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开敞式潮滩-潮沟系统发育演变动力机制——Ⅱ.潮汐作用

发布时间:2018-08-09 17:51
【摘要】:为研究潮汐作用下潮沟网络形成、演变规律,结合江苏沿海粉砂淤泥质潮滩实际情况,建立试验室物理模型,模拟具有一定坡度的潮滩在潮汐作用下的地形演变,分析了潮沟发育演变中的水沙运动规律,研究了潮差对于潮沟发育的影响。研究表明,潮沟发育过程受到床面坡度变化的影响,坡度均一的潮滩上,潮沟系统通过相邻小潮沟相互连接而形成,没有明显的潮沟头部溯源侵蚀现象;在潮汐作用下,涨潮初期和落潮后期水流流速较快,泥沙运动主要出现在这一阶段,在潮滩中部泥沙运动最为剧烈;潮差对于潮沟系统形态和结构的影响较小,潮滩排水路径长度与子流域面积呈幂函数分布,潮差越大则潮沟系统越早达到动态平衡,且具有更大的拓宽潮沟的作用。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idal trench network under tidal action,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ilty muddy tidal flat in Jiangsu coastal area, a laboratory phys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simulate the topographic evolution of tidal flat with a certain slope. In this paper, the water and sediment movement in the evolution of tidal trench is analyzed, and the influence of tidal range on tidal channel development is studied.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idal trench is affected by the change of bed slope. On the flat with uniform slope, the tidal trench system is formed through the connection of adjacent small tidal trenches, and there is no obvious phenomenon of traceability erosion at the head of tidal trench. At the beginning of high tide and late stage of falling tide, the flow velocity is faster, the sediment movement mainly occurs in this stage, and the sediment movement is most intense in the middle of tidal flat, and the tidal range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form and structure of tidal channel system. The length of tidal flat drainage path and the area of subbasin are power function distribution. The larger the tidal difference, the sooner the tidal channel system reaches dynamic equilibrium, and it has the function of widening tidal channel.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江苏省海岸海洋资源开发与环境安全重点试验室;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School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900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5B25614)~~
【分类号】:P731.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瑞善;引潮沟水力冲刷的近似计算方法[J];泥沙研究;1985年03期

2 邵虚生;潮沟成因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J];地理学报;1988年01期

3 张忍顺,王雪瑜;江苏省淤泥质海岸潮沟系统[J];地理学报;1991年02期

4 袁兴中,陆健健;长江口潮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初步研究[J];动物学研究;2001年03期

5 吴德力;沈永明;方仁建;;江苏中部海岸潮沟的形态变化特征[J];地理学报;2013年07期

6 范家骅;淤泥质海滩引潮沟潮汐挟沙水流模型试验问题[J];中国科学(A辑 数学 物理学 天文学 技术科学);1986年07期

7 侯明行;刘红玉;张华兵;;盐城淤泥质潮滩湿地潮沟发育及其对米草扩张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4年02期

8 龚小玲;张晓懿;朱敏;任胜杰;孙瑛;;长江口九段沙湿地潮沟鱼类组成及其多样性[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9 胡知渊;鲍毅新;葛宝明;李欢欢;;围垦滩涂潮沟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和生态位分析[J];动物学报;2006年04期

10 尹延鸿,成国栋,范顺庭,王玉荣,朱兰部;黄河三角洲桩西101站潮沟地貌形态及其水动力学研究[J];海洋科学;199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谢东风;范代读;高抒;;崇明东滩潮沟体系形成演变及其对沉积物分布的控制[A];中国海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2 陈秀法;杨晓梅;刘宝银;仉天宇;王敬贵;;高分辨率遥感下的盖州滩潮沟发育规律与贝类生境区遥相对应信息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舒远明;刘永学;段正域;;基于DEM水系提取算法的TM影像潮盆-潮沟系统提取方法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金斌松;郭立;黄亮亮;秦海明;盛强;储忝江;傅萃长;;长江口低盐区盐沼潮沟鱼类群落的时间变化格局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A];中国鱼类学会2008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金斌松;长江口盐沼潮沟鱼类多样性时空分布格局[D];复旦大学;2010年

2 陈君;江苏岸外条子泥沙洲潮盆—潮沟系统特征及其稳定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琳;长江口九段沙潮沟系统生态景观格局题变化特征遥感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2 严太亮;苏北浅滩沙脊潮沟地形对鱼类群落结构和资源分布的影响[D];上海海洋大学;2016年

3 吴德力;江苏中部海岸潮沟的形态特征与演变过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4 陈翔;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九段沙潮沟信息提取及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2年

5 燕守广;江苏淤长型淤泥质潮滩上潮沟的发育与演变[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孟海星;崇西湿地潮沟鱼类生态特征与河口鱼类生境恢复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正龙;辐射沙洲内缘区潮沟发育对人类活动的响应[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强;崇明东滩潮间带潮沟浮游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侯明行;盐城典型滨海潮滩湿地地形地貌特征及其对景观分异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1748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1748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7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