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冬季北太平洋优势气候模态的转移

发布时间:2018-10-08 07:26
【摘要】:采用EOF分解和小波分析,并引入相似度,分析冬季北太平洋的两个主要气候模态,即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模态与北太平洋涡旋振荡(NPGO)模态,及其结构特征随时间的演变。结果表明:1988/1989年的气候转移后,冬季海温距平(SSTA)优势模态为NPGO模态的年份越来越多,这种优势气候模态的转移现象表现出准18 a的年代际周期;SSTA与NPGO模态相似度的20年滑动平均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之后超过了SSTA与PDO模态的相应值,这表明此后SSTA的优势模态发生了转移,由PDO型转换为NPGO型;对典型时间段SSTA的合成分析显示,其优势模态由1988年前的PDO型转变为之后的NPGO型。
[Abstract]:By using EOF decomposition, wavelet analysis and similarity analysis, the two main climatic modes in the North Pacific in winter, namely, the Pacific Interdecadal oscillation (PDO) mode and the North Pacific vortex oscillation (NPGO) mode,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ir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with time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years in which the dominant (SSTA) mode of SST anomaly in winter is NPGO mode after the climatic transfer of: 1988-1989. The transfer of dominant climate modes shows that the 20-year moving average of quasi-18 years of interdecadal periodicity and NPGO modal similarity exceeds the corresponding values of SSTA and PDO modes after the middle and late 1980s.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dominant mode of SSTA has been transferred from PDO type to NPGO type since then, and the synthetic analysis of SSTA in typical time period shows that the dominant mode has changed from PDO type before 1988 to NPGO type after that.
【作者单位】: 解放军东海舰队司令部海洋水文气象中心;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基金】:国家973项目“西北太平洋海洋多尺度变化过程、机理及可预报性”(2013CB956203)
【分类号】:P7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培,欧阳天宝,俞慕耕;北太平洋风场特点[J];海洋预报;2002年02期

2 徐永福;赵亮;李阳春;;北太平洋对人为二氧化碳吸收的数值模拟[J];地球物理学报;2007年02期

3 祁丽燕;孙照渤;李忠贤;;北太平洋冬季次表层热状况及其与中国东部夏季气候的关系[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金仲华;远东风云中的北太平洋[J];世界知识;1934年01期

5 杨良华;北太平洋航线选择[J];海洋预报;1986年04期

6 束家鑫;;什么是危险天气?[J];科学大众;1954年07期

7 丁叶风;任雪娟;韩博;;北太平洋风暴轴的气候特征及其变化的初步研究[J];气象科学;2006年03期

8 周波涛;赵平;崔绚;;亚洲-太平洋涛动变化与北太平洋海温异常的联系[J];科学通报;2010年01期

9 张立凤;吕庆平;张永垂;;北太平洋涡旋振荡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11年11期

10 黄勇;李崇银;王颖;;东亚-北太平洋副热带海气耦合模态及其对降水的影响[J];热带气象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亮;徐永福;;开边界对北太平洋被动示踪物模拟的影响[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文气象分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潮汐及海平面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计算海洋物理专业委员会、山东(暨青岛市)海洋湖沼学会2005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韩博;任雪娟;;北太平洋风暴轴的气候态及异常分析[A];第三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任雪娟;杨修群;韩博;徐桂玉;;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变异特征及其与中纬度海气耦合关系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向洋;任雪娟;;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异常特征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第二届研究生年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李春;吴立新;;海洋-大气对北太平洋动力强迫的响应:一个耦合观点[A];“海洋动力过程与天气、气候变化”联合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徐永福;;二氧化碳在北太平洋封存的有效性[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曲维政;黄菲;赵进平;李春;;太阳活动与北太平洋年代际涛动[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文气象分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潮汐及海平面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计算海洋物理专业委员会、山东(暨青岛市)海洋湖沼学会2005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刘凯;祝从文;;冬季北太平洋海温主模态在1990年前后调整及其成因初探[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5 副热带气象及生态环境影响[C];2014年

9 卢Y,

本文编号:22559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2559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1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