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南海某导管架海洋平台倒塌分析

发布时间:2018-10-17 07:58
【摘要】:针对在役老龄导管架平台进行倒塌计算分析,确定极限承载力进而评估老龄导管架的安全裕度。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考虑平台的波流载荷及桩-土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利用SACS软件建立导管架整体三维有限元计算分析模型,并用逐步加载的方式,对南海某导管架平台进行了全过程非线性倒塌分析。计算分析表明,该导管架平台极限强度很高,具有较大的安全裕度;导管架倒塌过程呈逐步破坏形式,先是撑杆屈服,造成局部结构破坏,然后是钢桩发生屈服,降低结构承载力,最后节点逐步失效,造成结构倒塌。揭示了导管架平台结构失效倒塌的机理,给出了倒塌分析的可行方法和步骤。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ollapse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old jacket platform in service,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is determined and the safety margin of the old jacket is evaluated. By using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ethod, considering the wave and current loads of the platform and the nonlinear pile-soil interaction, the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odel of the jacket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SACS software, and the method of step by step loading is used. The nonlinear collapse analysis of a jacket platform in the South China Sea is carried out. The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show that the jacket platform has high ultimate strength and high safety margin, and the collapse process of the jacket is in the form of gradual failure, which results in the yielding of the brace at first, which results in the failure of the local structure and then the yielding of the steel pile. Reduce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structure, the final joint failure gradually, resulting in the collapse of the structure. The failure collapse mechanism of jacket platform structure is revealed, and the feasible methods and steps of collapse analysis are given.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资助项目(51239008)
【分类号】:P7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爱霞;石湘;李华军;;一种海洋平台广义模型修正方法的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7年01期

2 苏艳艳;尹群;;可燃气体爆炸载荷作用下海洋平台舱室结构动态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J];中国海洋平台;2007年01期

3 吕悦军;彭艳菊;唐荣余;沙海军;赵建涛;;我国海洋平台抗震标准若干问题探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年02期

4 常宗瑜;姚冰川;徐长密;李妮;吕太峰;;海洋平台的运动对人体动力学响应的影响分析[J];机械设计;2011年06期

5 陈铁云,朱正宏;海洋平台碰撞和损伤分析的进展[J];力学进展;1989年04期

6 叶国强;;海洋平台电站设计[J];中国海洋平台;1991年01期

7 罗桦槟,张世英;海洋平台定量风险评估[J];管理工程学报;1999年01期

8 周焕廷,王燕,朱雷鸣;海洋平台动力响应分析的复模态法[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吴小俊,张士华,王德禹;正压冲固海洋平台的地震分析[J];中国海洋平台;2005年03期

10 董庆锋;徐兴平;畅元江;吕征;;对海洋平台进行动态载荷识别的研究[J];中国海洋平台;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刚;张大勇;岳前进;;基于全寿命总费用最小的抗冰海洋平台优化设计[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2 李良碧;王自力;尹群;孙彦杰;;海洋平台在火灾、爆炸灾害下的风险评估研究[A];七届更迭 三十回眸——第七届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董胜;付新钰;甘步红;;购置海洋平台的风险与融资探讨[A];2005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陈聃;;海洋平台抗震[A];中国地震学会第三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6年

5 靳猛;赵金城;杨秀英;刘明路;;海洋平台在火灾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刘明路;赵金城;靳猛;;火灾作用下海洋平台温度场研究[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罗永峰;廖冰;遇瑞;乌建中;;某海洋平台整体提升的施工验算[A];第二届全国钢结构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长亮;唐健;毛辉;贾玉光;王攀;黄俊;;涂塑管线现场修补与海洋平台管线涂塑工艺设计[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11年

9 潘大新;陈静;;硫化氢对海洋平台放空系统影响分析[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11年

10 李春明;;海洋平台的振动试验方案及其模型设计[A];2007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玲 记者 程云鹤;鞍钢用一流产品撑起我国海洋平台建设[N];鞍山日报;2012年

2 王武祥 何丹;湘钢成功开发特厚海洋平台用钢[N];湘潭日报;2009年

3 李旭东 张宏;海洋平台用钢刮起“舞钢旋风”[N];中国冶金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纪岩青 通讯员 易丛;让整座海洋平台与大海对接[N];中国海洋报;2013年

5 赵慧;我国海洋平台吊机挺进“重型化”[N];中国船舶报;2013年

6 李旭东 李英;舞钢海洋平台新产品挺进设备制造业高端领域[N];世界金属导报;2011年

7 记者 梁茵邋通讯员 王安军;国内首台海洋平台9000米井架组装完毕[N];中国石油报;2007年

8 记者 陈佳南 通讯员 梁妮;国内自主建造最大海洋平台起重机完工在即[N];中国船舶报;2010年

9 朱正秋 曾佩;武汉船机开发出国内最大海洋平台起重机[N];中国船舶报;2011年

10 记者 孙滨 特约记者 白方;首次中标海洋平台用钢[N];湖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嵇春艳;海洋平台动力响应分析与振动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2 马红艳;海洋平台结构优化设计方法与软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3 周亚军;导管架海洋平台结构振动智能主动控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4 乐丛欢;海洋平台基于结构碰撞损伤的风险评估[D];天津大学;2010年

5 梁燕军;海洋平台非线性系统最优减振控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于雁云;船舶与海洋平台三维参数化总体设计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蒋济同;海洋平台的模态参数识别与损伤诊断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8 张城明;非线性时滞系统最优控制及在海洋平台减振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翟钢军;海洋固定平台模糊优化与模糊可靠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10 何晓宇;环境激励下海洋平台多维地震反应分析及控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760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2760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7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