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经九十度海岭有效弹性厚度计算及其对构造运动的解释
本文选题:褶积算法 + 有效弹性厚度 ; 参考:《海洋学研究》2016年01期
【摘要】:有效弹性厚度(Te)表示岩石圈抵抗变形的能力,其大小主要取决于岩石圈内部的温度结构和地壳物质组成。作为全球最长的海岭之一,东经九十度海岭(NER)来源与形成过程一直是国内外科学家研究的热点,然而受到该地区复杂构造活动的影响,研究者对海岭的形成过程仍缺乏清晰认识。本文从Te的角度出发,通过空间褶积方法计算了沿着NER不同位置处Te的空间分布特征。计算结果表明,整个海岭的Te主要在0~35km之间变化,表现为北(8°N~1°N)高(平均值为20km)、中(1°N~15°S)低(平均值在5km以下)、南(15°S~30°S)高(平均值为30km),变化趋势与凯尔盖朗热点的3期岩浆活动相对应。Te的变化反映了NER形成过程中东南印度洋脊与热点的相对位置的调整,说明NER是凯尔盖朗热点、印度洋板块扩张与东南印度洋洋中脊迁移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后,结合Te的结果与ROYER板块重构的结果,本文提出了NER形成过程的模式。
[Abstract]:The effective elastic thickness (Tee) represents the ability of the lithosphere to resist deformation, the magnitude of which mainly depends on the temperature structure of the lithosphere a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rustal material. As one of the longest sea ridges in the world, the origin and formation process of NERs at 90 degrees East has been a hot research topic for scientists at home and abroad. However, it is influenced by the complex tectonic activities in this area. The researchers still lack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ridg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e along different positions of NER are calculated by spatial convolution metho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 of the whole ridge mainly varies between 0~35km, The average height is 8 掳Nu 1 掳N (mean 20 km / m, middle 1 掳N 15 掳S), and the average is below 5km and the south is 15 掳S ~ 30 掳S) high (mean 30 km / m ~ (-1). The trend of change is corresponding to the change of NER in the third stage of magmatic activity in Kelgeelang hot spot, which reflects the middle and southeast India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NER. The adjustment of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degree ridge to the hot spot, It is suggested that NER is the hot spot of Kelgeelang and the interaction of Indian plate spreading and the mid-Indian ridge migration in the southeast of India is the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Finally,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e and ROYER plate reconstruction, a model of NER formation process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作者单位】: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基金】: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项目资助(CHINARE2015-01-03,CHINARE2015-04-01,CHINARE2015-03-03,CHINARE2015-03-04)
【分类号】:P73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在连;史海英;王馨;;下扬子盆地黄桥地区构造演化[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12期
2 J.F.Dewey ,朱湘元;印度-欧亚聚敛带的构造演化[J];地球物理学进展;1989年02期
3 杨坤光,马昌前;大别山南麓大王寨岩体的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演化意义[J];地球科学;1993年06期
4 朱庆杰,陈静,岳文珍,谷延斌;同位素测定在辽河油田宋家洼陷构造演化分析中的应用[J];地质与资源;2002年04期
5 段东升,杨德义;潞安矿区构造演化对煤田陷落柱发育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5年11期
6 张业明,谢才富,付太安,李志宏;海南岛地质构造演化刍论[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年20期
7 王明磊;张廷山;姜照勇;叶舟;梁兴;;南鄱阳凹陷的构造演化及对油气的影响[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12期
8 韩宗珠;颜彬;唐璐璐;;渤海及周边地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火山活动[J];海洋湖沼通报;2008年02期
9 薛会;张金川;王毅;徐波;郭华强;;鄂北杭锦旗探区构造演化与油气关系[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9年02期
10 张永辉;夏斌;万念明;万志峰;施秋华;蔡嵩;;车西洼陷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艾劲松;杨德义;;潞安矿区构造演化与陷落柱发育的关系探析[A];陕晋冀煤炭学会地质测量专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崔革;;小兴安岭西北部中、晚古生代建造序列及构造演化[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13)[C];1986年
3 王辉;康高峰;;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陇县地区“翘翘板”构造演化分析及其对煤炭资源赋存状况影响预测[A];陕晋冀煤炭学会地质测量专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训;;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的几个问题[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15)[C];1986年
5 王健;高金耀;吴招才;汪俊;;南海东北部主要断裂的构造演化意义[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6 周普志;;东海地热特征及其构造演化的意义[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陈国铭;;西藏的构造演化历史及其特点[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9)[C];1984年
8 张亮;栾锡武;;南海断裂系统与构造演化模式[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9 董永观;张传林;郭坤一;;新疆阿勒泰南缘表层地壳结构、构造演化及其对金矿成矿作用的制约[A];“九五”全国地质科技重要成果论文集[C];2000年
10 蔡东升;罗毓晖;武文来;李家康;姚长华;;渤海构造演化与油气关系的新认识[A];“九五”全国地质科技重要成果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徐德明;中南三大成矿带构造演化历史摸清[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2 记者 于德福;把项目打造成创新平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亮;南海构造演化模式及其数值模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
2 崔军平;松辽盆地东部哈尔滨—绥化地区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作用[D];西北大学;2007年
3 冯建伟;准噶尔盆地乌夏断裂带构造演化及控油作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4 谢建华;南海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其成因数值模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5 钟延秋;依—舒地堑汤原断陷构造演化及其对成藏的控制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6 苏勇;湘鄂西区块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7 李世超;大兴安岭中段三叠—侏罗纪构造演化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2年
8 詹润;青东凹陷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成盆机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9 佘晓宇;构造演化与油气动态复式成藏[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10 朱嘉伟;黄河下游河南段第四纪构造演化与悬河稳定性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鹏;济阳坳陷孔店组转型期构造演化对原型盆地的控制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孙宝山;大庆油气区石炭—二叠纪构造演化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3 李高阳;川东渝东地区遂宁—酉阳段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演化[D];长安大学;2009年
4 宋传会;哈密坳陷断裂特征与构造演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5 刘战庆;陕南镇巴—紫阳地区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D];长安大学;2008年
6 杨贵臣;海拉尔盆地乌南次凹构造演化及成藏分析[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7 谭开俊;陆东地区构造演化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3年
8 白奋飞;松辽盆地宾县凹陷构造演化与油气关系[D];西北大学;2008年
9 周志;辽河滩海东部地区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的关系[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10 陈虹;西天山东段阿拉沟一带晚古生代以来构造演化[D];长安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705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1970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