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海啸对建筑物作用的有限元分析

发布时间:2019-03-19 21:11
【摘要】:海啸是沿海地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海啸的形成是由于海底大规模的剧烈的上下运动,海底扰动上部海水形成海啸波,海啸波蕴含巨大的能量,由扰动源向四面八方传播,通过涌浪冲击与高水位淹没对沿海地势低平地区的房屋产生巨大的水平冲击,,导致大量房屋瞬间倒塌,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 数值模拟是波浪研究的重要手段,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海啸波浪对建筑物的冲击作用,可以为沿海区域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依据,对确保建筑物安全与减小人员伤亡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FLOW-3D软件建立了三维数值模型,模拟海啸波浪对建筑物的作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基于FLOW-3D建立海啸波浪对建筑物作用的三维数值模型,以理想孤立波模拟海啸波浪,对不同开洞工况的沿海低矮建筑物模型进行海啸波浪冲击模拟,对比分析建筑物迎水面开洞大小对建筑物受海啸波浪作用力的影响。 (2)建立模拟海啸波浪对建筑物作用的三维数值模型,分别设置不同的海啸浪高,提取不同海啸浪高作用下结构物所受的海啸水平推力,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研究不同浪高海啸荷载作用下结构的静力响应、变形情况。 结果表明:海啸波浪爬坡上岸后,先头波浪的最大速度与浸水深度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建筑物在淹没状态下,迎水面的动水压强呈梯形分布,建筑物受力随迎水面墙体开洞的增大而减小,较小开洞的工况受力最为不利;在建筑物非淹没状态下,随着海啸浪高的增大,建筑物受海啸水平推力逐渐增大,且模拟所得海啸水平推力与海啸浪高的平方成正比。
[Abstract]:The tsunami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natural disasters in the coastal area. The tsunami was formed because of the massive upward and downward movement of the seabed, and the sea floor disturbed the upper sea water to form a tsunami wave. The tsunami wave contains a great deal of energy and spreads from the source of disturbance to all directions. The surge shock and high water level inundation have a great horizontal impact on the houses in low-lying coastal areas, resulting in a large number of houses collapsing instantly, resulting in serious casualties and economic losses.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an important method for wave research.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used to study the impact of tsunami waves on buildings, which can provide a basis for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in coastal area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buildings and reduce casualties. In this paper, a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 based on FLOW-3D software is established to simulate the effects of tsunami waves on buildings.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1) A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 of tsunami waves acting on buildings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FLOW-3D. The ideal solitary wave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tsunami wave, and the model of low-rise coastal building with different opening conditions is simulated by the tsunami wave impact. The influence of the opening size of the building facing the surface of the water on the tsunami wave force of the building is compared and analyzed. (2) establish a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 to simulate the effect of tsunami wave on buildings, set up different tsunami wave height, extract the horizontal thrust of structure under different tsunami wave height, and use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oftware. The static response and deformation of structures under different wave-height tsunami loads a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velocity of the front wave is proportional to the depth of flooding after the tsunami wave climbs to the shore. In the submerged state, the dynamic water pressure on the water surface is trapezoidal, the force of the building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opening of the facing wall, and the stress of the smaller opening is the most unfavorable. In the non-submerged state of the building, the horizontal thrust of the building increases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tsunami wave height, and the simulated horizontal thrust of the tsunami is proportional to the square of the tsunami wave height.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U312;P731.2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后藤治;;日本都市历史建筑物的保护[J];北京规划建设;2007年05期

2 王丽玫;;我国建筑物短寿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山西建筑;2007年33期

3 李良松;;建筑物与环境的协调设计[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3期

4 崔忠波;;“灌溉与排水建筑物设计标准”宣贯培训班在呼和浩特市举办[J];水利技术监督;2013年03期

5 冯泽训;第七讲 放水建筑物设计[J];中国水土保持;1987年08期

6 叶志敏;;建筑物与室外景观的和谐统一设计初探[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年22期

7 ;独具匠心的电厂建筑物设计[J];国际电力;2004年03期

8 宫希魁;;建筑物是否拆除必须分类评估[J];党政干部学刊;2008年01期

9 韩冬;;三级防雷建筑物设计施工中的问题[J];民营科技;2009年07期

10 陈亮;;基于第三方评估机制的建筑物安全监管模式构建[J];建筑经济;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肇元;;完善技术标准与管理法规 确保建筑物合理使用寿命与使用安全[A];工程科技论坛第70场房屋建筑物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的发展与创新大会报告文集[C];2008年

2 陈肇元;;跋——汶川地震教训与震后建筑物重建、加固策略[A];汶川地震建筑震害调查与灾后重建分析报告[C];2008年

3 陈若华;陈振华;;具刚性构架之低层建筑物设计风载重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4 史锋旗;李贵玲;杨保东;;用定量方法对建筑物雷电防护系统进行评估[A];S13 第十届防雷减灾论坛——雷电灾害与风险评估[C];2012年

5 石湘波;;第三类防雷建筑物设计施工中的问题[A];平安浙江气象保障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王江华;张涛;李海国;;三级防雷建筑物设计施工中的问题[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7 郑守仁;;三峡工程枢纽建筑物设计中的重大技术问题论述[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8 蔡人俊;马金福;冯志伟;朱奎荣;;对多支等高避雷针对称分布时保护球形建筑物的探讨[A];第六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董小丰;胡述华;李婧;;浅谈第一类防雷建筑物设计要点[A];2008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学术论文详细文摘汇集[C];2008年

10 姚志东;;受相邻建筑施工影响的某建筑物的鉴定评估及加固处理[A];第十届建构筑物改造和病害处理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工程质量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本报记者 胡泉;建筑物碳排放计算有章可循[N];中国房地产报;2013年

2 省政协副主席 顾伯平;建筑艺术的当代诠释与应用[N];云南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魏刚 陈永杰;“豆腐渣工程”真相[N];北京科技报;2009年

4 钱春弦;建筑物成为能源节约“富矿”[N];中国改革报;2006年

5 中共大连市委党校 宫希魁;建筑物是否拆除必须分类评估[N];经济参考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陈建辉;楼房为何会多米诺骨牌般倒塌[N];经济日报;2004年

7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博士 孙有为;震中建筑缘何“坏而不倒”?[N];中国经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陈建辉;建筑师不能以符合标准逃避责任[N];经济日报;2004年

9 石新荣;我国积极推进“无障碍城市”建设[N];科技日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炜烨;基于格式塔理论的建筑物区域提取方法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4年

2 柳璐;检讨与构建:中国区分所有建筑物的重建制度[D];烟台大学;2013年

3 高振兰;海啸对建筑物作用的有限元分析[D];天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4439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4439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1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