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浙江近海海域超微型浮游生物类群的生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01 09:29

  本文选题:浙江近海 + 超微型浮游生物 ; 参考:《浙江海洋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浙江近海海域超微型浮游生物的时空生态分布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于2014年11月(秋)、2015年1月(冬)、2015年5月(春)和2015年7月(夏)连续4个季节采集了浙江近海海域表层海水样品,利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对样本浮游病毒、异养细菌及超微型浮游植物丰度进行检测,对其时空分布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做了分析。浮游病毒和异养细菌的分析结果表明,从水平分布来看,4个季节中浮游病毒、异养细菌丰度均为宁波、沈家门、岱山等近岸站位的丰度低,远陆海域东极与枸杞站位的丰度高。从季节变化来看,浮游病毒、异养细菌丰度的季节分布特征均为夏春秋冬,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春、夏、秋、冬4个季节,浮游病毒丰度和异养细菌丰度均表现出显著正相关。浮游病毒丰度在春、秋、冬季节均与病毒/细菌比值(VBR)为显著正相关关系;夏、秋季节均与盐度表现为显著正相关;春、夏季节均与总磷显著负相关;春季分别于与溶解氧、pH、化学耗氧量(COD)显著正相关。异养细菌在春、夏季节与溶解氧为显著正相关,冬季与溶解氧显著负相关;春、夏季节与总磷显著负相关;秋、冬季节均与盐度、温度显著正相关;冬、春季节均与COD显著正相关。对超微型浮游植物的分析结果,从水平分布来看,在4个季节中超微型浮游植物丰度均为宁波、岱山、沈家门沿岸站位的丰度低,远陆海域东极与枸杞站位的丰度高。从季节变化来看,原绿球藻的变化特点为夏季秋季冬季春季,聚球藻的变化特点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超微型真核浮游植物的变化特点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春季,原绿球藻、聚球藻、超微型真核浮游植物均与pH显著正相关;秋季,原绿球藻、聚球藻、超微型真核浮游植物均与温度显著正相关;冬季,聚球藻、超微型真核浮游植物均与盐度显著正相关。春季,原绿球藻与总磷、氨氮显著负相关;夏季,超微型真核浮游植物与总磷显著负相关,与氨氮显著正相关;冬季,聚球藻、超微型真核浮游植物与COD显著正相关。本研究表现为近岸站位超微型浮游生物丰度普遍较低,远陆海域站位丰度高的分布特征。长江等河道输沙量大及人类生产生活等影响要素明显,海区水质混浊,透明度不高,会制约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使得近岸初级生产力并不高,间接上也限制了噬藻体和异养细菌的生长繁殖。超微型浮游生物的丰度基本为夏季高,冬季低。分析结果表明,夏季水温升高,太阳辐射强烈,陆源输入带来丰富的营养盐,有利于超微型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使超微型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冬季的低水温限制了超微型浮游生物的生长。
[Abstract]:The seasonal distribution of phytoplankton in spring , summer , autumn and winter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salinity and temperature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asonal distribution of phytoplankton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in spring , summer , autumn and winter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phytoplankton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in spring , summer , autumn and winter .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Q178.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焦念志,杨燕辉,Hiroshi KOSHIKAWA,Shigeki HARADA,Masataka WATANABE;从营养扰动实验看原绿球藻在近海分布的制约因素(英文)[J];Acta Botanica Sinica;2002年06期

2 焦念志,杨燕辉;中国海原绿球藻研究[J];科学通报;2002年07期

3 ;[J];;年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丽;不同海洋生境中超微型浮游生物的分布特点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

2 陈纪新;中国亚热带海域超微型浮游生物多样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汝伟;浙江近海海域超微型浮游生物类群的生态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0873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0873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2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