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菲律宾海表层沉积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指示意义
本文选题:稀土元素 + 物源 ; 参考:《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6年05期
【摘要】:西菲律宾海地质作用复杂,其表层沉积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其沉积物来源具有明显指示意义。基于西菲律宾海吕宋岛至九州帛琉洋脊之间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的常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组成,通过对不同类型沉积区稀土元素组成、配分模式和稀土元素La/Yb和Sm/Eu比值进行研究发现,研究区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组成受沉积物类型和物质来源控制,沉积物中黏土矿物、铁锰氧化物自生颗粒和磷灰石是稀土元素的主要富集相;吕宋岛与本哈姆高原之间海盆的沉积物含有来自吕宋岛蛇绿岩的物质,而中央裂谷以西海盆区和含结核黏土区沉积物主要由陆源风尘物质、海底火山物质和自生组分组成。
[Abstract]:The geological processes of the West Philippine Sea are complex, and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are earth elements in the surface sediment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origin of the sediments. Based on the composition of major elements and rare earth elements in surface sediment samples from Luzon Island, the western Philippines, to the ocean ridge in Palau, Kyushu, the composition of rare earth elements in different types of sedimentary areas was studied. The distribution model and the ratios of La / Yb and Sm- / EU show that the composition of REE in sediments is controlled by the types and sources of sediments, and clay minerals are found in sediments. Iron-manganese oxide authigenic particles and apatite are the main enrichment phases of rare earth elements. The sediments in the basin between Luzon Island and Benham Plateau contain materials from Luzon ophiolite. The sediments in the basin area and the nodule bearing clay area to the west of the central rift are mainly composed of continental wind and dust materials, submarine volcanic materials and authigenic components.
【作者单位】: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429704)
【分类号】:P73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耀琴;厦门港湾表层沉积物中Fe_2O_3,Al_2O_3,TiO_2含量的分布及相关性[J];台湾海峡;1987年02期
2 张士三;太平洋中部表层沉积物镁铝含量比的变化[J];台湾海峡;1990年03期
3 高兴辰;大连港及其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铅污染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海洋通报;1991年04期
4 陈淑美,傅天保,林建云;厦门西港表层沉积物磷的形态与分布[J];台湾海峡;1991年03期
5 杨伟锋,陈敏,刘广山,黄奕普;楚科奇海陆架区表层沉积物放射性核素的分布[J];海洋环境科学;2005年02期
6 何桐;谢健;余汉生;方宏达;高全洲;;大亚湾表层沉积物中氮的形态分布特征[J];热带海洋学报;2009年02期
7 李翠田;王淑红;于红兵;颜文;孔小丽;孙宝权;;珠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及其环境质量评价[J];海洋环境科学;2009年05期
8 陈松,廖文卓,许爱玉,骆炳坤;厦门西港表层沉积物的化学特征[J];台湾海峡;1992年02期
9 李正华;林建杰;;福建定海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生态评价初步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08年S1期
10 甘华阳;梁开;郑志昌;;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莹;翟世奎;;东海泥质区表层沉积物中环境活性金属元素的分布[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2 张硕;狄欢;;海州湾海洋牧场区表层沉积物主要理化状况分析[A];海峡两岸海洋渔业资源养护和共同开发青年科学家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梁涛;;香港河流及近海表层沉积物及其孔隙水的毒性特征及机理[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高志友;南海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指示[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2 王翠苹;墨西哥湾—南海海底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组成与分布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萍;渤海表层沉积物的空间分布及其与物源和沉积动力环境的关系[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2 尚婷;南海和北极海域海洋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3 王蕴;白令海、楚科奇海及加拿大海盆表层沉积物中多氯联苯和重金属的含量与分布[D];厦门大学;2009年
4 王惠艳;渤海湾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4年
5 徐琳;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组成和来源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6 曹芳;青岛近海表层沉积物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布及来源解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7 马海青;渤海湾和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甾醇的分布和来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9年
8 李孟芳;黄、东海表层沉积物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分布特征[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9 刘加飞;东海岛潮间带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形态分布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D];广东海洋大学;2013年
10 陈燕萍;海南博鳌海滩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对风暴过程的响应[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514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051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