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海洋粘土矿物与颗石藻Emiliania huxleyi共培养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14 15:04
【摘要】:颗石藻是海洋中广泛分布的超微型浮游藻,经生物矿化作用形成的碳酸钙质颗石,在古海洋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海洋粘土矿物与有机质的有机-无机相互作用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选取广泛分布于海洋的赫氏颗石藻Emiliania huxleyi与海洋粘土矿物中具有代表性的伊利石和蒙脱石共培养。通过对颗石藻生长曲线和Sr/Ca、Mg/Ca元素比值、颗石藻与粘土矿物样品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和矿物物相等分析,研究海洋粘土矿物与颗石藻的相互作用规律。通过研究表明伊利石对颗石藻的影响较小,蒙脱石因对营养元素的吸附和颗石藻的絮凝作用对颗石藻的生长和Sr/Ca、Mg/Ca元素比值影响较大。颗石藻代谢分泌的生物分子未能通过层间插层作用进入伊利石层间,颗石藻分泌的生物分子可通过插层作用进入并储存于蒙脱石层间,海洋粘土矿物中的蒙脱石与海洋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值得地球微生物家关注,可能有助于对古海洋环境的认识。
[Abstract]:Caryophyta is a widely distributed ultramicro plankton in the ocea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paleoceanographic research for the formation of calcium carbonate granulite by biomineralization. The organic-inorganic interaction between marine clay minerals and organic matte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In this paper, Emiliania huxleyi, which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sea, is cocultured with Illite and montmorillonite, which are representative of marine clay minerals. By analyzing the growth curve and the ratio of Sr/Ca,Mg/Ca elements, the UV-Vis absorption spectra, the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a and the mineral contents of the samples were analyz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arine clay minerals and Caryophyta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llite had little effect on the growth and the ratio of Sr/Ca,Mg/Ca elements to montmorillonite because of its adsorption of nutrient elements and flocculation. The biomolecules secreted by the metabolism of Chlorella failed to enter the Illite layer by intercalation, and the biomolecules secreted by the alga could enter and store in the montmorillonite layer by intercalati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ontmorillonite and marine microbes in marine clay minerals deserves the attention of microbiologists of the earth and may be helpful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paleo-marine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低成本废水处理技术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西南科技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472310,41672039) 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16ycx041)~~
【分类号】:Q949.2;P73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军;;今生颗石藻的有机碳泵和碳酸盐反向泵[J];地球科学进展;2007年12期

2 孙军;安佰正;戴民汉;李铁刚;;夏季南海西部今生颗石藻[J];海洋与湖沼;2011年02期

3 陈延成;《中国元古代古生代的颗石藻》获“世界华人重大学术成果证书”[J];化工矿产地质;1999年04期

4 陈兰,伊海生,胡瑞忠;藏北羌塘地区侏罗纪颗石藻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J];地学前缘;2003年04期

5 周成旭;严小军;孙雪;徐继林;傅永静;;一种颗石藻水华种的特征界定[J];水生生物学报;2008年06期

6 侯奎,陈镇东,陈延成;颗石藻与海洋、环境关系之探讨[J];化工矿产地质;1999年01期

7 靳少非;;海洋中的精灵海灵——颗石藻[J];化石;2014年01期

8 周成旭;蒋莹;湛交;严小军;;颗石藻Pleurochrysis carterae形成休眠体的环境诱因分析[J];海洋与湖沼;2010年06期

9 钟石兰,祝幼华,王建,章炳高;江苏盐城上冈全新世颗石藻及其环境控制[J];微体古生物学报;2001年02期

10 孙军;靳少非;;中国近海今生颗石藻物种多样性初步研究[J];生物多样性;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传联;苏翔;梁丹;金晓波;王良;喻文晔;张洪瑞;;南海第四纪颗石藻与古海洋学研究[A];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栾青杉;夏冬季中国近海今生颗石藻及其钙化作用速率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宝宁;富营养化条件下磷对颗石藻关键生理生态过程的作用及意义[D];宁波大学;2012年

2 张健;黄东海夏冬季今生颗石藻群落及其分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阮祚禧;海洋酸化对钙化浮游植物颗石藻的影响[D];汕头大学;2008年

4 安佰正;南海今生颗石藻分布及相关浮游植物群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5 林凌;日本南海海槽中更新世以来颗石藻组合及其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6 靳少非;东海和南海春秋季今生颗石藻多样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

7 陈佳丽;颗石藻Pleurochrysis carterae脂肪酸及色素成分的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3年

8 李欣;南海夏、冬季今生颗石藻及相关浮游植物群落的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9 陈攀;颗石类微藻Pleurochrysis carterae培养条件的优化及室外培养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3年

10 谨华龙;黄渤海今生颗石藻群落及其分布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4088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4088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a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