areas and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or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engineering projects, mainly including ports, cross-sea bridges, subsea tunnels, reclamation projects and so on. In recent years, the construction of land and sea related projects in China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the overall level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y has been improved, which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astal economy, but there is also imbalance in development and poor coordination. Environmental and safety management is relatively weak and other issues. In the future, China should step by step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sea and land related engineering system from the coastal to the deep ocean, from demonstration pilot projects to a comprehensive spread, from a single project to a composite project, with emphasis on the layout of coastal industries involved in sea projects and the combined sea and land logistics transport projects.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island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ajor coast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projects have been strengthened.
【基金】: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中国海洋工程与科技发展战略研究”(2011-ZD-16)
【分类号】:P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书贤;关于海陆管理分界线的探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3年05期

2 叶向东;;海陆统筹发展战略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年08期

3 刘明;;社会发展的海陆统筹战略研究[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9年08期

4 鲍捷;吴殿廷;蔡安宁;胡志丁;;基于地理学视角的“十二五”期间我国海陆统筹方略[J];中国软科学;2011年05期

5 陈瑞荣;;冬夏季海陆温度差异[J];科学通报;1957年13期

6 何乃光;渤海湾海陆风速日变化对比分析[J];气象;1980年04期

7 孙吉亭;赵玉杰;;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中的海陆统筹机制[J];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8 曹可;;海陆统筹思想的演进及其内涵探讨[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2年05期

9 王芳;;对海陆统筹发展的认识和思考[J];国土资源;2009年03期

10 朱凌;;聚类分析法在海陆一体化建设区域类型划分中的应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少春;;在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推动海陆一体化开发[A];2008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王成刚;张锡宝;;山东“蓝区”建设“海陆统筹”的认识与思考[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3 赵亚萍;;基于海陆一体化的山东省海陆产业关联性分析[A];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邓云锋;韩立民;;海陆经济板块的互动关系及其一体化建议[A];“海洋经济研讨会”报告选编[C];2005年

5 孙加韬;;中国海陆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政策机制研究[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6 王傜萱;;浅析海陆经济的统筹发展[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7 ;第一篇 海陆统筹与可持续发展[A];2008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朱坚真;师银燕;周映萍;;科学发展观与南海区域海陆统筹发展战略初探[A];2008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马士基海陆调整北美航线[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74期—84期(2005年)[C];2005年

10 王建龙;;加强滩海陆岸油田企业安全管理的探讨[A];2006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钱秀丽;以海南为试点实施“海陆统筹”[N];中国海洋报;2007年

2 特派记者  邱大军 陈成智;统筹发展应包括“海陆统筹”[N];海南日报;2006年

3 尹国峰 黄育桐;海陆围堵重拳出击[N];边防警察报;2008年

4 刘开立;岚山边检加强海陆一体化远程管控[N];人民公安报;2009年

5 杨大义;中兴海陆:“四位一体”挖潜增效[N];中国船舶报;2012年

6 李文荣;加快海陆互动 建设沿海强省[N];河北日报;2007年

7 孙建军邋徐颖峰 吴丹红;推进海陆一体化 建设和谐新象山[N];宁波日报;2007年

8 冯威力;营销就是经营品牌[N];中国化工报;2008年

9 记者 赵士振 通讯员 李永春;胜利油田普查滩海陆岸石油设施[N];中国石化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张向冰;“海陆统筹”应列入“十一五”规划[N];中国海洋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卢宁;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孙加韬;中国海陆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李军;海陆资源开发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吴雨霏;基于关联机制的海陆资源与产业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5 曹可;环境约束下的辽宁省海陆产业统筹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6 殷晓冬;声学测深数据处理与海陆数据集成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琳;基于海陆统筹的海岸线管理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2 邓爱红;广东海陆一体化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2年

3 高扬;基于能力结构关系模型的环渤海地区海陆一体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4 刘伟光;我国沿海地区海陆产业系统时空耦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5 杨洁;上海市海陆产业系统协同发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6 吴姗姗;大连区域海陆经济互动机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7 周乐萍;基于海陆统筹的辽宁省海陆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8 潘韦妤;海陆界面可持续景观规划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4年

9 陈永政;基于“门到门”的集装相海陆联运模式的低碳性和经济性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10 邱志高;河口海陆分界线划分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857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18857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7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