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秋季湛江港和入海口温盐结构及生态特征

发布时间:2018-11-10 15:24
【摘要】:采用2015年10月采集的湛江港海域水体叶绿素a浓度、温度、盐度等参数,分析了秋季湛江港和入海口温盐结构及生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湛江港海域盐度的水平分布上由湾内往湾外逐渐递增,叶绿素a浓度由湾内往湾外逐渐递减,水深比较浅的区域水温较高,同时在航道入海口底层存在着"高盐低温低叶绿素"的相对稳定的冷水团结构。该水团的形成是由于湛江港出海口独特的地形构造促进区域性水体层化,同时底部水体透明度低,限制航道入海口区域底层的浮游植物的生长等因素所致。
[Abstract]:Based on the parameters of chlorophyll a concentration, temperature, salinity and so on, collected in October 2015, the structure and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 and salt in Zhanjiang port and estuary in autumn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of salinity in the sea area of Zhanjiang Port increases gradually from the inside of the bay to the outside of the bay, the concentration of chlorophyll a decreases gradually from the inside of the bay to the outside of the bay, and the water temperature in the area with shallow water depth is higher.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a relatively stable cold water mass structure at the bottom of the channel entrance, which is "high salt, low temperature and low chlorophyll". The formation of the water mass is due to the unique topographic structure of the outlet of Zhanjiang Port promoting the stratification of the regional water body, the low transparency of the bottom water body and the restriction of the growth of phytoplankton at the bottom of the sea entrance area of the channel.
【作者单位】: 广东海洋大学海洋遥感与信息技术实验室;中国海监南海航空支队;
【基金】:国家海洋公益专项(201305019)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4A030313603)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3B030200002) 广东海洋大学创新强校项目(GDOU2014050226) 广东省攀登计划项目(pdjh2015b0249)
【分类号】:P731;X1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谷诚;试论湛江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郭笑宇;黄长江;;粤西湛江港海底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特征与来源[J];热带海洋学报;2006年05期

3 张克东;;湛江港运输地理的初步研究[J];热带地理;1981年03期

4 张治平;;湛江港新构造运动与港湾的形成及其淤积[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58年05期

5 陈彩香;湛江港海域污染应引起重视[J];海洋环境科学;1984年01期

6 张希然;罗旋;;湛江港和雷州湾海涂土壤特性[J];热带地理;1987年02期

7 吴卓智;湛江港海湾水交换能力及环境容量的初步探讨[J];交通环保;1991年03期

8 张莉;湛江海洋资源开发对策[J];海洋信息;2001年03期

9 张际标;谢群;施玉珍;李雪英;陈春亮;孙省利;;湛江港湾表层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海洋环境科学;2011年06期

10 黄慧薇,廖兴禹,李兰;湛江经济研究专题资料索引[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兆光;宗少坤;;关于海湾开发与湛江港发展相关问题的思考[A];中国航海学会2003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专刊[C];2003年

2 郑日强;;湛江港铁矿石物流系统优化研究[A];第二届中国港口物流与自动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林菁;邸锦疆;;湛江港船舶处理含油污水状况分析[A];船舶防污染高新技术与区域合作研讨会暨第一届‘港口杯’船舶防污染优秀论文奖获奖论文专集[C];2003年

4 毕修颖;;发展湛江航运事业 建设文明港口城市[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5 梁琼荣;;特呈岛介绍[A];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全球环境基金GEF/小额赠款项目SGP“湛江特呈岛滨海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利用示范”项目论文成果汇编[C];2011年

6 陈建设;;宜乘东风济沧海——试论湛江市航运业发展及对策[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7 崔军;陈汉能;;湛江沿海滩涂资源利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梁晓军;黄履才;韦鉴峰;林诗天;袁旗;;湛江港利玛原甲藻赤潮对湛江港水产品质量的影响[A];中国南方十六省(市、区)水产学会渔业学术论坛第二十六次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9 邓武安;;湛江港水域船舶油污染风险分析及防治对策[A];2008年船舶防污染国际公约实施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夏益民;何杰;李元亚;;湛江港徐闻港区详细规划方案潮流数学模型和泥沙淤积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士祥、邓旭;湛江港:奋起直追亿吨梦[N];中国交通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李薇 通讯员 邓旭;湛江港 第二次起跑[N];中国水运报;2002年

3 本报驻粤记者 陈国雄;湛江港 梦指亿吨大港[N];中国水运报;2005年

4 本报驻粤记者  陈国雄;湛江港,被推着往前跑[N];中国水运报;2006年

5 撰文 邓旭 邓敏 詹华伟;湛江港全力打造华南散粮集散地[N];南方日报;2006年

6 吴楚楚邋特约记者 邓旭 通讯员 邓敏;湛江港携手招商局共建亿吨大港[N];中国交通报;2007年

7 ;以港口带动湛江大发展[N];湛江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索佩敏;备战广东钢铁项目 宝钢拟入股湛江港8%[N];上海证券报;2008年

9 陈姗姗;3.2亿入股8% 宝钢投资湛江港获批[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10 周金龙;宝钢集团拟收购湛江港8%股份[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臻;湛江港进口铁矿石物流系统的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2 林彬;广东省湛江港务局[D];暨南大学;2003年

3 高玉蓉;湛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2年

4 毛丽娜;湛江港集团物流园区规划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5 方俊;湛江港集装箱码头物流发展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6 李拴虎;湛江湾填海工程对湾口冲淤影响的分析研究[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3年

7 熊江;基于湛江中科炼化项目选址的环保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228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3228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f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