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内孤立波非线性陡斜的数值研究
[Abstract]:Based on the three-dimensional ocean circulation model Mitg cm, the role of nonlinear steep slope in the formation and propagation of solitary waves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s studied, and the three-dimensional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internal solitary waves is discussed. It is found that baroclinic tidal energy rays excited by barotropic tidal current in the Luzon Strait form a strong baroclinic disturbance in the west of Luzon Strait. The disturbance is affected by topography shallowness during the westward propagation, resulting in a nonlinear steep slope, a smaller wavelength and a steeper waveform. Finally, a large amplitude internal solitary wave is formed at the break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slope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that is, the large amplitude internal solitary wave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s mainly developed from the strong baroclinic disturbance on the west side of the Luzon Strait. It is not a strong wave signal formed by the interaction of the meridional land near Batan Island in the Luzon Strait. At the same time, the model also reveals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Asab wave. In the sea area about 120 掳E east of Luzon Strait, there is no Asab wave, but it evolves only after the nonlinear steep oblique action in the westward propagation process. It is shown that the propagation proces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formation of a B wave.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南海内波的生成、传播及其三维性(41276008)” 泰山学者计划项目资助~~
【分类号】:P73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长建,毛华斌,陈荣裕,王东晓;南海北部海洋温、盐调查研究——2004年9月南海北部开放航次移动船载温盐剖面仪观测[J];热带海洋学报;2005年01期
2 刘玉龙;王启;;南海北部海峡热输送特征[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7期
3 仇德忠,杨天鸿,郭忠信;夏季南海北部一支向西流动的海流[J];热带海洋;1984年04期
4 赵泉鸿,汪品先,张清兰;南海北部陆架底质中介形虫的分布[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6年05期
5 吴正,廖秉良,金志敏,冯文科;晚更新世末期南海北部陆架的古地理探讨[J];地理学报;1993年06期
6 李立;南海北部沿岸冬季水位亚潮波动特征研究[J];热带海洋;1993年03期
7 陈绍谋,古森昌,路秀云,吴传芝,吴必豪,渠洁瑜,张春增;南海北部沉积物元素分布的统计分析[J];热带海洋;1983年02期
8 陈特固;冬季南海北部海(气)温异常与长江中下游汛期雨量关系的初步分析[J];热带海洋;1985年01期
9 李子江,何悦强;南海北部大陆架表层沉积物中元素地球化学信息处理[J];热带海洋;1986年02期
10 张庆荣,蔡亲炳,林锡贵;南海北部近海面大气梯度观测试验的初步分析[J];热带海洋;198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慧;蔡旭晖;宋宇;;南海北部海面风场和平均海流场模拟[A];中国科协2009年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学术活动月——海上污染防治及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汪洋;;南海北部边缘地壳成分及流变学非均匀性[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韦振权;易海;帅庆伟;钱星;林珍;张莉;;南海北部西沙-双峰海域构造分区特征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八专题论文集[C];2013年
4 吴时国;董冬冬;袁圣强;张功成;;南海北部陆缘深水区含油气系统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周昌范;张海启;;我国南海北部深水区油气资源前景展望[A];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第13分会场)[C];2006年
6 刘鸿;栾锡武;;南海北部磁静区成因及构造意义[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7 高金耀;张涛;谭勇华;刘俊;汪俊;;南海北部洋陆分界与重、磁异常分布特征[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赵俊峰;;南海北部陆缘磁静区在三分量磁测资料中的反映[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林长松;高金耀;王冠荣;叶芳;谭勇华;;南海北部新生代的构造运动特征[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东晓;;南海北部海洋物理环境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A];第六届广东海洋湖沼学会、第五届广东海洋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记者 钟敬忠邋通讯员 廖庆玉;琼粤海事首次南海北部联合巡航[N];中国水运报;2008年
2 徐海 李洁尉;南海北部深水区发现大气田[N];中国海洋报;2006年
3 记者 罗茜 通讯员 徐海;“实验3”号船南海北部开放航次再度起航[N];中国海洋报;2006年
4 徐海 李洁尉;珠江冲淡水东扩机理研究取得重要进展[N];广东科技报;2011年
5 通讯员 李洁尉 徐海 容英光;建设开放型海上观测共享平台[N];广东科技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守军;南海北部多波束海底地貌多尺度分析及其构造意义指示[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张峤;南海北部陆缘新生代岩浆活动及构造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4年
3 高金尉;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洋陆过渡带构造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5年
4 丁扬;南海北部环流和陆架陷波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5 陈蔚芳;南海北部颗粒有机碳输出通量、季节变化及其调控过程[D];厦门大学;2008年
6 王霄飞;南海北部陆坡东西段新构造的异同及对BSR分布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7 宫响;南海北部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特征的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8 吴仕虎;南海北部中生代陆缘海盆地沉积演化过程[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9 张善武;基于变系数KdV-type理论模型的南海北部内孤立波传播演变过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梁英;南海北部营养盐结构特征[D];厦门大学;2005年
2 李友开;内孤立波反射与相互作用实验及南海北部内孤立波传播特征的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于博;南海北部内孤立波能量和水体输运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4 张晓飞;南海北部海洋雾状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2年
5 喻涛;南海北部表层沉积物不同粒级组分中有机质的来源研究[D];厦门大学;2005年
6 张R,
本文编号:21488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148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