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星载微波辐射计的海面风场对海表盐度反演影响研究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sea surface wind field on the inversion results of sea surface salinity,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an accurate sea surface brightness temperature model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ea surface wind fiel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of different sea surface roughness models are compared with the sea surface roughness data of Aquarius salinometer satellite produc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wo-scale model combined with the sea foam model has the best agreement with the roughness data of Aquarius satellite products. Based on this, a sea surface brightness temperature simulation model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ea surface wind field and a salinity inversion model of dual polarization channel are constructed. The influence of sea surface wind field on the microwave rad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band sea surface and the effect of wind field data error on the accuracy of salinity inversion are studi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wind speed error of 2 m / s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alinity inversion result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ow temperature and high wind speed, the 1psu can not meet the precision requirement of salinity remote sensing. The wind direction error of .20 掳has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inversion result of salinit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mall incidence angle, but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monthly average requirement of salinity remote sensing.
【作者单位】: 解放军理工大学电磁环境效应与光电工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中国航海图书出版社;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GNSS信号极化特性的降雨强度反演及仿真技术研究”(41505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星载海洋遥感微波辐射计辐射测量受电离层及对流层大气环境的影响研究”(41306187)
【分类号】:P715.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德文;商少平;商少凌;张文舟;;台风期间台湾岛周边海域海面风场特征的卫星遥感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2 王铁;;合成孔径雷达反演黄海海面风场[J];海洋湖沼通报;2007年04期
3 周鑫;丁菊丽;田伟;张帆;;海面风场的数值模拟与反演的研究进展[J];广东气象;2009年01期
4 韩延磊;李洪平;;遥感资料反演海面风场的新方法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07期
5 蒋兴伟;宋清涛;;基于微波散射计观测的气候态海面风场和风应力场[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0年06期
6 周凯;陈希;李妍;毛科峰;王楼;陆正民;;两种海面风场的对比及对海浪模拟的影响[J];海洋预报;2012年03期
7 张晓东;黄健;孙喜艳;黄金霞;郑延庆;黄海燕;白玉洁;;2009年11月汕尾红海湾海面风场的观测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12年03期
8 吕柯伟;胡建宇;杨小怡;;南海及邻近海域海面风场季节性变化的空间差异[J];热带海洋学报;2012年06期
9 张雷;石汉青;龙智勇;杜华栋;张子杨;;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反演海面风场方法综述[J];海洋通报;2012年06期
10 钱志春;;海面风场两层诊断模式试验初步结果[J];浙江气象科技;198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邵伟增;孙建;管长龙;;SAR图像反演风场的研究[A];“海洋动力过程与天气、气候变化”联合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徐国龙;;印度洋海面风场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分析[A];S12 水文气象、地质灾害气象预报与服务[C];2012年
3 何斌;翟国庆;高坤;周蓓锋;;云迹风资料同化对海面风场数值模拟的影响[A];首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刘宇迪;;SAR资料海面风场反演模式的对比研究[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地球气候和环境系统的探测与研究”分会论文集[C];2003年
5 刘宇迪;;SAR资料反演海面风场的对比研究及其变分质量控制[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潘显明;高太长;吴维;;利用实测海流资料计算海面风场的新方法[A];第五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马艳;台风海面风场的动力分析、四维同化及数值试验[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0年
2 冯倩;多传感器卫星海面风场遥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3 王振占;海面风场全极化微波辐射测量[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5年
4 贾瑞才;基于航海雷达图像的海面风场反演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雅;HY-2卫星风场资料LAPS系统融合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2 孙从从;基于卫星数据的海表温度异常与海面风场及中国气候的相关性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陈坤堂;星载微波散射计神经网络方法反演海面风场研究[D];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2016年
4 徐霈霈;不同分辨率风场强迫对海洋水动力模拟的影响分析[D];天津科技大学;2015年
5 王佳莹;南海海面风场、高度场和温度场的变化趋势及年际变化特征[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6年
6 方贺;全极化SAR海浪参数提取和海面风场反演新方法[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
7 薄文波;渤海海面风场数值模拟与预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8 陈德文;台湾岛周边海域台风海面风场及其模型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9 杨亮;基于遥感数据的西北太平洋海面风场时空特征分析[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07年
10 刘宇昕;星载微波散射计数据和数值模式产品海面风场混合分析研究[D];国家海洋环境预报研究中心;2013年
,本文编号:22532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253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