埕北海域底质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及其动力环境意义
[Abstract]:The grain size data of 181 sediment samples in Chengbei sea area were analyzed, and the sedimentary dynamic environment of the study area was divided by Flemming triangle graphic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diment in the study area is mainly silty sand and sandy silt. There are four types of silt and clay silt. On the whole, the grain size from shore to sea shows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fine, coarse and fine, and the banded sand is parallel to the shoreline. The grain size is relatively coarse, the particle size frequency curve is mainly single peak, the separation deviation is medium, and most of them are positive deviation. The sedimentary dynamic environment zoning shows that the sediments in this sea area are mainly suspended and leaped. The grain size characteristics and sedimentary dynamic intensity are axisymmetric distribution with 6 m and 12 m isobath lines, and the distribution types and migration trends of sediments on both sides of the 12 m water depth isoline are mainly controlled by seasonal wind wave variation. The sediment distribution and migration trend on both sides of the 6 m water depth isoline are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turbulence of wave breakage.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分类号】:P736.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海林,刘苍字,杨欧;长江口北支沉积动力环境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2 吴德星,林霄沛,鲍献文;渤海动力环境研究应关注的新问题[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3 陈卫跃,沈健,D. Eisma,G. W. Berger;~(210)Pb沉积速率测定法在浅水动力环境中的应用[J];海洋与湖沼;1990年06期
4 黄剑霞;沉积物化学[J];台湾海峡;1988年01期
5 卢博,黄韶健,李赶先,张福生;在不同沉积物类型中的声速测量实验研究[J];海洋技术;2004年01期
6 王文强;韦献革;温琰茂;;哑铃湾网箱养殖海域沉积物中的硫化物[J];海洋环境科学;2006年03期
7 王修林;辛宇;石峰;韩秀荣;祝陈坚;石晓勇;;溶解无机态营养盐在渤海沉积物-海水界面交换通量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8 董海军;单凤安;;绥中芷锚湾海域沉积物类型分布及特征分析[J];科技信息;2011年30期
9 李粹中,张富元,王秀昌;东海沉积物成因环境的初步分析[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3年06期
10 朱永其;百万分之一东海地形图、沉积物类型图、地貌图审议会在杭州召开[J];东海海洋;198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宋敬泰;贾永刚;单红仙;;黏性沉积物抗侵蚀性研究综述[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海明;郑西来;刘宪斌;;渤海滩涂沉积物中石油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A];中国海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3 贾永刚;王俊超;许国辉;单红仙;付元宾;;水动力对黄河口潮坪粒度组成改造实例[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4 蒲高军;冯秀丽;赵维霞;;现代黄河三角洲埕北海域海底滑坡分析[A];渤海湾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论文集(第十集)[C];2005年
5 冯秀丽;蒲高军;戚洪帅;;现代黄河三角洲埕北海域海底斜坡失效概率分析[A];渤海湾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论文集(第十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吴彬;黄、东海沉积物中生物硅的分布、溶解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2 原野;基于声学方法的中国近海沉积物和悬浮颗粒物动力过程观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张海平;深海粘土沉积物组份环境矿物学属性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7年
4 亢振军;东海赤潮区沉积物中有机质来源及其与浮游植物群落关系初探[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3年
5 方杰;浙江沿海沉积物和海洋生物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的分析与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丁忠军;海底沉积物电阻率原位探测技术及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栋;基于观测网的海底动力环境监测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2 王建;海底动力环境长期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3 张维娟;黄海动力环境对未来气候变化响应的情景预测[D];天津科技大学;2014年
4 周鸿涛;用定深爆炸声源反演海底声学参数[D];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5年
5 王曼;辽东湾北部海域沉积物中PAHs的含量分布及污染特征[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6 叶旺旺;东、黄海溶存甲烷的分布、产生及释放[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7 李浩帅;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沉积物中氮的形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8 高灯州;围垦养殖对沉积物磷赋存形态的影响及其潜在释放风险评估[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9 石峰;营养盐在东海沉积物—海水界面交换速率和交换通量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10 刘辉;黄河水下三角洲沉积物再悬浮通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869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486960.html