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湾口围填海对钦州湾水动力环境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6-07 15:40

  本文选题:钦州湾 + 围填海 ; 参考:《水运工程》2017年03期


【摘要】:从潮流、潮通量与水交换3个方面探讨湾口围填海对海湾内海与江道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工况的影响区域大多在外湾,围填使得金鼓江江道宽度缩窄、江内流速减小,潮通量减幅达17%,半交换周期增大达1.21 d;老人沙圈围虽增大了东水道的潮量,但金鼓江缩窄导致分水减小,圈围对金鼓江水动力环境影响较小;湾口围填虽小幅度占用中水道,但对内湾的水动力影响很小,今后的围填规划可以从中水道及其两侧高滩入手。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e of reclamations at the mouth of the bay on the inner sea and river channel of the bay is discussed from three aspects: tidal current, tidal flux and water exchang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fluence areas of the two conditions are mostly in the outer bay, the fill makes the width of the Jingu river channel narrow, the current velocity in the river decreases, the tidal flux decreases by 17, the half-exchange period increases by 1.21 days, and the old sand circle increases the tidal volume of the east waterway. However, the constriction of the Jingu River resulted in a decrease in the water distribution, and the ring circumference had little effect on the hydrodynamic environment of the Jingujiang River, and although the closure of the gulf occupied the middle waterway by a small margin, it had little effect on the hydrodynamics of the inner bay. In the future, the reclamation planning can start with the middle waterway and its two sides high beach.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
【分类号】:P73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初敏;王辰良子;;谈规制围填海项目的政策路径[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刘洋;丰爱平;;区域围填海面积需求预测分析方法探讨[J];中国渔业经济;2011年06期

3 刘晴;徐敏;;江苏省围填海综合效益评估[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4 文博;;十三世纪以来荷兰填海取得的土地[J];世界知识;1980年20期

5 ;“中韩围填海环境影响与管理政策国际研讨会”征文[J];科技导报;2011年23期

6 刘大海;陈小英;陈勇;林河山;;海湾围填海适宜性评估与示范研究[J];海岸工程;2011年03期

7 蔡丽萍;金敬林;胡益峰;陈琼;;舟山围填海现状调查与保护措施探讨[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8 朱高儒;许学工;;关于有序填海的思路与方法[J];生态环境学报;2011年12期

9 戴纪元;海上填海人工岛的设计[J];海岸工程;1994年Z1期

10 杨朗;;填海造田的妙招[J];大科技(科学之谜);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坤;;关于围填海活动及其管理现状的几点探讨[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2年

2 张志良;;用振冲加密技术加固填海砂土[A];2002年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简梓红;杨木壮;唐玲;吴涛;黄顺婷;;围填海效益评价研究现状及其展望[A];热带海洋科学学术研讨会暨第八届广东海洋湖沼学会、第七届广东海洋学会会员代表大会论文及摘要汇编[C];2013年

4 朱江;;人工填海旅游度假区方案优化与用地价值提升规划研究——以潍坊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规划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C];2014年

5 王辰良子;王树文;;捍卫蓝色国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规制围填海项目的政策路径[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清黎;;滨海发电厂开山填海工程中的岩土工程问题[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许勇;张季超;;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填海地基的研究应用[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9年

8 赵振刚;;强夯法在处理填海地基中的应用[A];济大学术论丛土木工程2005专辑[C];2005年

9 穆丹;梁江;;中外填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发展历程对比研究[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绿色生态与低碳规划)[C];2013年

10 杨春;陈天;张赫;;填海区域平面形态规划特征要素及其类型分析[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设计)[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建明;莆田加强围填海项目监管[N];中国海洋报;2006年

2 记者 李明 通讯员 刘树军;山东加强对填海项目的监管[N];中国海洋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王秋蓉;围填海应实行总量控制[N];中国海洋报;2007年

4 何勇海;盲目围填海付出沉重代价[N];中国渔业报;2007年

5 李斌 杨文婷;不科学围填海将被制止[N];西部时报;2007年

6 记者 余建文;违法填海“蚕食”渔民避风塘[N];宁波日报;2009年

7 记者 饶爱杰;我国明年对围填海实行总量控制[N];中国海洋报;2009年

8 邢建芬 陈尚;韩国围填海的历史、现状与政策演变[N];中国海洋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张一玲;破解围填海冲动下的管理难题[N];中国海洋报;2010年

10 记者 李韶辉;国家发展改革委首次下达围填海计划[N];中国改革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永海;基于规模控制的围填海管理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雪双;海湾围填海规划评价体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李静;河北省围填海演进过程分析与综合效益评价[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于洋;基于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围填海方案优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4 楼颖霞;围填海生态资源损害补偿价格评估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5 林华剑;基于PSR模型的广州南沙湿地填海对生态系统影响的评价[D];大连海洋大学;2015年

6 张小雪;营口望海珍珠湾会展中心填海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7 耿海涛;中国南沙岛礁填海扩礁建设行为的国际法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8 刘涛;北部湾吹沙填海土动力特性与场地动力响应特征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9 刘琴琴;基于3S技术的广东省围填海调查与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葛s

本文编号:19917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19917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9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