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经济区域与结构均衡性研究
[Abstract]:Based on the Gini coefficient decomposition model and the marginal effect theor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rnal mechanism of the regional and structural equilibrium changes of China's marine economy from 1996 to 2014 are studied. The main direction of improving the balance of marine economic region and structure is put forward. It is found that the regional equilibrium of marine output per capita and coastline economy in China from 1996 to 2014 shows the trend of weakening first and then becoming stronger under the different density index, and under the index of marine output per capita, The internal equilibrium of the three regions is improved in the fluctuation; Under the economic density index of the coastline, the internal equilibrium of the three major regions decreases in the fluctuation. The structural equilibrium also shows the trend of weakening first and then becoming stronger. The equilibrium of marine primary industry has little change in the whole, and the pre-fluctuation of the second and third industries is improved in the later stage. Through the marginal effect of Gini coefficient, it is found that the marine output value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China is increased and the utilization level of shoreline resources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China and the utilization level of shoreline resources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China are increased in a given year. It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balance of marine economic region in China; Developing the marine primary industry and increasing the output value of our country's marine tertiary industry in a specific year are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balance of the marine economic structure. At the same time, we are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ine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primary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area all the time.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30112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编号:12JJD790032) 辽宁省创新团队课题项目(编号:WT2014005)
【分类号】:P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杏;海洋经济理论的发展与我国的对策[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2年02期
2 夏阿国;探索经济与文化的关系 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2年06期
3 何翔舟;我国海洋经济研究的几个问题[J];海洋科学;2002年01期
4 ;建设广东海洋经济强省[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3年01期
5 刘永忠;建设海上连云港 实现海洋经济新跨越[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3年02期
6 刘常标;关于福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若干思考[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3年02期
7 张连秋;加强海洋信用档案工作 促进海洋经济健康发展[J];海洋信息;2003年04期
8 郑贵斌;海洋经济集成创新初探[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4年03期
9 林年冬;浅议广东省海洋经济与海洋高等教育的互动发展[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年02期
10 李长如,杨娜,周洪军;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海水利用业[J];海洋信息;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建纲;;依托高新技术,建设“海洋经济强省”[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蒋铁民;;21世纪我国海洋经济与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展望[A];中国科协2001年学术年会分会场特邀报告汇编[C];2001年
3 江奔东;;海洋世界与海洋经济科学的建设[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4 卢绪敏;;发展海洋经济 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A];山东省海洋经济技术研究会2002年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张耀光;魏东岚;;中国海洋经济省际差异的空间分析[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6 金翔龙;;海洋、海洋经济与人类未来[A];“海洋经济研讨会”报告选编[C];2005年
7 徐质斌;;论海洋经济的概念及统计指标体系改革——以国标《海洋经济统计分类与代码》为参照系的研究[A];“海洋经济研讨会”报告选编[C];2005年
8 魏玉军;;南通市“十一五”重点发展的海洋经济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重点[A];中国海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徐质斌;;海洋经济的内涵与统计学外延新说[A];中国海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李百齐;;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提升海洋经济 争创全省第一[N];连云港日报;2005年
2 ;创新思路 推进山东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N];中国海洋报;2007年
3 刘修德;紧扣“海西”灵魂服务海洋经济强省建设[N];福建日报;2006年
4 本报评论员;实现海洋经济新跨越[N];威海日报;2007年
5 史伟斑邋本报记者;加快发展海洋经济 建设海洋经济强市[N];烟台日报;2007年
6 黄晓华;全力支持海南发展海洋经济[N];海南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戴路;国家海洋局力促海洋经济健康发展[N];中国海洋报;2008年
8 记者 杨连成 林英;我国海洋经济步入“又好又快”发展轨道[N];光明日报;2009年
9 国家海洋局政策法规与规划司副巡视员 魏国旗;优化海洋经济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N];中国海洋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莫非 尚启庄;浙江海洋经济拥抱民营资本[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向云波;区域海洋经济整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玲玲;环境约束下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3 梁飞;海洋经济和海洋可持续发展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方景清;天津滨海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潜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徐同道;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6 谷佃军;山东半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优化方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艳;我国海洋经济综合管理与协调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刘轶R
本文编号:24206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420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